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里,段铮躺在婚床上,闭着眼睛,却难以入眠。良久,心神不宁的段铮轻轻地掀开被子,走到窗前,望着外面下个不停的雨。几多清愁与谁诉?
一会,木清莲也从床上爬起来,从后面抱着段铮,开口说道:“段哥哥,你一定要好好休息,才能有头绪想办法。阿翁,他也一定不想看到,你现在消沉的样子。”
段铮慢慢转过身来,吻了下木清莲的额头,说道:“莲儿,你说的对,多思无益。我们现在应该好好休息,不该胡思乱想。”
虽然,段铮心里也明白,哪怕是天塌下来,该休息的时候也得休息,一味的担忧、发愁于事无补。就像沈延望临走时对段铮所说的,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然而,说起容易做时难。段铮躺在床上依然是转辗难眠,试了好几次才让心潮平静下来,沉沉睡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段铮一方面和木晚舟分头打点东厂的大王、小鬼。
令人想不到的是,东厂的老板王海绵在自宫之前,居然也曾经是丰乐楼念儿姑娘的榜上大哥。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虽然“九千岁”——王海绵现在已经失去了与念儿旧情绵绵的功能。但是,当笑语盈盈的念儿姑娘站在面前,唱着李清照的那首词牌《一剪梅》时,王海绵还是被迷得神魂颠倒。
特别是念儿身上“不小心”掉落出一张田锲的时候,事情开始往好的一面发展了。
另一方面,段铮依托沈贵、沈延望父子,通过高俅大人去给张至聪首辅说说情。高俅和沈贵两人已经建立了军商融合发展模式。
高俅有海量的人力马力,而沈贵有丰富的商业资源。两人已经同穿一条裤子,高俅自然是乐于助友。
至于张至聪首辅和高俅太尉,之前在变卖半个华阳宫的时候就有过亲密合作,虽说不上同穿一条裤子,但起码也是同用过一双臭袜子。
这次,高俅太尉又给张至聪送去了三个昆仑女奴。看着眼前的三个黑美人,一个个肌肉发达,黑得发亮,张至聪首辅那张笑脸布满了螺旋纹,仿佛是往臭水沟里扔了一块砖头,荡起春波一浪接一浪。
三个月后,段康一案终于有了结果。东厂的报告认为,原刑部尚书段康在审理郑鄤一案中并无受贿行为,只有工作失误。
但张至聪却借机大做文章,建议崇祯帝让段康下台,理由是段康有结党之嫌疑。结党,是崇祯帝心中最大的忌讳。结果,段康被免去刑部尚书,官降四级,改去钦天监当监副。
而张至聪的亲信程二牛担任新的刑部尚书。
这个时代,腐败之症已演变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上,政以贿成。
但也看得出来,王海绵属于盗亦有道,送了钱就给办;但张至聪属于黑白通吃,钱收人也要,但事不一定办。
这时候的大夏,阶级矛盾在迅速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引来了一波小高潮。
其中,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的部队,因军饷没有发放,就发生了兵变既然当官兵没有饷发,没有粮吃,李自成等人干脆就加入王左挂的农民起义军。不过,当时的他还是个小喽啰。
这种从官兵转变成农民起义军的现象后来越来越多。
从某一方面来说,李自成和努尔哈赤很像,都曾经是大夏帝国的军人,只不过一个是龙虎将军,另一个只是边关一小兵。
沈阳城中,努尔哈赤侄子巴哈纳府后院一间偏屋里,童贯独自坐在火炉前取暖,眼神呆滞,百无聊赖,追忆往事,和位居大夏国内廷第一人时的光景大不相同。
童贯在出使大金的路上,虽然百思不解儿子犯了何事,竟让朱是佶如此厌恶自己,但有一点心里是明白的,大夏朝廷今生今世是不会再召自己回去了。
按照朱是佶定下的和亲政策,大夏国新册封的乐平公主刘雪嫁给了努尔哈赤的侄子巴哈纳。童贯跟随乐平公主来到沈阳已有几年了。
这段时间,童贯的人生可以说是从天上到地上,生活简陋就不说了,最让他受不了是从门庭若市到无人问津的转变,闲到这府里有多少老鼠、蟑螂、苍蝇,童贯都数得清清楚楚。
