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李兴把乌孙的信使叫过来,商量了很久。主要是只有一些大概的地名图,什么地形啥的根本就谈不上。
通过他们提供的地图,只能大概的知道什么地方有山,什么地方有河,什么地方是平原,什么地方是山谷。至于山有多高,河有多深,平原有多大,路有多远,完全看他在描述的时候,中间那个音拖的有多长。
没办法,干脆李辰就用大家都能听得的懂的单位,比如从玛纳斯河到图库斯大草原,骑马用几天,信使回答,三匹马换着跑,大概需要五天。
这样一来,李辰心里大概有数了,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的驻扎地离战场还有将近一千五百里地。至少需要十天左右才能赶到,而且赶到之后还要至少休整一天的时间。
乌苏信使建议可以用七天的时间,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珍珠河河谷,那里是个小高原,有个大草原叫喀拉峻。
部队可以在那里休整一天。从那里到图库斯草原就只剩一天的路程了。
李辰和李兴商量了一下,决定将人马分成两批。李辰带领西域骑兵五千和漠南最精锐的草原骑兵一万人,配一人三马,用最快的速度赶到珍珠河,休整一天后去图库斯草原。
这两万人只做威慑,不直接冲突。因为这时候双方人马数量基本上差不多。对方大概率不会硬拼。
李兴带领剩下的两万人马,一人双马,用十二天的时间赶到图库斯草原,李辰到时候会让传令兵给他具体的策略。
李辰的想法是围三缺一,只需把康居人和大月氏人打疼即可。
李兴很不理解:“我们有两万以上的兵力优势,而且对方已经连续作战快两个月了,人疲马乏,为什么不尽力消灭呢?”
李辰说道:“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在大月氏和康居的西面。有一个强大的王朝,帕提。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是,帕提的国土面积和大夏差不多,只是人口要少的多,大约是大夏的一半不到。”
李辰用树枝在地上画着简图,对李兴说:“你看,情事就是这样,大月氏和康居紧挨着帕提,在大月氏的东面是西域三十六国,但是西域干旱少水,而且和我们大夏的关系好,他们谋划西域不合算。”
李辰看李兴似乎有点明白了,继续说道:“康居的东北面就是大宛和乌孙。乌孙待的伊列河谷水草丰美。再继续向北,就是以前北狄带的大草原。康居和大月氏一定是感到了帕提的压力,想尽快寻找一条出路。他们会去哪里呢?”
李兴说道:“乌孙!”
李辰一拍手,小棍往乌孙以及他的更北面一画:“只要打通了乌孙,那么如果帕提只是为了把东进的道路打开,进军西域。那么他们在大宛和乌孙故地就可以安顿下来。”
李辰顿了顿:“如果不是,那么大月氏和康居还可以继续北进到漠北草原。北狄没有了,他们就一路畅行无阻了。”
李兴问道:“那即便如此,和我们的打法有什么关系?”
“有啊,有关系!我这次出使西域,就是为了把西域收回麾下,能设郡县设郡县,不能就封侯封王,总之就是让西域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这样如果大月氏和康居被打跑了,我们是不是就和帕提直接连在了一起?那我们的边境还能消停吗?”
李兴一拍掌:“我明白了。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康居和大月氏赶回他们的国土,还要让他们保留相当的战力给我们挡住帕提!”
李辰哈哈笑道:“对,就是这个意思!”
李兴笑了:“辰弟,你………哈哈哈,我喜欢!我们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到最后,西域、乌孙、大宛、甚至最后大月氏和康居都得念我们的好!”
“在西域的外面保持着大月氏和康居两个强大的敌人,西域三十六国也会安生一些,甚至寻求我们的帮助。甚至将来我们在这里驻军,给养都由西域提供。对于我们大夏来说,御敌于国门之外,还能减少军事消耗!一举多得啊!”李兴越想越觉得妙不可言。
……
图库斯大草原上的战争打得让大月氏和康居很是头疼。他们本来认为消灭了大宛,又把大部分的乌孙兵力消耗殆尽,这仗应该就结束了。
没想到一路追击到图库斯草原以后,反而似乎陷入了泥潭。乌宛联军虽然势弱,却并未放弃反抗,反而跟他们打起了游击。
双方都是骑兵为主,游斗起来,滑不溜手。有心后退,乌宛联军又会扑出来咬他一口。
结果就是把他们耗在了这里。到了四月底,情势更为奇怪,乌宛联军居然会主动出来偷袭了。这让康居大月氏联军更为难受。
直到五月初的一天,探马来报,在他们的东北方向,出现了一支新的部队,全部是具装骑兵,大约两万人。这让康居和大月氏大吃一惊。
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对方是具装骑兵,也就是有盔甲的,和乌孙大宛这种近乎裸奔的轻骑相比,战力高下立判。
但是他们也搞不清楚对方的意图,因为对方也不主动进攻,也不和他们联系。只是若即若离的跟着他们。康居国王穆斯塔法和大月氏女王瑞丽思商量了以后,决定派个使臣过去。
没想到对方直接拒绝见面,告诉他们,“大夏天兵已到,速速退出乌孙国土和大宛国土,否则必然会遭到大夏军的进攻!”
