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妙策退敌显威名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雪花,狠狠地抽打在顾长渊的脸上,却丝毫无法冷却他心中燃烧的怒火。圣上虽暂缓了贬谪,但赵德的谗言如同跗骨之蛆,让他如鲠在喉。回到边关后,他发现圣旨虽然让他与马将军共同抗敌,实际调拨给他的兵力却少的可怜,仅够防守一座小城。这分明是赵德从中作梗,欲置他于死地。
“大人,朝廷的粮草辎重也迟迟未到,恐怕……”徐凛风忧心忡忡地望着城外连绵的营帐,那是北狄的先锋部队,黑压压的一片,如同即将吞噬一切的猛兽。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将胸中翻涌的情绪压下。“凛风,不必担心。兵不在多而在精,粮草不足,我们可以就地征集。”他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仿佛眼前的困境根本不足为惧。
马将军年过半百,身经百战,但为人谨慎保守。他看着顾长渊带来的少量兵马,眉头紧锁。“顾大人,朝廷这是何意?如此少的兵力,如何抵挡北狄的铁骑?”
顾长渊明白马将军的顾虑,他拱手道:“马将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北狄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方能保住这片疆土。”
马将军虽然对朝廷的安排心存不满,但抵御外敌是军人的天职,他沉声道:“顾大人有何良策?”
顾长渊走到地图前,指着边境的地形,侃侃而谈:“北狄骑兵来去如风,正面交锋我们并无优势。我们可以利用地形,诱敌深入,再集中兵力,一举歼灭。”
马将军仔细听着顾长渊的分析,心中逐渐认可了他的策略。他戎马一生,从未见过如此大胆又精妙的战术。
“顾大人果然是少年英才,老夫佩服。”马将军抚须赞叹道。
然而,就在他们商议对策之时,探子来报,北狄大军已经兵分三路,直逼边境三座城池。局势比预想的更加严峻,顾长渊手中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大人,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徐凛风焦急地说道。
顾长渊眉头紧锁,望着地图上敌军的进攻路线,心中快速地盘算着。他必须想出一个办法,以少胜多,化解这场危机。
“凛风,”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传令下去,今晚……”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今晚,我们……”
徐凛风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顾长渊的意图。“大人是想用疑兵之计?”
顾长渊点了点头:“如今我军兵力不足,正面迎敌无异于以卵击石。唯有虚张声势,方能迷惑敌人,争取时间。”
“可是大人,北狄并非愚蠢之辈,万一他们识破我军的计策,后果不堪设想。”徐凛风面露忧色。
“兵者,诡道也。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正是迷惑敌人的最佳手段。”顾长渊语气坚定,“况且,我们并非毫无胜算。”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几处险要的地形,“这些地方易守难攻,我们可以利用它们设置假营地,制造出大军驻扎的假象,迷惑敌军。”
徐凛风看着地图上顾长渊标记的位置,心中依然有些不安。“但愿此计能够奏效。”
“事不宜迟,我们立刻行动。”顾长渊果断地下令。
夜幕降临,寒风呼啸。顾长渊亲自带领士兵们在指定地点设置假营地。他们点燃篝火,制造出炊烟袅袅的景象;将树枝捆绑成人的形状,布置在营帐周围;甚至在空地上插满旗帜,营造出千军万马的氛围。
顾长渊一丝不苟地指挥着,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逼真。他深知,这场疑兵之计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边关的安危,甚至是大元的命运。
士兵们虽然不明白顾长渊的用意,但他们对这位年轻的将领充满了信任,一丝不苟地执行着他的命令。他们冒着凛冽的寒风,在崎岖的山路上来回奔波,搬运物资,搭建营帐,不敢有丝毫懈怠。
夜深了,假营地已经布置完毕。远远望去,火光点点,人影绰绰,仿佛一支大军在此安营扎寨。
顾长渊站在高处,望着远方北狄营地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着。他知道,这场赌博才刚刚开始。
回到城中,马将军焦急地等待着消息。“顾大人此去,可有把握?”