正当童贯一个人沉浸于往事之时,房门打开了,三个人走了进来,一个正是这府中主人巴哈纳,另外两人一个文士打扮,一个贵族打扮。
童贯转过身来一愣,这两人不是府中人,他都不认得,不知有何事找他。
巴哈纳豪迈地笑道:“老童啊,今天我有两位贵客特意来见你。”
文士打份的男子笑着说道:“童中官,久仰大名。在下范文程,乃大金文馆学士。这位是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站立中间的这位少年亲王气宇轩昂,让童贯不禁多看了他几眼。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热情洋溢,主动上前握住童贯的手,说道:“小王仰慕大夏文明已久,听闻童先生才学渊博,今天特意前来登门拜访,望先生不吝赐教。”
童贯满腹经纶,却只能在异国一名普通将军府中干着仆人的活,除了抱怨时运不济也无可奈何。今天,一个亲王居然亲自上门拜访他,这让童贯那冰封的野心不禁蠢蠢欲动起来。
见面寒暄后,几个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当天晚上,巴哈纳在府中大厅设宴招待多尔衮、范文程、童贯。这是童贯在异国第一次被奉为座上宾。
交往了几次后,睿亲王多尔衮干脆邀请童贯到自己的亲王府,担任自己的谋士。童贯欣然同意。在睿亲王府上,童贯不但住上了大房子,还有两个仆人供他使唤,比起简陋的将军府生活好的不是一点半点。
时间久了,童贯也就完全明白多尔衮、范文程特意招揽自己的意图。
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皇太极登上皇位没多久,就发现了这个新兴王朝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弊端,首当其冲便是民族问题,主要是大金国境女真族和汉族的矛盾问题。
皇太极执政后,开始对努尔哈赤后期弊政,探索改革之道。
在努尔哈赤时期,新兴的大金国通过系列战争,吞并了大夏国辽地大部分地区,大量的汉族人被编入八旗之内为奴。
这些汉族人没有人身自由、财产支配、娶妻生子等权利,终其一生只能像一头牲口一样干活。
在这种情况下,汉族人不是逃亡、暴动就是消极怠工,造成大金国内社会动乱、生产调敝。
也就是说,大金国落后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皇太极在即位不久后就发布了《分屯别居令》。
这条法令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主张,第一,宣布汉族人和女真族人一样,都是大金国民;
第二,宣布“有擅取庄民(这里的庄民主要指汉族人)牛、羊、鸡、豚者,罪之”,给予汉族人财产权;
第三,宣布在量刑定罪之时,所有民族的人都一视同仁,取消了女真贵族的司法特权;
第四,宣布“凡是新归附之人,即我民人,皆宜恩养,凡贝勒大臣有掠归降地方财物者,杀无赦,擅杀降民抵罪”,废黜了以前抢到汉族人即为奴隶的政策,大力鼓励大夏国的流民迁居到大金国;
第五,宣布《分屯别居令》颁布之前,所有大夏的官员、人民,不管你犯了哪国的法令,不管你之前是不是在大金境内暴动,是不是暗通大夏,只要你愿意重新归降大金,一律既往不咎。
同时,针对努尔哈赤时期每个女真贵族手中已经拥有大量奴隶的既成事实,皇太极规定每个女真贵族役使的汉族人不得超过八人。
这个规定使近一半的原先为奴的汉族人从奴役下解放出来,成了自由的民户,有利于大量荒废土地的复耕。
后来皇太极又颁布了《离主条例》,再次打击了八旗贵族势力,进一步提升了奴仆的地位,让一些人转为自由民。
皇太极令出必行,采取严厉措施打击女真贵族原有蓄奴陋习,即使是对自己的亲戚也毫不手软,保障了改革措施的推行。
《分屯别居令》《离主条例》等措施,从短期来看,损害了统治阶层女真贵族的既得利益;但从长远来说,废奴制化解了暗潮汹涌的民族矛盾,为新兴帝国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个天空下,大夏崇祯皇帝朱由检死守着太祖遗制,小心翼翼地庇护着“皇族宗室俸禄负担”这个长得越来越大的毒瘤,不遗余力地维护大地主的既得利益。