穆斯塔法和瑞丽思怎么可能答应,正想把出去搜寻、攻击乌宛联军的部队撤回来,瑞丽思接到了国内传来的消息:“一支西域联军出现在大月氏边境,甚至开始进入大月氏国土了。人数大约在五千人以上。”
瑞丽思这下头疼了,除了她带出来的部队,大月氏的精锐部队大多在西部边境防御帕提,虽然他们前些年打败了咸度的军队,把咸度赶到了海边。
可是咸度人根本不善于战斗,地方又穷,无法给他们提供兵源。这样一来,他们的东面几乎无人防守,只有一些小部落。
不得已的情况下,瑞丽思只能抽调一万人部队回防本土。这样他们联军数量就下降到三万多人,已经没有多大优势了,正想后退的档口,在他们的东面又出现了一支大夏的军队,人数也在两万上下。这样他们等于是陷入了三面包围。情势急转直下。
穆斯塔法和瑞丽思不得已只得向南退却。这时候乌宛联军和大夏的军队却展开了进攻!大月氏和康居联军大败,不仅丢掉了已经占领的乌孙和大宛,甚至还被攻入了本土。
康居国首先扛不住了,派出使臣媾和,紧接着大月氏也派出使臣讲和。最后在李辰的主持之下,大月氏和康居不得已对大夏、大宛、乌孙赔款、割地之后,签订了的城下之盟。
这场历时五个月的战争落下了帷幕。大月氏和康居,以及大宛乌孙四国算是元气大伤。
大宛和乌孙两国反复和李辰商量,最终李辰同意留下五千人马分驻两国,对大月氏和康居形成威慑。
大月氏和康居也不得不接受了被两面夹击的现状。为了改变这个不利的态势,两国派出使臣向大夏服软臣服。每年向大夏进贡称臣,并且在保证不进入西域的条件下,换取了大夏不首先进攻两国的承诺。
随着战争的结束,西域再次恢复了宁静。但是,这场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大夏的威名远播,西域诸国开始重新评估与大夏的关系,而大月氏和康居则在战败的阴影下,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外交政策。
李辰在战后并没有立即返回长安,而是继续在西域的出使,巩固大夏的影响力。他知道,战争的胜利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将西域纳入大夏的版图,使之成为帝国的屏障和财富来源。
在李辰的主持下,西域三十六国的首领被召集到了一起。他们见证了大夏军队的强大,也感受到了大夏的宽容。
李辰向他们阐述了大夏的意图:不是征服,而是合作。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提供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持,加强贸易、共同防御外敌等,旨在让西域诸国感受到归附大夏的好处。
西域诸国的首领们在经过一番讨论后,纷纷表示愿意接受大夏的领导。他们知道,背靠大夏这棵大树,不仅可以获得安全保障,还可以享受经济上的好处。
大夏在西域的中心,龟兹国的旁边,新建了一座乌磊城,成立了西域都护府,在玛纳斯河谷设立庭州,成立了庭州都护府。西域正式成为了大夏的一部分。
在处理完西域的事务后,李辰开始着手加强与乌孙和大宛的军事合作。
他知道,只有保持足够的军事存在,才能有效遏制大月氏和康居的野心。在李辰的建议下,大夏在乌孙和大宛建立了军事基地,定期派遣军队进行轮换,确保这一地区的稳定。
同时,李辰也没有忽视与帕提的关系。他通过使者与帕提进行了接触,表达了大夏愿意和平共处的意愿。
帕提在知道了大夏以极小的代价摧枯拉朽一般的击败了大月氏和康居联军,实力展露无遗之后,双方在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后,达成了一些初步的协议,包括相互通商,互派使节,互不侵犯等一系列条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域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大夏的军队在这一地区的存在,使得大月氏和康居不敢轻举妄动。
西域诸国在大夏的帮助下,也开始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商队往来不绝,新的城镇拔地而起,一片片绿洲在沙漠中绽放。
通过勘测,在墨山县发现了一个很大铁矿,于是墨山县成为了继宜阳铁矿之后又一个炼铁基地。西域彻底摆脱了青铜时代。
大夏也终于将东西南北的敌人,能消灭的消灭了,能同化的同化了。西域,北狄,百越,都已经回归了。此时的大夏,无比强大!华夏一统!
(第九十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