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道美味的驴肉什锦锅,似乎不止让宾主尽欢,而且还有拉进距离的好处。

此时的李世民有些懒散的坐在主客位置上,与殷元说起他与殷峤相处时的往事。

“殷氏在南朝时,以书、画、玄学、医术闻名于世。没想倒,到了本朝,前有开山公统兵作战,后有本清兄入军事学院为博士。

就是不知,本清兄是否打算让族人以后也入军伍之列?”

正与李晋安闲聊的殷清风,心中一停。

往好里想,李世民愿意为殷氏后人铺路;往坏里想,他这是在试探啊。

殷元会怎么回答?

殷清风此时眼中的殷元,依然云淡风轻,“听犬子说,殿下欲以外戚国亲为内属官。

承蒙殿下不弃,赐婚元之两子。以后,他们兄弟二人或许在内属官的官位上为殿下效力了。

至于他们的后人嘛...

按照殿下的谋划,文贵武勋之后人,可入学院少年营,再选文武之道。彼时,后辈们为文为武,就看他们个人才能与意愿了。”

李世民笑了笑,看向殷清风,“你对大唐之军事谏议良多,又教导过宜春郡公等人练兵之法,不知你的武略如何,又有何谏言?”

殷清风没想到李世民将火力对准自己,他说道:“侄儿自诩为动口不动手的文弱书生,而行军打仗指挥作战太苦太累,完全不适合侄儿的『性』情啊。”

文弱书生?你还算是文弱书生?

李世民有种想要骂人的冲动。

“现有李靖公那些武勋们,后有军事学院教导出来的将领,以后,大唐缺少的不是杰出的将领,而是没有足够的军卒让他们统帅。所以啊,侄儿就不参合了。”

李世民没好气儿的看着殷清风。

虽然他被殷清风描绘的前景鼓动得有些心『潮』澎湃,但殷清风最后那句不参合了,真让他有些牙根痒痒。

他干脆转头看向殷元,“本清兄,你这犬子明明有才能却不献言献策,你既是学院的博士又是他阿耶,你可要好好说教说教他啊。”

殷清风心里白了李世民一眼,这人心眼儿真小。

司马相如的小名就是犬子。他成名后,人们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郎为“犬子”。

犬子是自家长辈使用的谦称,别人当面使用这两个字,不是骂人还是啥?

殷元笑道:“元乃殿下属官,犬子也是殿下的郎子,由殿下管教他,会比元更好些。”

漂亮!点赞!

李世民见讨不到便宜,转移了话题,“学院明春就要招收学员了,不知第一学期要投入多少钱财。”

殷元见说道政事了,收起笑容拱手道:“李靖公等人商议后,由于博士和助教有限,明春最多能招收学员两千人和少年营学子四千人。

祭酒、博士、助教的俸禄和学员与学子的日用,每月以二十五万贯计;军械监每月的经费和俸禄,每月以二十万贯计。供应驻军的日用,每月以八万贯计。

如此计算,每月是五十三万贯。学院每年又休假两个月,省去学员与学子的日用,一年十二个月的花费是六百万贯左右。”

这么多!

六百万贯的数字远远超乎李世民的想象。

他有些庆幸的看了殷清风一眼,要不是铜钱改制为国库提供了难以想象的钱财,这么庞大的一笔开支在两年前还真是无力支撑的。

“作战服虽然限于棉线与染料的供应,但目前已经得利七百六十万贯。若产量与销量能持续稳定,足以应对更大的开销。”

虽然听说过作战服很受追捧,可没想到会是这么大的收益。李世民有些震惊了,“本清兄的意思是,九百万贯可再多收一半的学员和学子,而增加到一千两百万贯,就能多收一倍的学员和学子了?”

他还想说,若是增加到两千四百万贯、三千六百万贯,岂不是...

反正大唐国库里的钱财用不完!

殷元道:“学院的诸位同僚也想为大唐的兴盛尽力,但囿于博士和助教的人数,最多只能教导三千人和六千人。”

李世民很是失望,“那就是说,后年只能招收一千学院和两千学子了?”

