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破谣转机曙光现
破旧的木门后,浓烈的酒气夹杂着霉味扑面而来。昏暗的灯光下,赵三正对着酒坛狂饮,全然不知危险已经悄然降临。顾长渊悄无声息地靠近,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酒坛。
“谁?!”赵三惊恐地抬起头,醉眼朦胧中,看到一张冷峻的脸。
“散播谣言,收了多少钱?”顾长渊开门见山,语气冰冷。
赵三酒意顿时醒了大半,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顾长渊也不多言,直接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票,在他面前晃了晃。“我给你双倍,告诉我幕后主使。”
重金之下,赵三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他哆哆嗦嗦地交代了所有事情,包括吴粮种商如何指使他散布谣言,以及每次交易的金额和时间。顾长渊不动声色地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然后又从赵三口中套出了吴粮种商存放证据的地点。
离开赵三的住处,顾长渊立即前往吴粮种商的府邸。凭借过人的身手,他悄无声息地潜入府内,找到了赵三所说的密室。密室里,果然存放着吴粮种商与赵三往来的信件和交易记录,证据确凿。
第二天一早,顾长渊带着这些证据来到了各个农民村落。他将信件和交易记录展示给村民们看,揭露了吴粮种商的阴谋。一些原本相信谣言的农民开始动摇,他们没想到自己竟然被欺骗了。
“这……这不可能!”张老农指着那些证据,满脸的难以置信,“一定是顾公子伪造的!吴粮种商怎么会做这种事?”
“是不是伪造,大家可以自行判断。”顾长渊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这些证据足以证明吴粮种商的罪行。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惜散布谣言,诋毁新粮种,置大家的生计于不顾!”
人群中议论纷纷,有人相信了顾长渊的话,也有人仍然持怀疑态度。张老农更是坚信顾长渊是在诬陷吴粮种商,他大声说道:“我不相信!除非吴粮种商亲口承认!”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仅凭这些证据还不足以说服所有人。他环视四周,目光落在一个年轻农夫身上。
“李农夫,”顾长渊开口道,“你来说说,你最近都看到了些什么?”
李农夫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周围的长辈,又看了看顾长渊手中的证据……他咬了咬牙,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
李农夫深吸一口气,顶着周围长辈质疑的目光,缓缓开口:“我…我前几天晚上看到吴粮种商的人偷偷摸摸地给赵三银子,当时我好奇,就躲在暗处听了一会儿。他们说,只要赵三在村里散布谣言,说新粮种会让土地贫瘠,以后都种不出粮食,就再给他一笔钱。”李农夫的声音越来越大,语气也越来越坚定,“我…我当时害怕,不敢说出来,可是现在…我相信顾公子说的是真的!”
李农夫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村民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张老农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指着李农夫怒斥道:“你胡说!你一个小辈,怎敢污蔑吴粮种商?!”
“我没有胡说!”李农夫梗着脖子反驳,“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不信你们可以去问赵三!”
张老农还想说什么,却被另一个村民打断了:“老张,李农夫这孩子一向老实,不会说谎的。我看…这件事,咱们还得再好好想想。”
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动摇,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被吴粮种商欺骗了。顾长渊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扭转了局势。
与此同时,陈县令听闻顾长渊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吓得脸色惨白。他原本收了吴粮种商的好处,处处阻挠顾长渊的粮种改良计划,如今事情败露,他害怕自己被牵连,连忙派人去请顾长渊。
“顾公子,之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陈县令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地对顾长渊说道,“下官愚昧,被小人蒙蔽,如今得知真相,定当全力支持公子的改良计划!”
顾长渊不动声色地看了陈县令一眼,他知道这不过是墙头草随风倒罢了,但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他也不点破,只是淡淡地说道:“县令大人能明辨是非,顾某深感欣慰。粮种改良事关百姓福祉,还望大人能够鼎力相助。”
陈县令连忙保证,一定会尽力配合。他甚至主动提出,要帮助顾长渊推广新粮种,以弥补之前的过错。顾长渊欣然接受,他知道,有了官方的支持,粮种改良计划将会更加顺利地进行。
解决了谣言和官方阻力这两大难题,顾长渊顿感轻松不少。他回到培育基地,看到孙工匠正对着几株枯萎的幼苗唉声叹气。
“怎么了,孙工匠?”顾长渊问道。
孙工匠抬起头,一脸沮丧:“顾公子,这…这新粮种的培育,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我试了好几种方法,都不见效,这些幼苗…都快要枯死了…”
顾长渊走到幼苗前,仔细观察了一番。他发现这些幼苗的根部都有些发黑,像是得了某种病害。他沉思片刻,突然想起了一种现代农业技术……
“孙工匠,”顾长渊语气沉稳,“你试试用草木灰混合清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浇灌这些幼苗……”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孙工匠疑惑的脸上,“记住,比例是……”
顾长渊沉吟片刻,将草木灰与清水的精确比例告知孙工匠,并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原理:“草木灰呈碱性,可以中和土壤酸性,同时还能补充钾肥,对幼苗的生长很有好处。另外,草木灰还能有效抑制一些常见的土壤病菌,这应该就是幼苗根部发黑的原因。”
孙工匠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充满了敬佩:“顾公子真是博学多才,小的佩服!”他立刻按照顾长渊的方法配置了草木灰溶液,小心翼翼地浇灌在幼苗上。
几天后,奇迹发生了。原本奄奄一息的幼苗竟然重新焕发了生机,嫩绿的叶子舒展着,充满了活力。孙工匠欣喜若狂,连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顾长渊。
“太好了!”顾长渊看着茁壮成长的幼苗,心中充满了希望。粮种培育的成功,为他接下来的推广计划增添了巨大的信心。
然而,粮种市场上的混乱却并未因此平息。周商人见风使舵,意识到谣言即将被破解,便想赶紧收手。但他之前的炒作已经扰乱了市场秩序,粮价波动剧烈,百姓人心惶惶。
“顾公子,这周商人趁乱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如今见势不妙就想脱身,可不能轻易放过他!”徐凛风义愤填膺地说道。
顾长渊微微一笑:“放心,我自有办法。”他随即发布公告,宣布将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新粮种,并且承诺,如果新粮种的产量达不到预期,将双倍赔偿农民的损失。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前来购买新粮种。周商人囤积的旧粮种无人问津,价格一落千丈,最终血本无归。
顾长渊此举不仅稳定了粮价,恢复了市场信心,还狠狠地教训了周商人这样的投机者。然而,尽管谣言已被破解,大部分农民仍然对新粮种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尝试。
“顾公子,眼看就要进入雨季了,这雨水要是太多,新培育的粮种恐怕……”徐凛风忧心忡忡地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
顾长渊眉头紧锁,他知道徐凛风担心的是什么。这个季节正是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随时可能发生,对粮种培育基地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加强基地排水设施,做好防洪准备。”顾长渊沉声吩咐道,“另外,通知所有人员,提高警惕,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就在这时,一个信使匆匆赶来,脸色苍白,浑身颤抖:“报……报告顾公子,京城……京城急报!”他双手呈上一封染血的信笺。顾长渊接过信笺,展开一看,脸色骤变……“郑王……起兵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