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贸启边关困厄临
“荒谬!”马将军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边关乃军事重地,岂能容你如此儿戏!通商贸易,引来蛮夷,扰乱军心,置边关安危于何地?!”
顾长渊早料到马将军的反应,依旧保持着平和的语气,“马将军,边关固然重要,但如今国库空虚,军饷不足,将士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仗还怎么打?通商互市,互通有无,才能充盈国库,强兵富国。”
“强兵富国?哼!”马将军不屑地冷哼一声,“不过是些蝇头小利!一旦开了这口子,蛮夷的铁骑迟早会踏破我大好河山!”
“马将军此言差矣,”顾长渊据理力争,“我意并非全然开放边关,而是有限度的、有管控的贸易。我们可以设立榷场,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派遣军队驻守,确保边关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互市。”
任凭顾长渊如何解释,马将军依旧固执己见,认定通商贸易只会带来祸患。他挥了挥大手,不耐烦地说道:“顾大人,不必再说,此事断无可能!”
见马将军油盐不进,顾长渊只得暂时作罢,与徐凛风离开了军营。
翌日,顾长渊与境外商队的代表——朴外商,在边关榷场进行了初次会面。朴外商身材矮胖,满脸堆笑,操着一口略带生硬的本地话,显得格外热情。他命人抬上来几箱货物,打开一看,皆是些色彩艳丽的布匹、精巧别致的器皿,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香料。
“顾大人,这些都是我们部落的特产,保证品质上乘,价格公道。”朴外商搓着手,满脸堆笑地说道。一旁的李翻译也跟着附和,将这些货物品质吹嘘的天花乱坠。
顾长渊拿起一块布匹,仔细端详,触感粗糙,做工也略显粗劣,与朴外商所说的“品质上乘”相去甚远。他不动声色地放下布匹,又拿起一个器皿,入手轻飘,敲击之下,声音空洞,显然并非什么珍贵之物。
徐凛风站在顾长渊身后,压低声音提醒道:“大人,小心有诈。”
顾长渊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朴外商和李翻译的神情。朴外商依旧笑容满面,而李翻译的眼神却有些闪烁不定,似乎刻意回避着顾长渊的目光。
顾长渊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他放下手中的器皿,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朴外商,这些货物……”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朴外商和李翻译,“我们明日再谈吧。”
朴外商脸上的笑容僵了僵,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他很快便恢复了常态,“既然顾大人今日不便,那便明日再谈。”
顾长渊和徐凛风离开榷场后,径直去了边关集市。集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看似热闹繁华,实则暗流涌动。一个身材臃肿,油头粉面的男人正站在摊位前,对着几个商贩低声吩咐着什么。此人正是钱奸商,在边关一带做着投机倒把的生意,靠着低买高卖,囤积居奇,赚取了大量不义之财。
钱奸商看到顾长渊到来,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一旦朝廷正式开展边关贸易,自己的生意必然会受到影响。为了保住自己的财路,他暗中指使手下散布谣言,说顾长渊的贸易计划会让百姓利益受损,引入劣质商品,冲击本地市场。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顾长渊的计划持怀疑态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听说这个顾大人要跟蛮夷做生意,到时候蛮夷的货物涌进来,咱们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一个商贩忧心忡忡地说道。
“可不是嘛!蛮夷的东西又便宜又劣质,咱们的东西根本卖不出去,到时候都得喝西北风!”另一个商贩附和道。
周围的百姓听了,纷纷议论起来,对顾长渊的贸易计划充满了担忧和疑虑。
与此同时,在边关军营附近,一个身形鬼祟的男人正躲在暗处,密切注视着顾长渊的一举一动。此人正是敌国派来的探子——孙探子,他的任务是破坏顾长渊的贸易计划,挑拨边关将士与朝廷的关系。
他趁着陈士兵换岗之际,悄悄凑了上去,装作闲聊的样子说道:“这位兄弟,听说朝廷派了个什么顾大人来搞什么通商贸易,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陈士兵对顾长渊本就心存芥蒂,听了孙探子的话,更是心生不满,“谁知道呢,说不定又是哪个贪官污吏,来这里捞油水。”
孙探子见陈士兵上钩,继续煽风点火,“我看也是,边关乃军事重地,岂能容这些文官指手画脚!到时候蛮夷入侵,第一个遭殃的就是咱们这些守边的将士!”