徐凛风摇了摇头:“北狄狡猾多端,我军兵力又如此悬殊,胜算渺茫。”
马将军叹了口气:“如今只能寄希望于顾大人了。”
第二天清晨,北狄的斥候发现了顾长渊设置的假营地。他们不敢贸然靠近,连忙回去禀报了主将。
北狄主将听闻消息后,半信半疑。他派出更多的斥候前去探查,结果都得到了相同的回复:边关守军兵力雄厚,营帐连绵数里。
北狄主将心中开始动摇。他原本以为边关守军不堪一击,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早有准备。他不敢轻举妄动,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而此时,顾长渊正率领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地绕到了北狄营地的后方……他看着前方灯火通明的敌营,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传令下去,”他压低声音,“准备……”
“传令下去,”顾长渊压低声音,眼睛里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准备点火!”
潜伏在北狄营地后方的士兵们早已准备就绪,他们手里拿着浸满油脂的火把,等待着进攻的命令。随着顾长渊一声令下,无数火把被抛向北狄营地。干燥的帐篷瞬间被点燃,火势迅速蔓延开来。
“敌袭!敌袭!”北狄营地内乱作一团。睡梦中的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营地内顿时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
顾长渊率领精锐小队趁乱杀入敌营,他们身手矫健,刀剑挥舞,如同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北狄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阵脚大乱。
北狄主将从睡梦中惊醒,得知后方营地被袭,顿时勃然大怒。“该死的!我们中计了!传令下去,全军出击,攻打边关主营!”
北狄大军如同潮水般涌向边关主营。顾长渊早料到敌人会狗急跳墙,他沉着冷静地指挥士兵们防守。城墙上,箭如雨下,滚木礌石不断倾泻而下,北狄士兵死伤惨重。
然而,北狄军队人数众多,攻势凶猛。顾长渊和士兵们浴血奋战,顽强抵抗,但寡不敌众,渐渐落于下风。
战斗持续了数个时辰,顾长渊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身上早已多处负伤。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鲜血顺着剑刃滴落,染红了地面。
“大人,您受伤了!”一名士兵焦急地喊道。
“无妨,继续战斗!”顾长渊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继续指挥战斗。
北狄主将见久攻不下,更加恼怒。他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猛攻城门。城门摇摇欲坠,守城的士兵越来越少。
顾长渊感到一阵眩晕,他知道自己快要支撑不住了。但他仍然紧握着手中的长剑,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马将军高举着战旗,率领大军从远处奔腾而来……“杀!”
马将军的援军如神兵天降,旌旗猎猎,喊杀声震天动地。原本士气低落的守城士兵见状,精神一振,仿佛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他们高声呐喊,奋力反击,将快要撞破的城门死死守住。
被夹击的北狄军队顿时乱了阵脚。腹背受敌,后方营地又被焚毁,军心涣散。北狄主将眼见大势已去,只得下令撤退。然而,顾长渊岂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他强忍着伤痛,高声下令:“全军追击,痛打落水狗!”
边关守军与马将军的援军内外夹击,对溃逃的北狄军队展开猛烈追杀。北狄士兵丢盔弃甲,哭爹喊娘,死伤无数。此战,北狄军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敢再犯边境。
顾长渊的妙计和英勇表现,迅速传遍了整个王朝。他以少胜多,大败敌军,保家卫国,一时间声名鹊起。百姓们对他赞颂不已,称他为“少年英雄”、“护国战神”。就连一向保守的马将军,也对顾长渊刮目相看,钦佩不已。
“顾大人,此战多亏了你啊!老夫佩服!”马将军握着顾长渊的手,激动地说道。
顾长渊谦逊地笑了笑:“马将军过奖了,此战的胜利,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功劳,也是马将军及时增援的结果。”
徐凛风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知道,顾长渊的计划成功了。这一战,不仅击退了敌军,扬我国威,更重要的是,顾长渊在军中和朝野中的声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那些一直对顾长渊心怀忌惮的朝中奸佞,此刻也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回到府邸后,顾长渊疲惫地坐在椅子上,徐凛风为他处理着伤口。
“凛风,此战虽然胜利了,但暴露出了我们军队不少问题。”顾长渊沉声说道。
徐凛风点了点头,他知道顾长渊指的是什么。“大人的意思是,军队的训练和装备都需要改进?”
“不错,”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北狄虽然败退,但他们的战斗力不容小觑。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真正保卫国家,实现我的最终目标……”他的声音低沉下来,目光投向远方,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未来。“我需要一支真正属于我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