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觅谣真相途多舛
书房的门无声地开启,徐凛风闪身而入,手中握着一叠纸张。“大人,查到一些线索。”
顾长渊立刻走到桌边,将油灯拨亮。“说。”
“散布谣言的,似乎是吴粮种商雇佣的一些江湖骗子。”徐凛风将手中的纸张摊开,“这些人四处散播改良粮种会导致减产、甚至会让人患病的谣言。”
顾长渊眉头紧锁,吴粮种商,果然是他!他早料到此事与旧粮种的利益链条脱不了干系。“可有证据?”
徐凛风摇摇头,“这些骗子行踪不定,居无定所,极难追踪。而且他们散播谣言的手段也十分隐蔽,大多是口口相传,很难找到直接的证据。”
顾长渊手指轻敲桌面,陷入沉思。没有证据,就无法揭穿吴粮种商的阴谋,谣言还会继续蔓延。他必须另想办法。
次日清晨,顾长渊再次前往张老农所在的村子。远远地,他就看到村口聚集了一群人,张老农赫然站在最前面。
“顾大人,我们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不欢迎你!”张老农语气强硬,身后村民也跟着叫嚷起来,气氛剑拔弩张。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高声说道:“张老农,我知道你们担心新粮种会影响收成,但这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我恳请你们相信我,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
“解释?还有什么好解释的!”张老农冷笑一声,“你就是想骗我们种你的新粮种,好从中牟利!”
顾长渊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村民们推搡着赶出了村子。他望着紧闭的村门,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
回到府中,顾长渊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苦思对策。吴粮种商的诡计多端,张老农的顽固不化,都让他感到束手无策。他揉了揉眉心,感觉一阵疲惫。
这时,徐凛风匆匆走了进来,“大人,孙工匠那边也出了问题。”
“培育基地出什么事了?”顾长渊心中一沉。
“孙工匠说,他缺乏建造大型培育基地的经验,目前的进度远远落后于预期。”徐凛风语气凝重,“而且,周商人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消息,开始四处散播改良粮种培育失败的消息,进一步加剧了谣言的传播。”
顾长渊猛地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周商人,又是他!这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为了炒作粮种,竟然不惜散布谣言,扰乱市场!
“大人,”徐凛风看着焦躁不安的顾长渊,“现在的情况对我们很不利,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顾长渊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着远处的田野,心中思绪万千。他必须尽快扭转局面,否则改良粮种的计划将会功亏一篑。
夜幕降临,顾长渊仍未入睡。他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突然,他听到院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猛地回头,目光锁定在书房门口。有人来了。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一个身影闪了进来。借着昏暗的灯光,顾长渊认出是李农夫。
“顾大人,是我。”李农夫压低声音,神色紧张地四下张望。
顾长渊示意他靠近些,“这么晚了,你来做什么?”
“我……我相信您,顾大人。”李农夫鼓起勇气说道,“我知道那些谣言都是假的,新粮种是好东西。”
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你真的这么认为?”
“是的,”李农夫点点头,“我偷偷试种了一些新粮种,长得比以前的都好。只是……村里的人都听张老农的,我不敢说出来。”
顾长渊明白他的顾虑,“你能帮我个忙吗?”
“大人请说。”
“帮我留意一下村里那些散播谣言的人,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又是从哪里听来的。”
李农夫略一迟疑,随即坚定地答应了,“我一定尽力。”
送走李农夫后,顾长渊心中稍感安慰。至少,还有人相信他,愿意帮助他。然而,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第二天一早,顾长渊便带着徐凛风前往县衙,准备调取吴粮种商的交易记录。然而,陈县令却以各种理由推脱,一会儿说档案室整理,一会儿说需要上级批准,顾长渊的调查进程一再受阻。
“陈大人,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顾长渊强压着怒火,语气冰冷。
陈县令皮笑肉不笑地答道:“顾大人,本官也是按规矩办事,您别着急,该给您的资料,本官一定会给。”
“规矩?”顾长渊冷笑一声,“我看陈大人是故意刁难吧?”
陈县令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顾大人慎言,本官可担待不起这样的指控。”
顾长渊知道陈县令与吴粮种商关系密切,必然已经被收买。但他没有证据,只能暂时隐忍。他深吸一口气,转身离开县衙。
“大人,看来这陈县令是铁了心要包庇吴粮种商了。”徐凛风跟在顾长渊身后,低声说道。
“哼,他蹦跶不了多久。”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回到府中,顾长渊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往京城。他必须寻求更高的力量来打破僵局。
傍晚时分,孙工匠匆匆赶来,神色慌张。他走到顾长渊面前,吞吞吐吐地说道:“大人,培育基地……出了一些问题……”
顾长渊心中一沉,“怎么了?”
孙工匠擦了擦额头的汗,“我……我之前在培育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出现了一些……一些小失误……”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乎听不见。
顾长渊预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一把抓住孙工匠的胳膊,“说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
孙工匠脸色煞白,嘴唇颤抖着,终于吐出几个字:“新粮种……部分……枯萎了。”
顾长渊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有多少?”
“大概……大概有两成……”孙工匠的声音细若蚊蝇。
两成!顾长渊眼前一阵发黑。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这个谣言四起的敏感时期,任何一点负面消息都会被无限放大,这两成枯萎的粮种足以让吴粮种商借题发挥,彻底摧毁新粮种的声誉。
“原因查明了吗?”徐凛风沉声问道。
孙工匠低着头,不敢看顾长渊的眼睛,“是……是我的失误,水量控制……控制不当……”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心中的怒火。他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这件事,暂时不要声张出去。”顾长渊吩咐道,“你立刻回去,想尽一切办法补救,尽可能减少损失。”
孙工匠如蒙大赦,连忙点头称是,匆匆离去。
“大人,这下麻烦了。”徐凛风忧心忡忡地说道,“吴粮种商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顾长渊眯起眼睛,眼中闪烁着寒芒,“我知道。但这只是暂时的挫折,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谣言的源头,才能彻底扭转局面。”
与此同时,周商人正坐在茶楼里,听着手下汇报市场上的情况,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容。
“顾长渊现在焦头烂额了吧?“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再加把火,让他彻底翻不了身。”
“老爷,我已经安排人散布消息了,说新粮种不仅产量低,还容易枯萎,根本不适合种植。”手下谄媚地笑道。
“做得不错,”周商人满意地点点头,“记住,要添油加醋,把事情说得越夸张越好。”
市场上的谣言如同野火般蔓延开来,原本就对新粮种持怀疑态度的农民更加恐慌,纷纷要求退换粮种。顾长渊的处境愈发艰难。
然而,在调查的过程中,顾长渊也并非一无所获。他注意到,所有散播谣言的人都指向了一个叫赵三的小混混。这个赵三平日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却突然变得阔绰起来,出手大方,这引起了顾长渊的怀疑。
“徐凛风,去查一下这个赵三,看看他最近都和什么人接触过。”顾长渊吩咐道。
徐凛风领命而去,很快便带回了消息:“大人,我查到赵三最近经常出入吴粮种商的府邸。”
顾长渊眼中精光一闪,他似乎抓住了什么关键线索。吴粮种商,赵三,谣言……这一切之间,一定有着某种联系。
“看来,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了。”顾长渊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今晚,我要亲自去会会这个赵三。”
夜幕降临,顾长渊换上一身黑衣,悄然离开了府邸,消失在黑暗的巷道中……他推开一扇破旧的木门,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面而来。昏暗的灯光下,一个身影正对着酒坛狂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