陈士兵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中的不满也越来越强烈。
顾长渊和徐凛风并不知道这些暗地里的阴谋,他们继续在集市上走着,想要深入了解边关贸易的实际情况。然而,他们发现,集市上的物价奇高,一些普通的日用品都比内地贵上几倍,百姓生活困苦,怨声载道。
“一斤粗粮竟然要五十文钱!这简直是抢钱!”一个老妇人指着粮店的牌子,愤怒地喊道。
“可不是嘛!这些奸商,就知道趁火打劫,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另一个中年男人无奈地叹气道。
周围的百姓和商人,都对顾长渊充满了敌意,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警惕,甚至还有仇视。顾长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知道,自己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马将军的阻挠,还有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挑战。
他停下脚步,目光扫过周围一张张充满敌意的面孔,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看来,这趟边关之行,比我想象的还要艰难……”徐凛风眼神一凛,握紧了腰间的佩剑。
顾长渊和徐凛风走在拥挤的集市上,嘈杂的叫卖声和百姓的抱怨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道道无形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顾长渊停在一处粮摊前,拿起一捧粗粮,入手粗糙,颗粒细小。“店家,这粮怎的卖?”
粮店老板斜睨了顾长渊一眼,语气冷淡:“五十文一斤。”
“五十文?”顾长渊眉头紧锁,这价格比内地高出数倍。他放下手中的粗粮,又走到隔壁的布匹摊位,随手拿起一块布料,质地粗糙,做工简陋,却也标价甚高。
“这布……”顾长渊还未开口,布匹摊的老板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爱买不买,不买别碰!”
周围的百姓和商人,都对顾长渊充满了敌意,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警惕,甚至还有仇视。顾长渊知道,钱奸商散布的谣言已经深入人心,想要扭转局面并非易事。
回到驿站,顾长渊将集市的情况告诉了徐凛风。“看来,这钱奸商在边关势力不小。”徐凛风沉吟道,“他深知边关贸易一旦开启,他的财路便会被切断,所以才会不择手段地阻挠。”
就在这时,朴外商派人送来消息,说同意与顾长渊商谈贸易事宜,但价格要比之前谈的高出三成。顾长渊冷笑一声,他知道朴外商这是看到自己似乎察觉到货物有问题,故意提高价格,试图在顾长渊拒绝之前多捞一笔。来人趾高气扬地补充道:“我家主人说了,这是最后的价钱,顾大人若是不接受,以后就别想再有贸易往来。”
顾长渊深知自己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他并没有被吓倒。他决定从马将军入手,化解他的疑虑,争取他的支持。
然而,马将军根本不愿意见他。顾长渊几次派人前往军营求见,都被拒之门外。这让他的计划陷入僵局。他明白,马将军对朝廷官员心存芥蒂,加之孙探子的挑拨离间,想要取得他的信任并非易事。
“大人,这马将军如此固执,我们该如何是好?”徐凛风担忧地问道。
顾长渊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目光深邃。“强攻不行,只能智取。”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边关贸易关系重大,马将军不可能一直闭门不见。我们得想办法让他主动来见我们。”
翌日清晨,顾长渊不甘心被马将军拒之门外,带着徐凛风再次前往军营求见马将军。陈士兵守在营门口,看到顾长渊到来,一脸厌烦,直接阻拦,不让他们进去。“马将军不见客,两位请回吧!”
顾长渊上前一步,语气沉稳而坚定,“我有要事求见马将军,还请通报一声。”
陈士兵冷笑一声,“要事?我看你是想来捣乱的吧!我劝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马将军是不会见你们的!”他伸手拦住顾长渊的去路,眼神中充满了敌意。
顾长渊看着陈士兵,目光如炬,缓缓说道:“如果我说,我知道是谁在边关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