殷清风『插』言道:“侄儿之前曾谏议过,在不断的教学当中要进行不断的淘汰。虽然少年营不淘汰,但学员们的数量却是可由叔叔控制的。

费心费力教导两千人,不若尽心尽责的教导三百人甚至一百人。

若是每年能向军中输入一百位最有才能的武将,十年就是一千人。而我大唐现今各级武将才多少人?”

李世民点点头。

现在军中的将领大多年富力强,再厮杀十年二十年的都没问题。这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足够那些从学院中走出来的学员得到提升,并最终取代现在的将领。

殷清风道:“军事学院的成立,只不过是为培养军中将领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新的机会。

将领的才能,决定一场战斗胜败,更决定大唐的兴衰存亡。

一个有才能的将领,要比一百个无能的将领更有用。

所以,学院必要实行宽进严出的教学策略。

所以,不能用大唐的国祚来换取对权贵们的荫封。”

殷元有些担心的看着李世民。

儿子说话太直接了啊。

李世民沉默了少许,“你和李『药』师说过这个谏议了?”

殷清风道:“叔叔对学院的一切一言而决。今日叔叔未来,开学前侄儿也会向叔叔进言的。”

李世民笑着对殷元说,“你这孩儿知进退,很好。”

殷元心里一紧。

这话听着是好话,但意味太深长了。

“都是殿下指点得好。”

李世民向殷元点点头,扭头对殷清风说道:“关于你说的那个淘汰,有什么详尽的谏言?”

殷清风道:“我大唐军事学院的成立,为史上首例。如何教学,如何兴盛,一切还要叔叔费心和博士们尽责共同探讨。

侄儿有些粗略的想法,谨供叔叔参考。

第一,明春的第一届学员暂由叔叔指定,再往后的两年内,想进入学院就要进行考试。

考试的内容有叔叔和博士们指定。

而从第四年开始,学员从学子选拔,并加大少年营的人数。

第二,学员要每月考核一次,在下学期开学后,住宿条件按照成绩分为上、内、外三舍。

成绩最好的住上舍,为两人一间,成绩中庸的住内舍四人一间,成绩最差住八人一间的外舍。

连续两次住外舍和连续四次住内舍的,淘汰。”

他这个将宿舍分为三个等级的思路,来自于北宋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的三舍法。

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

外舍两千人,内舍三百人,上舍一百人。

官员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平民子弟需考试合格入学。

若三舍法止于此的话,无非也就是现代的那种分快慢班教学而已。

但王安石还规定: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

这在实质上,将太学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殷清风改正后提出的三舍法,只是刺激学员们的荣辱感,加大淘汰机制而已。

“除了三舍法外,还可以实行黜陟法。

黜陟法是指,由叔叔不定期的指派官员,到学院检查学员们的成绩。

若学员在检查中成绩优良,可提升至住舍等级;相反则降一个等级。若住外舍的学员成绩低劣,直接淘汰。”

这个思路来源与满清的六等黜陟法。

清初定制,各省学政到任后的第一年巡回所属,对各府、州、县的生员、增生、廪生进行考试,是为岁试。

按成绩分为六等黜陟。

文理平通者列为一等,文理亦通者列为二等,文理略通者列为三等,文理有疵者列为四等,文理荒谬者列为五等,文理不通者列为六等。

一二等与三等前列者有赏,四等以下有罚或黜革。自道光以后稍有放宽,仅列一二三等,列四等以下者极少。

李世民的眼睛亮了。

当成立军事学院的消息传出后,那些能找到机会和他接近的百官还有皇亲国戚们,都向他表达了一个意思:他们子弟要进入学院。

按照每人有两个即将成年的子嗣来算,长安城里七品以上的官员,就有近千人。那么,学院最少要招收两千人。

看似正好符合学院能容纳的上限,但实际不然。

像殷元这种只有一嫡子一庶子的人几乎没有,就算魏玄成那样贫苦之人,子嗣也不止四五人。

那么,整个长安城里有资历的勋贵们有多少?

那些在外牧守一方的四品以上的勋贵们又有多少?

那些想为家族子弟谋取入学资格的人又有多少?

