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水利腐情渐昭然
王县令正悠闲地品着茶,突如其来的闯入让他吓了一跳,茶水洒在官服上,晕染出一片深色的痕迹。他抬眼看到顾长渊和徐凛风,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顾大人,徐先生,有何贵干?”顾长渊没有寒暄,将手中的石料和运输记录碎片扔在桌上,“王大人,这些东西,你应该认识吧?”
王县令故作镇定地拿起一块石料看了看,随即不屑地扔回桌上,“不过是一些普通的石头,顾大人何出此言?莫非是想借此污蔑本官?”
“普通的石头?王大人,这些石料可是从大坝上拆下来的,其质地根本不符合朝廷的标准,而这些运输记录碎片,清楚地记载了这些劣质石料的来源,正是你远房亲戚的石场!”顾长渊语气凌厉,步步紧逼。
王县令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冷笑道:“顾大人,空口无凭,仅凭这些就想定本官的罪,未免太过草率了吧?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顾大人如此急于定案,莫非是受人指使,要污蔑朝廷命官?”
顾长渊早料到王县令不会轻易承认,他从袖中掏出一份名单,“王大人,这是负责运输石料的船夫的证词,他们都指认了石料的来源,难道他们也是受人指使吗?”
王县令脸色铁青,他猛地一拍桌子,“一派胡言!这些刁民的话岂能当真?顾大人,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民请命,反而听信小人谗言,污蔑忠良,本官定要上奏朝廷,参你一本!”
顾长渊冷笑一声,“王大人,是非曲直自有公断,你还是想想如何向皇上解释吧。”说罢,他转身就走,徐凛风紧随其后。
走出县衙,天色已晚。徐凛风担忧地看向顾长渊,“大人,王县令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得小心提防。”
顾长渊点了点头,“我知道,他一定会狗急跳墙。”
话音刚落,从巷子两侧窜出一群地痞流氓,手持棍棒,气势汹汹地朝他们扑来。顾长渊和徐凛风立刻明白,这是王县令派人来教训他们了。
“看来王县令已经迫不及待了。”顾长渊冷哼一声,抽出随身携带的佩剑。徐凛风也拔出佩剑,两人背靠背,与地痞流氓展开激战。
虽然顾长渊和徐凛风武艺不凡,但对方人多势众,一时之间难以脱身。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顾长渊和徐凛风终于找到机会,突出重围,迅速逃离了现场。
回到住所,顾长渊的衣袖被划破,徐凛风的手臂也受了伤。两人简单处理了伤口,顾长渊脸色凝重,“看来,这潭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
徐凛风点了点头,“王县令背后定有人撑腰,否则他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对我们下手。”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确凿的证据,才能扳倒他。”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顾长渊打开门,门外站着的是气喘吁吁的李工匠。李工匠满眼惊恐,顾不得擦拭额头的汗水,便急促地说道:“顾大人,我…我知道真相!我知道所有的事情!”
李工匠的突然出现和慌张的神情让顾长渊和徐凛风心中一紧。两人连忙将李工匠迎进屋内,关紧房门。李工匠哆嗦着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递给顾长渊,“这是…这是账本,记载了所有贪污的款项和参与的官员名单……”
顾长渊接过账本,迅速展开。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笔交易,以及官员们的签名,其中赫然包括王县令、张承包商,甚至还有刘御史的名字。徐凛风在一旁看着,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大人,有了这份账本,我们就有足够的证据扳倒他们了!”
李工匠神色黯然,“顾大人,我对不起你,之前是我被王县令威胁,不敢说出真相。我…我的家人都在他们手上…”说到这里,李工匠的声音哽咽了。
顾长渊拍了拍李工匠的肩膀,“我知道,你也是身不由己。现在你肯站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与此同时,金銮殿上,刘御史正声泪俱下地控诉着顾长渊的“罪行”。“皇上,顾长渊目无王法,肆意妄为,不仅污蔑忠良,还煽动民心,其心可诛啊!”
其他被收买的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皇帝的脸色也阴晴不定。虽然他对顾长渊的办事能力颇为赏识,但如今这么多官员联名弹劾,他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顾长渊现在何处?”皇帝沉声问道。
“回皇上,顾长渊目前正在调查水利工程一事。”一名官员回答道。
“传他进宫,朕要亲自审问!”皇帝一锤定音。
顾长渊的住所内,他正仔细研究着李工匠提供的账本,寻找着其中的关键信息。徐凛风则在一旁绘制着关系图,将所有涉案人员的联系一一梳理清楚。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一名侍卫闯了进来,“顾大人,皇上召您即刻进宫!”
顾长渊和徐凛风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凝重。他们知道,这场斗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顾长渊将账本仔细收好,深吸一口气,“走吧,去面见圣上。”
夜色渐深,顾长渊和徐凛风跟着侍卫策马朝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徐凛风看着前方漆黑的夜幕,低声说道:“大人,此去凶险…”
顾长渊眼神坚定,“我知道。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的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声……
凄厉的惨叫声来自城外,与顾长渊此行无关,却如一根尖刺,扎在他本就紧绷的神经上。他强迫自己忽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快马加鞭赶往皇宫。
与此同时,水利工程坍塌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受灾的陈村民们怨声载道。起初他们听信了王县令的谗言,将怒火倾泻在顾长渊身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意识到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简单。王县令的推诿和敷衍,以及迟迟不到位的赈灾款项,都让他们开始怀疑,真正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部分村民想起顾长渊调查时的认真和负责,心中萌生了悔意,想要重新相信他,却又害怕被王县令报复,只能私下议论,不敢公开表态。
县衙内,孙师爷正忙着伪造证据。他深知顾长渊的能力,担心事情败露,便加紧了动作。他伪造了顾长渊收受贿赂的假账本,以及与张承包商私下交易的信件,甚至还找人模仿顾长渊的笔迹,写了一份“认罪书”。这些伪造的证据做得天衣无缝,足以以假乱真。孙师爷将这些假证据送到了都察院,交给了刘御史。刘御史拿到证据后,心中大喜,他知道这次定能将顾长渊彻底扳倒。
皇宫内,顾长渊和徐凛风来到金銮殿。皇帝高坐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刘御史手持伪造的证据,声情并茂地控诉着顾长渊的“罪行”。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之上,对顾长渊的指责声此起彼伏。
顾长渊冷静地听着,一言不发。他知道,此时任何辩解都是徒劳的。他需要的是确凿的证据,才能推翻这些谎言。
“顾长渊,你可认罪?”皇帝的声音威严而冰冷。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却见一名都察院的官员匆匆走上殿来,在刘御史耳边低语了几句。刘御史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拿着证据的手也微微颤抖起来。
官员高声宣读:“都察院接到新的证据,证明顾大人清白,且有人举报刘御史收受贿赂,干扰调查……”
刘御史闻言,顿时瘫软在地。
顾长渊的目光扫过惊慌失措的刘御史,以及那些先前还在声讨他的官员,心中涌起一丝冷笑。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回到住所后,顾长渊立刻收到了都察院送来的“新证据”——正是孙师爷伪造的那些假账本和信件。他拿起那些证据,仔细翻阅,目光如炬。徐凛风站在一旁,眉头紧锁。
“大人,这些证据……”徐凛风欲言又止。
顾长渊将手中的证据重重地摔在桌上,“好一个孙师爷,好一个刘御史!”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愤怒,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静。他指着其中一处细微的破绽,对徐凛风说道:“你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