而皇太极这位卓越的政治家正在大刀阔斧地改革努尔哈赤留下来的种种弊端,而改革的第一刀正是往既得利益者贵族阶层头上砍去。
任何改革如果不触及既得利益集团,那就谈不上改革。当然,改革的阻力也很大。
皇太极不但在内政上对以前的弊端进行改革,还在应对粮食危机上,采取了和努尔哈赤截然相反的做法。
天聪元年五月起,大金国因天灾而粮食失收,加上奸商囤积居奇,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大金国内的物价就像飞机起飞一样飙升。粮价肉价飞涨得离谱,一斗米卖八两白银,一头牛卖百两白银。
市场上虽然有物资可卖,但穷人的财富已经被榨干,造成盗贼蜂起,到处偷窃牛马,人相惨杀。
众贝勒向皇太极进言,建议从严惩处盗贼,以止乱象,用兵力剿匪。说白了,就是按照努尔哈赤的做法,继续杀无粮之人。
皇太极却说道:“今岁国中粮食失收,民将饿死,是以行盗也。被缉获者,鞭而释之。未被拿获者,免之可也。而粮食失收,咎在我等。”
我们来看看皇太极是如何面对这次危机的。第一,出现问题,皇太极不怪罪于大臣,不迁怒于百姓,主动承认是自己的过失,“咎在我等”。这是个主动担责的老板。
第二,面对灾情,立即启用国库银两赈灾。
第三,要求各地对因饥饿而行盗的,量刑从宽。同时还下令,不稽察盗贼者、守城门检查不详者,与盗贼同罪。
皇太极一方面要求加大捉拿盗贼的力度,一方面又对盗贼从宽处理。这是什么意思?
抓贼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从宽是避免量刑过重导致盗贼聚集造反。
皇太极很清楚一点,“民将饿死,是以行盗”,所以在维护秩序的同时还要缓和底层矛盾,避免爆发更大的危机。
第四,查处乘机敛财的官员、受贿的官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大金贵族因扎尔库顶风作案,敛民食物。皇太极立刻将他正法,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如管堡拨什库,有敛民食物,贿赂往查田亩粮谷及马匹等诸物之官员者,罪之。官员有受贿者,亦罪之。前因扎尔库敛民食物,已正法矣。”
第五,要求勤加饲养牲畜。
皇太极以身作则,下令“自汗及诸贝勒,以至小民”,凡是祭祀、宴席、红白喜事,只能宰杀羊、猪、鸡、鸭、鹅来食用,禁止宰杀马、驴、骡等重要生产要素。
至于牛肉,实在要食用,必须节用、慎杀,还规定“惟具大宴宰牛。祭太祖列宗陵寝,照旧仍用小牛”。
同时,皇太极还对母猪网开一面,“有屠猪为市者,可屠公猪。若屠母猪卖之,按例治罪,并令赔偿。”
身为大金皇帝,单为母猪定法,虑无不周,实属不易。后来,皇太极的这条措施确实得到了母猪们的一致好评。
第六,永远禁止之前按“旗议价”强行买猪的做法,允许养猪人以超出“旗议价”的价格自由售卖,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先是,圣汗及诸贝勒向旗人强行购猪,至是,永行禁止。准予售猪人自愿,越旗议价出售。诸贝勒家人,有强行买猪者,照例治罪。”
总结下,皇太极处理国内饥荒问题就是二十个字,鼓励生产,拨款赈灾,维护秩序,整治贪吏,抑制膨胀。
应该说,皇太极应对国内危机的态度和措施,堪称典范,很值得邻国君王学习。古来许多皇帝在这方面,应该去舔一舔皇太极的屁股。
以晋惠帝为例,同样是发生灾荒,大臣向他禀报。善良的晋惠帝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说道:“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如果按照努尔哈赤的老办法去处理国内饥荒问题,大金帝国和大夏一样,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农民起义。一年后,大金的这次粮食危机终于逐渐化解。
“是年,从宽法律,动用库银,散账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