他刚才问,追加学院的投入可以招收多少人,原因也就在于此。

而另外,经过殷清风的谏言,让他认识到了另一个危机。

国朝初立时,他和阿耶为了笼络人心,很是封赏一大批爵位。

随着四方平定,再封爵的人或许会慢慢减少,但以往的那些勋贵们,还要继续安抚。

以前安抚的办法就是荫封。

文官的后人荫封为文散官,等及冠后可以出仕为文官;武勋的后人封武散官,出仕后为武将。

但殷清风的谏言是,在削弱世家的同时,扩大普通百姓子弟升迁的机会。

大唐立朝后,以往的那些在历朝中出仕的世家子们,在朝中的人数并不算多,更多的是人算是新贵。

可这些新贵们若是持续的得到封赏,他们也会变成望族,他们的后人也会变成世家子、

这,不符合他想要削弱世家的目的。

但他们想要子嗣进入学院的请求,他又不能明着拒绝。

现在有了三舍法和黜陟法,一切都可以解决了。

宽进严出嘛...为了大唐的国祚嘛...

不是某对你们不恩宠,是你们的子嗣不争气。你们如果有怒火,去找你们的子嗣,怨不得某不给他们机会的。

多好!一切烦恼都没了!

嗯...以后谁再来某说情,没问题,去吧!若是你们的子嗣被淘汰了,不要觉得没颜面就好~~~哈哈哈哈...

“好!不错!本清兄,你有如此麒麟儿,真羡慕啊~~~”

心事解决了,他乐得与殷元相互吹捧。

殷清风『插』言道:“侄儿还是坚持当初的谏言:少年营的学子,一半来自权贵,一半来自百姓。”

李世民笑着点头。这句话他没忘。

反正削弱世家是不会停止的,让万千百姓感受皇恩就是必然的了。

吃也吃好了,收获也超出了想象,见时间不早了,李世民就提出要告辞了。

殷元与李世民在前面说话,殷清风对李晋安说道:“驴肉、牛肉和羊肉对叔叔的身体很有益,侄儿也会将所有的做法传给宫中,望叔叔进食不缀。”

李晋安,“你的孝心,叔叔收下了。”

“侄儿每月献上那二十头驴,东宫一定会孝敬一些给圣人或分出一些给那些勋贵。侄儿要嘱托叔叔的是,那些驴皮最好收拢回来,侄儿还有大用。”

李晋安以为殷清风只是将驴皮当做皮革用,他没在意的点点头。

殷清风肯定会尝试着把阿胶弄出来。

无非就是用驴皮、黄酒、冰糖、豆油、红枣、枸杞、核桃仁、黑芝麻等熬制嘛,不算难。

想到了阿胶的用法,殷清风又说道:“叔叔,你是否食用人参?”

李晋安问道:“咱家那里还有一些,明日让你家小娘子给你带些回来。”

殷清风道:“侄儿是想说,这干参有燥气,多食对叔叔的身体反而有害。若叔叔食用人参,最好的是鲜参。”

老中医都会建议病人:“人参要新,阿胶要陈。”

干参有燥气,炖汤时最多就能放一两片或者是一两条须子,如果放多了,就会像人们常说的那样虚不受补也就罢了,冒鼻血什么都很正常。

本来就生病体虚,又平白的多了很多的燥气,想不死都难。

新鲜人参『药』『性』加温,才能对身体有很好的补养功效。

阿胶在理论上来说,是没有保质期的。

在阴凉干燥处保存,只要不风化,阿胶越久越好,而且其中的燥『性』也会消除,吃了还不会上火,真正达到了滋补的作用。

现代的阿胶,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工业化的产物,不说里面有没有驴皮的成分,若是由马皮猪皮制成的,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李晋安笑眯眯的说道:“你这孩子有心了。行,咱家回去和你叔叔和婶婶都说说,让他们也知道你的孝心。”

殷清风道:“叔叔的爱护之心,侄儿无以为报。”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奇门医圣在都市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大唐龙牙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大唐:李二,还钱我在异界开镖局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拔刀!全军冲阵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大秦镇王侯一缕幽香诡三国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他比我懂宝可梦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玄武裂天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不让江山满级账号在异界血火河山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全军列阵弘宋,重生赵车神隆庆中兴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秦:化身人屠,祖龙求我别杀了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乾隆朝的造反日常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我一傻皇子,你计较什么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三国大军湿家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