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破障得证曙光临
顾长渊手中的,赫然是陈主考官的私人印章!黑影正是李考生。恐惧和绝望让他选择铤而走险,将这枚足以证明舞弊案的关键证物交给了顾长渊。“他们要杀我灭口……我只能相信你了,顾大人!”李考生颤抖着说道,脸色苍白如纸。
顾长渊深知李考生的证词至关重要,尽管各方压力巨大,但他决定孤注一掷保护李考生。“我知道了,”顾长渊将印章收入怀中,语气坚定,“我会保护你的安全。”他安排李考生躲藏在一个隐秘之处,并亲自带领人手在李考生住所附近设下重重防线,加强巡逻,确保万无一失。他知道,陈仆人等人必定会再次下手,务必斩草除根。
张公子得知李考生失踪,印章落入顾长渊手中后,恼羞成怒。他加大家族势力对顾长渊的威胁,散布谣言,中伤顾长渊意图谋反,想让皇帝对顾长渊产生杀心。一时间,朝廷内外风声鹤唳,各种流言蜚语直指顾长渊,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陈主考官和孙师爷以为顾长渊会忙于应对这些谣言,从而放松对科举舞弊的调查。但顾长渊不为所动,他一边让徐凛风在朝廷中为自己澄清,搜集证据反击张公子,一边继续关注李考生的安危,丝毫不敢松懈。
入夜,顾长渊独自一人来到李考生的藏身之处。“顾大人……”李考生见到顾长渊,眼神中充满了不安和恐惧。这几日他东躲西藏,担惊受怕,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顾长渊拍了拍李考生的肩膀,安慰道:“不用担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他将一封信递给李考生,“明日一早,我会安排你离开京城,前往安全的地方。”
李考生接过信,感激地点了点头。他知道,顾长渊冒着巨大的风险保护他,这份恩情他永世难忘。
顾长渊走出藏身之处,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却掩盖不住夜色的深沉。他知道,这场斗争远没有结束,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他。突然,一阵冷风吹过,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血腥味……顾长渊心中一凛,猛地回头,“谁?!”
顾长渊厉声喝问,同时拔出腰间的佩剑。藏身之处周围的树影晃动,几道黑影迅速向他围拢过来。顾长渊眼神一凛,他知道,这些人一定是冲着李考生来的。
剑光闪烁,刀锋碰撞,顾长渊以一敌多,丝毫不落下风。他招式凌厉,身法敏捷,每一剑都直指要害。刺客显然低估了顾长渊的武艺,原本以为他只是一介文官,却没想到竟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激战中,顾长渊瞥见其中一个刺客的衣袖上绣着陈府的家徽。他心中了然,看来陈主考官和孙师爷已经按捺不住,要杀人灭口了。
此时,徐凛风带着一队侍卫及时赶到,迅速加入战局。有了支援,顾长渊的压力骤减,他抓住机会,一剑刺穿了一个刺客的胸膛。其他刺客见状,知道难以得手,便纷纷撤退,消失在夜色之中。
“大人,您没事吧?”徐凛风关切地问道。
“无妨,”顾长渊收起佩剑,语气凝重,“看来我们必须尽快将李考生送走。”
徐凛风点了点头,他知道事情的紧迫性。
另一边,周御史则继续在朝廷上弹劾顾长渊,要求皇帝剥夺顾长渊的调查权。他声称顾长渊制造混乱,扰乱朝纲,其目的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
“周御史,你口口声声说顾大人有罪,可有证据?”一位老臣站出来质疑道。
“证据确凿,只是时间问题,”周御史言辞闪烁,“顾大人包庇李考生,意图阻挠调查,其心可诛!”
“周御史,你如此急于定顾大人的罪,是否另有隐情?”另一位官员也提出了质疑。
周御史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他强装镇定,继续攻击顾长渊。然而,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对他的行为产生怀疑,他们意识到,这其中可能另有蹊跷。
徐凛风将搜集到的证据呈交给皇帝,证明了张公子在科举考试中舞弊的事实,并揭露了周御史收受贿赂,包庇张公子的罪行。皇帝震怒,下令彻查此案。
顾长渊安排李考生连夜离开京城,前往一个安全的地方。临行前,顾长渊对李考生说道:“你放心,我会保护你和你家人的安全。这场斗争,我会赢。”
李考生看着顾长渊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他知道,自己将见证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顾长渊回到府中,疲惫地坐在椅子上。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李考生临走前的眼神。他知道,这场斗争远没有结束,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他。突然,他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猛地睁开眼睛,“谁?”
“是我,大人。”徐凛风的身影从屏风后走出,手中捧着一盏热茶,“您辛苦了。”
顾长渊接过茶盏,轻抿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流下,驱散了些许疲惫。“李考生安顿好了?”
“已经安全离开京城,前往城外庄子,那里有我们的人暗中保护。”徐凛风答道,“临行前,他再三向您表达谢意,并表示愿意出面作证。”
顾长渊点点头,他知道李考生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科举舞弊案牵扯甚广,背后势力盘根错节,李考生一个小小的举人,要对抗这样的庞然大物,需要极大的勇气。
“陈主考官那边有什么动静?”顾长渊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冷冽。
“陈府今晚格外安静,但暗哨回报,陈仆人曾偷偷溜出府,行踪鬼祟。”徐凛风语气沉稳,眼中精光一闪,“我已派人跟踪。”
果然,没过多久,暗哨回报,陈仆人去了城郊客栈,与几个形迹可疑的人接触,并塞给他们一包银子。守卫按计划将计就计,假意被收买,随后暗中跟踪那几人,发现他们正是之前袭击顾长渊的刺客。守卫们一拥而上,将这几个小喽啰一网打尽。
得知此事后,顾长渊冷笑一声:“垂死挣扎罢了。”他知道,陈主考官和背后的势力不会轻易放弃。
第二天清晨,李考生被秘密带回京城,来到衙门。他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大堂,在众目睽睽之下,指证了张公子在科举考试中舞弊的事实。
李考生的证词虽然揭露了部分真相,但对于整个舞弊案的完整脉络,仍然缺少关键性的证据。他只知道张公子通过贿赂考官获得了考题,并提前准备了答案,但具体如何操作,以及其他参与舞弊的人员,他并不清楚。
顾长渊和徐凛风仔细分析李考生的证词,反复推敲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李考生提到,他在考试前一天晚上,曾看到张公子的仆人鬼鬼祟祟地出入贡院。”顾长渊眉头紧锁,“这其中必有蹊跷。”
徐凛风点头道:“贡院戒备森严,一般人等根本无法进入,张公子的仆人是如何进去的?他又做了什么?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调查的关键。”
“另外,”顾长渊继续说道,“李考生还提到,他在考试当天,发现自己的试卷被人调换了。这意味着,贡院内部肯定有人参与了舞弊。”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贡院是科举考试的圣地,如果连这里都被腐败侵蚀,那么整个国家的未来将会岌岌可危。
“大人,我这就去贡院调查。”徐凛风起身准备离开。
“等等,”顾长渊叫住他,“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小心谨慎。我们先从……”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桌案上的一份卷宗上,“这份卷宗记录了贡院的建造图纸和人员名单,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徐凛风拿起卷宗,仔细翻阅起来。突然,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落在图纸上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房间上。“大人,你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