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粮改初兴谣言扰
回到京城,顾长渊立刻展开调查。他微服私访,走入田间地头,亲眼目睹了谣言带来的恐慌。原本对新粮种充满期待的农民们,如今谈之色变。
顾长渊在一处茶棚坐下,听着周围农民的议论。“听说这新粮种是妖物变的,种下去会颗粒无收!”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压低声音说道。“可不是嘛,我隔壁村的二狗子就试种了,结果庄稼都枯死了!”另一个农夫附和道。
顾长渊眉头紧锁,这些谣言编得荒诞离奇,却在百姓间迅速传播,可见背后有人操纵。他找到当地一位老农,名叫张老农,在村里颇有威望。张老农摇头叹息:“大人啊,这新粮种我们不敢种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种子,我们用得安心。这新粮种,谁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
一个年轻的农夫,李农夫,站在一旁,欲言又止。顾长渊注意到他,便问道:“小兄弟,你有什么想法?”
李农夫有些胆怯地看了张老农一眼,小声说道:“我觉得…可以试试。大人说这新粮种产量高,抗病虫害,要是真的,那我们就能多收粮食了……”
“胡闹!”张老农呵斥道,“大人是读书人,哪懂种地的事?别听他瞎说,老老实实用我们祖上传下来的种子!”李农夫不敢再说话,低下头去。
顾长渊心中明白,要破除谣言,必须拿出实际的证据。他决定建立示范田,亲自种植新粮种,用事实说话。同时,他也需要找到散布谣言的幕后黑手。
调查指向了吴粮种商。吴粮种商是当地最大的粮种供应商,新粮种的推广必然会损害他的利益。顾长渊派徐凛风暗中调查,果然发现吴粮种商暗中雇人散布谣言,煽动农民抵制新粮种。
顾长渊找到了吴粮种商,开门见山地质问道:“吴老板,粮种改良利国利民,你为何要从中作梗?”
吴粮种商冷笑一声:“顾大人,我做生意,求的是财路。你的新粮种,断了我的财路,我自然要反抗。”
“你只顾自己的利益,置百姓的福祉于何地?”顾长渊怒斥道。
“百姓的福祉?哼,他们懂什么?还不是听信谣言,愚昧无知!”吴粮种商不屑地说道。
顾长渊知道,与这种人讲道理是没用的。他需要找到更有效的办法,才能打破僵局。他回到府邸,沉思良久,对徐凛风说道:“看来,我们得另辟蹊径了……”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去联系陈县令,就说我要和他商讨粮种改良的推广事宜。”
陈县令府邸,雕梁画栋,奢华之气扑面而来。顾长渊踏入正堂,陈县令满脸堆笑地迎上来,一番虚假的寒暄后,顾长渊直入正题,谈起了粮种改良计划。
“陈大人,这新粮种事关百姓福祉,还望大人鼎力相助。”顾长渊语气诚恳。
陈县令打着官腔道:“顾大人所言极是,下官定当全力配合。”然而,他眼中闪烁的精光,却透露出几分虚伪。先前吴粮种商送来的厚礼,让他心中早有定数。
接下来的几日,顾长渊发现陈县令的“全力配合”只是空头支票。官府的公告栏上,从未出现过关于新粮种的宣传,地方官员也对粮种改良计划闭口不谈,甚至故意冷处理相关政务。顾长渊几次派人去催促,都石沉大海,毫无回应。百姓们依旧对新粮种一无所知,谣言仍在蔓延。
与此同时,粮种培育基地的建设也遇到了难题。孙工匠愁眉苦脸地找到顾长渊,“大人,这温室建造,小的从未尝试过,一些关键技术,小的实在难以攻克……”
顾长渊看着半完工的培育基地,心中焦急万分。示范田的种植迫在眉睫,没有培育基地,新粮种的推广就成了空谈。他安抚孙工匠道:“孙师傅不必着急,我们可以慢慢摸索,或者另请高明。”
“大人,小的打听到邻县有一位鲁班传人,精通各种建筑技艺,或许他能帮上忙。”孙工匠提议道。
顾长渊眼前一亮,“事不宜迟,你立刻动身,务必请到这位鲁班传人!”
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顺利。邻县路途遥远,加之连日阴雨,道路泥泞难行,孙工匠的行程一再耽搁。
回到府中,顾长渊心事重重地踱步。粮改计划举步维艰,谣言四起,官府不作为,基地建设迟缓,种种难题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徐凛风见状,递上一杯茶,“大人,莫要心急,事情总会慢慢解决的。”
顾长渊接过茶,却一口未喝,他猛地看向徐凛风,“凛风,我总觉得事情不对劲,这背后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着一切……”
徐凛风沉吟片刻,“大人的意思是……”
“我怀疑,除了吴粮种商,还有其他人参与其中……”顾长渊语气凝重,“我们需要尽快查清真相,否则,粮改计划恐怕……”他话未说完,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一个下人慌张地跑进来,“大人,不好了!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粮种,号称是改良后的超级粮种,价格比我们的高出十倍!”
顾长渊和徐凛风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震惊,“什么?!”
顾长渊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起桌上的佩剑,“带我去看看!”三人快步走出府邸,直奔市集。
市集上人声鼎沸,叫卖声、争吵声不绝于耳。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百姓。摊位上摆放着一些颗粒饱满的粮种,一个油嘴滑舌的周商人正唾沫横飞地向众人介绍:“各位父老乡亲,这就是改良后的超级粮种!产量翻倍,抗旱耐涝,包你们来年丰收!”
“真的假的?这么神奇?”一个农夫半信半疑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周商人拍着胸脯保证,“这可是花了大价钱从外地弄来的!数量有限,先到先得!”他故意提高了音量,吸引更多人围观。
周商人看到顾长渊一行人走过来,眼珠一转,立刻提高了嗓门:“这位就是顾大人,他正在推广的新粮种,就是从我这儿买的!只不过我这个是改良版的,效果更好!”
顾长渊怒不可遏,一把抓住周商人的衣领,“你胡说八道!我从未见过你,更没有从你这里买过粮种!”
周商人故作委屈,“顾大人,您贵人多忘事,小的前几日还给您送过样品呢!”他一边说,一边偷偷向人群使眼色。
人群中立刻有人附和,“是啊,我看到过!就是这个商人!”
“我也看到了!顾大人肯定是在骗我们!”
谣言像野火一样在人群中蔓延,顾长渊百口莫辩。他意识到,周商人是有备而来,故意混淆视听,扰乱市场。
顾长渊心知不能再耽搁下去,必须尽快控制局面。他决定亲自去附近的村落辟谣,向百姓解释清楚。然而,当他来到张老农的村子时,迎接他的却是村民们的怒骂和驱赶。
“骗子!滚出去!”张老农带头高喊,“我们才不会相信你的鬼话!”
“就是!我们祖祖辈辈种的都是老粮种,凭什么要换你的新粮种?”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
顾长渊试图解释,但村民们根本不听,他们将顾长渊一行人赶出了村子。
回到府中,顾长渊感到无比沮丧。谣言的威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它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紧紧束缚,让他寸步难行。
他意识到,必须找到证据,才能破解谣言,扭转局面。可是,从哪里入手呢?
“凛风,”顾长渊看向徐凛风,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们必须找到散布谣言的源头,揪出幕后黑手!”
徐凛风点点头,“大人,我这就去安排。”他转身走出房间,留下顾长渊独自一人在书房中沉思。
夜深了,顾长渊仍在书房中踱步,他推开窗户,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充满了迷茫和焦虑。突然,他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他猛地回头,目光如炬地盯着书房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