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君意难测临贬谪
京城,巍峨的宫殿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却掩盖不住内里涌动的暗流。皇帝端坐龙椅,手中拿着的正是关于顾长渊的密报,奏折上“拥兵自重”、“有不轨之心”等字眼刺得他眼疼。边关告急是假,试探顾长渊的忠心是真。
边境,顾长渊与徐凛风快马加鞭赶回驻地。圣旨来得突然,顾长渊心中隐隐不安。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此次回京,恐怕凶多吉少。
“大人,圣旨上只说边关告急,却未言明具体何事,实在蹊跷。”徐凛风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顾长渊沉吟片刻,“圣意难测,我们小心应对便是。立刻整顿队伍,准备回京。”
回到驻地,皇帝派来的使者早已等候多时。此人名叫赵德,身形瘦削,眼神阴鸷,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盛气凌人的傲慢。他斜睨着顾长渊,阴阳怪气地说道:“顾大人,圣上召见,还不快快启程?”
顾长渊不动声色,拱手道:“下官遵旨。”
一路之上,赵德处处刁难,不是嫌路途颠簸,便是抱怨伙食简陋。顾长渊都一一隐忍,只盼早日抵达京城,面见圣上,以证清白。
抵达边境重镇后,赵德以调查军务为由,向顾长渊索要各种文件和证据。他列出的清单冗长繁琐,许多都是边关根本没有的。
“顾大人,这些文件为何缺失?莫非是故意隐瞒?”赵德语气尖锐,咄咄逼人。
顾长渊耐着性子解释道:“赵大人,边关战事频仍,一些文件在之前的动乱中有所遗失,并非有意隐瞒。”
“哦?顾大人这话,本官可不敢苟同。”赵德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圣上命我彻查边关军务,如今文件缺失,本官如何向圣上交代?莫非顾大人是心虚,不敢将这些文件示人?”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赵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前往各处军营查验。下官问心无愧,绝无半句虚言。”
赵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查验?这自然是要查验的。不过……”他故意拖长了尾音,目光落在顾长渊身后的徐凛风身上,“顾大人身边这位徐先生,似乎也参与了不少军务吧?不如也请徐先生一同前往,也好协助本官调查。”
徐凛风上前一步,拱手道:“下官愿意配合赵大人。”
赵德意味深长地看了两人一眼,缓缓说道:“如此甚好。明日一早,便出发吧。”他转过身,负手而立,望着城外连绵起伏的山峦,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夜幕降临,边关的寒风呼啸而过,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到来。书房里,顾长渊与徐凛风相对而坐,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凝重的面容。
“凛风,此事恐怕……”顾长渊刚开口,徐凛风便抬手打断了他。
“大人,不必多言,属下明白。”徐凛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赵德此行,醉翁之意不在酒。明日……”
翌日清晨,天色阴沉,寒风凛冽。顾长渊与徐凛风跟随赵德,前往边关各处军营查验文件。正如顾长渊所料,许多文件在之前的战乱中遗失,根本无迹可寻。赵德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言辞凿凿地指责顾长渊意图隐瞒,甚至暗示他与敌国勾结。
“顾大人,你还有什么话可说?”赵德站在一座被焚毁的军营前,手中拿着一份残缺的军报,语气咄咄逼人。
顾长渊面色平静,不卑不亢地答道:“赵大人,下官早已说过,这些文件在战乱中遗失,并非有意隐瞒。如今边关战事初定,百废待兴,下官已命人尽快补齐这些文件。还请赵大人明察。”
“明察?顾大人,你这是在教本官做事吗?”赵德冷笑一声,“圣上命本官彻查边关军务,如今文件缺失,你却让本官明察?莫非是觉得本官昏庸无能,看不清这其中的猫腻?”
“下官不敢。”顾长渊拱手道,“下官只是实话实说,绝无冒犯之意。”
“哼,实话实说?”赵德冷哼一声,将手中的残缺军报扔在地上,“本官看,顾大人是心虚,不敢将真相示人吧!”
徐凛风见状,上前一步,低声对顾长渊说道:“大人,赵德摆明了是要陷害您。不如我们直接面见圣上,当面解释清楚。”
顾长渊眉头紧锁,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行。如今边关战事初定,若是我们离开,敌国很可能趁虚而入。到那时,我们便是百口莫辩了。”
徐凛风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一时之间,两人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赵德看着两人沉默不语,心中得意,更加肆无忌惮地搜查军营,搜罗“罪证”。
是夜,顾长渊独自一人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边关的寒风呼啸而过,吹得他衣衫猎猎作响。他知道,自己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了。
就在这时,马将军匆匆赶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
“顾大人,大事不好了!赵德已经将你‘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的罪名上报朝廷,圣上震怒,已经下旨将你革职查办!”
顾长渊闻言,心中一沉,但面上却不动声色。
马将军叹了口气,劝说道:“顾大人,如今之计,只有尽快返回京城,当面向圣上解释清楚。边关之事,老夫会暂时接管,大人不必担忧。”
顾长渊知道马将军是为了他好,但心中仍有顾虑。
“马将军,如今边关局势不稳,若是……”
“顾大人!”马将军打断了他的话,“以大局为重啊!若是你被革职查办,边关的防御将会更加薄弱,到那时,才是真正的危机!”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好,我听将军的,即刻启程返回京城。”
次日清晨,顾长渊带着几名亲信,离开了边关重镇,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危险正悄然逼近……
山路蜿蜒,树影婆娑。队伍行至一处狭窄的山谷时,突然,一阵箭雨从两侧山坡上倾泻而下……马蹄声嘶鸣,刀剑碰撞声骤然响起。
箭雨如蝗,从两侧山坡呼啸而下。顾长渊的亲信纷纷拔刀抵挡,护着他向山谷深处撤退。马蹄嘶鸣,夹杂着刀剑碰撞的铿锵之音,在山谷间回荡。
“大人,小心!”一名亲信用身体挡住射向顾长渊的箭矢,颓然倒地。
顾长渊眼眶欲裂,挥剑斩落两支羽箭,厉声喝道:“冲出去!”
