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军营商榷冷遇逢
晨曦洒在边关的城墙上,染上一层金黄。顾长渊不甘心被马将军拒之门外,带着徐凛风再次前往军营。凛冽的风吹动他的衣袍,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营门口,站岗的陈士兵远远瞧见他们二人,脸上立刻浮现出厌烦之色。待二人走近,他一步跨出,拦住去路,语气生硬:“马将军不见客,两位请回吧!”
顾长渊上前一步,拱手道:“烦请通报一声,我有要事求见马将军,关乎边关的长久发展,还望将军拨冗一见。”
陈士兵冷笑一声,“要事?我看你是想来捣乱的吧!我们边关安稳多年,用不着你们这些朝廷官员指手画脚!马将军是不会见你们的,尤其是像你这种只会空谈贸易,扰乱军心的人!”他伸手拦住顾长渊的去路,眼神中充满了敌意,仿佛顾长渊是什么洪水猛兽。
顾长渊神色不变,依旧保持着礼节性的微笑,但语气却更加坚定:“军营重地,我自然不敢造次。只是此事关乎重大,我必须当面禀报马将军。还请小哥通融一二。”
陈士兵不屑地撇了撇嘴,“你以为你是谁?想见将军就能见?我告诉你,马将军日理万机,哪有时间理会你这些琐碎之事!赶紧走吧,别在这里浪费时间!”
顾长渊看着陈士兵,目光如炬,缓缓说道:“如果我说,我知道是谁在边关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中饱私囊呢?”
陈士兵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了之前的傲慢,“一派胡言!我们边关军纪严明,岂容你随意污蔑!我看你分明是心怀不轨,意图挑拨离间!”
顾长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是不是污蔑,我想马将军自有判断。小哥只需通报一声,其余的,我自会向马将军解释清楚。”
陈士兵心中有些犹豫,顾长渊的话让他感到一丝不安。他虽然对朝廷官员心存芥蒂,但也知道囤积居奇的事情确实存在,只是没想到会有人敢当面揭露出来。他偷偷打量着顾长渊,试图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些什么,却发现对方依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你……”陈士兵刚想开口,徐凛风上前一步,温言道:“这位小哥,顾大人此番前来,确实是为边关将士的福祉着想。贸易之事,利大于弊,不仅能够改善边关将士的生活,还能……”
陈士兵不耐烦地打断了他,“改善生活?我们现在的生活就很好,不需要改变!你们这些朝廷官员就会花言巧语,蛊惑人心!我劝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吧,马将军是不会……”
他的话还没说完,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声势浩大,卷起一阵尘土。陈士兵脸色一变,下意识地转头望去……
徐凛风见陈士兵态度强硬,上前一步,温言道:“这位小哥,顾大人此番前来,确实是为边关将士的福祉着想。贸易之事,利大于弊,不仅能够改善边关将士的生活,还能为边关带来更多的物资和财富。你想想,若是通商之后,边关的物价能够下降,将士们便可以用同样的军饷购买到更多更好的物品,例如更厚实的冬衣,更锋利的武器……”
陈士兵不耐烦地打断了他,“改善生活?我们现在的生活就很好,不需要改变!你们这些朝廷官员就会花言巧语,蛊惑人心!我劝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吧,马将军是不会听你们这些歪理邪说的!”他语气强硬,仿佛认定了顾长渊和徐凛风是来扰乱边关秩序的奸细。
顾长渊见陈士兵油盐不进,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无力感。他知道,如果不能见到马将军,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思忖片刻,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马将军!下官顾长渊,有要事禀报!事关边关安危,民生大计!还请将军拨冗一见!”他的声音洪亮,在空旷的军营外回荡,惊起一群飞鸟。
陈士兵脸色大变,厉声喝道:“大胆!竟敢在军营外喧哗!你这是藐视军威!来人,把他给我拿下!”
话音刚落,几个士兵便从营门内冲了出来,气势汹汹地朝顾长渊走去。然而,顾长渊却丝毫不惧,依旧挺立在那里,高声说道:“马将军,下官此次前来,是为了解决边关的贸易问题。下官知道,边关的物价居高不下,将士们的生活也十分艰苦。下官有一个计划,可以……”
他话未说完,一个身材魁梧的军官便骑马而来,身后跟着一队士兵。那军官勒住缰绳,居高临下地看着顾长渊,厉声喝道:“何人在此喧哗?扰乱军营秩序,该当何罪!”
顾长渊认出此人正是马将军的副将,名叫李虎。他拱手道:“李副将,下官顾长渊,有要事求见马将军,还请通报一声。”
李虎冷哼一声,“马将军事务繁忙,岂有时间理会你这些琐碎之事!你若再敢在此喧哗,休怪我不客气!”
顾长渊还想再说些什么,李虎却大手一挥,身后的士兵立刻上前,将顾长渊和徐凛风团团围住。李虎冷冷地说道:“将军有令,任何人不得在军营外喧哗。你若执意如此,便别怪我们动粗了!”
顾长渊心中虽有不甘,但也知道现在不是硬碰硬的时候。他看了一眼周围虎视眈眈的士兵,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既然马将军不愿相见,那下官只好另寻他法了。”
他转过身,对徐凛风使了个眼色,二人便转身离去。然而,他们刚走几步,李虎的声音便再次传来:“慢着!将军还有一句话要带给你。”
顾长渊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李虎。
李虎冷笑一声,说道:“将军说,如果你再敢散播谣言,扰乱军心,就别怪他把你抓起来,军法处置!”