然而,刺客显然是有备而来,人数众多,且个个武艺高强。顾长渊的亲信一个个倒下,他左臂也中了一箭,鲜血染红了衣袖。
“大人,您先走!我们断后!”仅剩的两名亲信拼死抵挡着刺客的进攻。
顾长渊咬紧牙关,他知道,自己不能留在这里。他翻身上马,不顾左臂的伤势,策马狂奔。
“追!别让他跑了!”刺客首领一声令下,众人纷纷上马追击。
顾长渊强忍着疼痛,一路狂奔。他知道,只有尽快赶回京城,面见圣上,才能洗清自己的冤屈。
然而,左臂的伤势越来越重,失血过多让他眼前阵阵发黑。他紧紧抓住缰绳,不敢有丝毫松懈。
终于,在经历了数日的艰苦跋涉后,顾长渊抵达了京城。他强撑着身体,来到皇宫门前,请求面见圣上。
“圣上有旨,不见任何人!”守门的侍卫冷漠地挡住了他的去路。
“我有要事禀报圣上,事关边关安危!”顾长渊的声音虚弱无力。
“圣上的旨意,岂容你质疑?速速离去!”侍卫不为所动,甚至拔出刀来,指向顾长渊。
顾长渊看着紧闭的宫门,心中一片冰凉。他明白,赵德的谗言已经奏效,圣上已经对他产生了怀疑。
“大人,您的伤势……”一旁的亲信担忧地看着顾长渊。
顾长渊摇了摇头,他强忍着疼痛,再次请求道:“劳烦通报一声,就说顾长渊有十万火急之事要禀报圣上!”
侍卫见他如此坚持,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转身进入宫内通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顾长渊的脸色越来越苍白。他左臂的伤口已经开始化脓,疼痛难忍。
终于,侍卫走了出来,语气冰冷地说道:“圣上说了,不见!你若是再纠缠,便以抗旨之罪论处!”
顾长渊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看着高耸的宫墙,仿佛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挡住了他所有的希望。
他踉跄着后退几步,最终无力地瘫坐在地上。
“大人……”亲信扶住他,眼中满是担忧。
就在这时,宫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太监快步跑了出来,高声喊道:“顾大人!边关急报!”
顾长渊艰难地抬起头,看着那名太监,眼神中闪过一丝希望……那太监却神色慌张,吞吐道:“北狄……北狄……”
那太监满头大汗,哆哆嗦嗦地跪倒在地,“北狄…北狄…犯边了!”
顾长渊心头一震,强忍着痛楚扶着亲信的手臂站了起来。“多少人?从何处入境?”
太监语速极快,显然是飞奔而来,“禀…禀大人,北狄铁骑…约莫五千人,从…从黑风口入境,马将军…马将军已率兵迎战!”
黑风口!顾长渊猛地攥紧拳头,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北狄入侵的要道之一。他镇守边关多年,早已在那里布下重兵防守,北狄选择从此处入侵,显然是有备而来。而更让他担忧的是,五千铁骑绝非小股骚扰,这背后隐藏的阴谋,恐怕比赵德的谗言更加凶险。
宫门内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圣上驾到!”
皇帝脸色阴沉,大步流星地走到顾长渊面前,目光如炬。“北狄入侵,你可知情?”
顾长渊忍着左臂的剧痛,单膝跪地,沉声道:“臣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他们会选择此时动手。”
皇帝眉头紧锁,北狄入侵的消息来得太突然,让他措手不及。赵德的谗言还在耳边回响,说顾长渊拥兵自重,意图谋反。如今边关告急,若是顾长渊真的心怀不轨,后果不堪设想。
“你早有预料?为何不上报朝廷?”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质疑。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至关重要的时刻,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臣已将边关布防图呈递朝廷,并多次上书请求增兵,只是……”他顿了顿,看了一眼站在皇帝身后的赵德,意味深长地说道,“只是不知为何,这些奏折都石沉大海,未能送到圣上面前。”
赵德脸色一变,连忙跪下辩解:“圣上明鉴,臣从未见过顾大人的奏折!”
皇帝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心中已然有了判断。他深知顾长渊的忠心,也了解赵德的奸猾。
“如今战事紧急,朕暂且不追究此事。”皇帝语气缓和了一些,“顾长渊,你即刻返回边关,与马将军共同抗敌!若能击退北狄,朕重重有赏!”
顾长渊心中稍安,叩首道:“臣领旨!”
他艰难地起身,转身欲走,却听见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顾长渊。”
顾长渊停下脚步,回头看向皇帝。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此去凶险,你要多加小心。”
顾长渊心中一暖,他知道,皇帝并非完全相信赵德的谗言,心中对他仍存有一丝信任。他再次叩首,“臣定不负圣望!”
说罢,他不再停留,大步流星地走出宫门。徐凛风连忙跟上,低声问道:“大人,您的伤……”
顾长渊摇了摇头,“无妨,先去调兵遣将。”
他抬头望向阴沉的天空,心中却一片清明。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与北狄的较量,更是与朝中奸佞的博弈。而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宫门前,赵德看着顾长渊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他走到皇帝身边,低声说道:“圣上,臣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