顾长渊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看了李虎一眼,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他们走后,周围的士兵并没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对着他们的背影指指点点。有人低声议论,有人窃窃私语,还有人……“看呐,这就是那个只会耍嘴皮子的朝廷官员!”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带着浓浓的嘲讽。
离开军营的路上,围观的士兵并未散去,反而像潮水般涌来,将顾长渊和徐凛风包围得水泄不通。指指点点,窃窃私语渐渐演变成肆无忌惮的嘲讽和谩骂。
“瞧,这就是那个满嘴仁义道德,却只会纸上谈兵的朝廷官员!”一个身材魁梧的士兵高声喊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只会说漂亮话,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还说什么改善我们的生活,我看他是想害我们!”另一个士兵附和道,脸上带着鄙夷的神色。
“就是!我们边关将士用命保家卫国,不需要他来指手画脚!”
更难听的污言秽语也夹杂其中,像尖锐的石子砸向顾长渊。他紧握双拳,指甲几乎嵌进肉里,额角青筋暴起。胸腔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几乎要将他吞噬。但他深知,此刻绝不能意气用事。与这些士兵起冲突,只会让事情更加糟糕,甚至会给马将军留下不好的印象,彻底断送他的计划。
徐凛风察觉到顾长渊情绪的波动,立刻伸手拉住他的胳膊,低声劝道:“大人,冷静!我们先离开这里。”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缓缓点了点头。他最后看了一眼紧闭的军营大门,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的光芒。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马将军认可他的计划,让这些士兵明白,他不是来害他们的,而是真心实意地想要改善他们的生活。
两人艰难地穿过人群,在一片嘈杂的谩骂声中,快步离开了军营。
回到住处,顾长渊一言不发地坐在桌前,眉头紧锁。徐凛风见状,默默地为他沏了一杯茶,轻轻放在他面前。
“大人,不必太过在意那些士兵的话。他们只是不了解您的计划,才会心存疑虑。”徐凛风安慰道。
顾长渊端起茶杯,却并没有喝,只是静静地看着杯中翻滚的茶叶,思绪万千。他知道,徐凛风说得对,士兵们的抵触情绪是因为不了解他的计划,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对朝廷官员的不信任。
“凛风,”顾长渊放下茶杯,语气沉重,“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让马将军相信我们,也让士兵们看到我们的诚意。”
徐凛风点了点头,“大人说得对。只是,该如何才能做到呢?”
顾长渊沉默片刻,眼中突然闪过一道亮光。“或许……”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或许我们可以从边关的实际情况入手……”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语气坚定,“收集一些贸易能带来好处的证据……”
徐凛风也走到窗边,顺着顾长渊的目光望去,等待着他的下文。
“为下一次和马将军的见面……”顾长渊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做准备。”他猛地转身,眼中闪烁着精光,“凛风,我们现在就去……”
回到住处,昏暗的油灯闪烁不定,映照在顾长渊紧锁的眉间。他来回踱步,手指一下下敲击着桌面,一下下敲击着徐凛风的心弦。房间里寂静无声,只有顾长渊沉重的呼吸声和偶尔的脚步声回荡。
徐凛风静静地坐在一旁,他知道此刻任何安慰的言语都是苍白无力的。顾长渊的计划关乎边关百姓的福祉,也关乎他自己的命运,容不得半点差池。他斟酌着,最终还是打破了沉默:“大人,马将军镇守边关多年,对朝廷的政策多有疑虑,也在情理之中。我们不如从边关的实际情况入手,收集一些贸易能带来好处的证据,或许能改变他的想法。”
顾长渊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徐凛风,“凛风,你说的不错!马将军的顾虑并非毫无道理,边关将士常年与外敌交战,对朝廷的政策变化自然更为敏感。要想说服他,必须让他亲眼看到贸易带来的好处。”
“大人打算如何入手?”徐凛风问道。
顾长渊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着远处灯火阑珊的边关城镇,深吸一口气。“边关物价奇高,将士们的生活并不富裕,这便是我们的突破口。”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精光,“明日一早,我们便去集市,我要亲眼看看,这些高昂的物价究竟从何而来!”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边关城镇的街道上,驱散了夜晚的寒意。顾长渊和徐凛风换上普通的衣衫,混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朝着城中心的集市走去。
集市上人声鼎沸,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小贩们摆着各式各样的货物,从生活必需品到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应有尽有。顾长渊和徐凛风走走停停,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他们发现,这里售卖的货物种类虽然繁多,但价格却普遍比内地高出许多。一些普通的粮食、布匹,价格甚至翻了一倍。许多百姓在摊位前徘徊,脸上带着犹豫和无奈的神色,显然是为高昂的物价而发愁。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颤巍巍地走到一个卖米的摊位前,询问米价。摊主报出一个令人咋舌的价格,老妇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顾长渊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禁一沉。
“凛风,”他压低声音说道,“看来边关百姓的生活确实不易。这些高昂的物价,究竟是谁在从中牟利?”
徐凛风眉头紧锁,“大人,此事恐怕另有隐情。我们需得仔细调查一番。”
顾长渊点点头,目光落在不远处一个正在和几个商人交谈的男子身上。那男子衣着华丽,举止傲慢,一看便知非富即贵。顾长渊心中一动,低声对徐凛风说道:“我们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