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说道:“你老弟有所不知,今年总头领知令各路,定于七月十五日共起义兵。八月十五三路抢夺苏州,并派你为接应。”黄勇说道:“小弟遵命就是。”于是李保回去等候。过了四月初四,还不见黄勇来投降。李保心中着急,又来找王勇。见面就说道:“贤弟,你真不懂朋友之情,怎么又失信了?”
黄勇说道:“唉!大哥,你别说了,该着我为难。我派章大去买办绸缎,不想他一去不返。急得我吐了两口血,也没脸见你。”李保顿时愣了半天,说道:“贤弟不必着急,我再给你十万两银子。这是你不会识人,用人不当,三五天内就给你送来。”说罢告辞去了。过了几日,果然又送来了十万两银子。
此时,李保来到,一进山寨,就说道:“贤弟,把银子收下了?”见黄勇在厅里高坐,章大、章仲也从外地回来,左右两边落座。东边坐着十二家海岛的寨主,首座是闹海龙王何玉,右边坐着十二家海岛的寨主,首座是三花鬼焦成;两旁站着有五百名刀斧手,俱都是号衣战裙,怀抱鬼头刀。
众人见李保进来,大家齐声呐喊说道:“叛贼李保来了!拿下!”左右一声答应,把李保就给捆上了,带到厅中。黄勇怒道:“李保,你是朝廷命官,为何反叛?我虽则占山,却是英雄豪杰,不过暂借此栖身。你这小辈,竟敢劝我归降邪教,我焉能与你善罢甘休!”
黄勇随即吩咐左右道:“把他推出去,给我枭首号令!”刀斧手一声答言,推着要望外走。李保大惊失色,心中暗想道:“哎呀!我花一百万银子,买了一个斩立决!”章大在旁边说到:“寨主不可杀他,念其当初结义之情,把他释放就是了。如再犯在你我弟兄之手,定不能善罢甘休!”
黄勇说道:“也好,那就把他给我赶出去!”把事情办完之后,又想道:“把我恩兄的书信拿来我瞧一瞧。”看完又心想:“贼人定于今年中秋苏州会兵,看来还是要派章仲前去送封信给我师兄。”想定,就派章仲前去。章仲去后,他还不放心,又派焦成、何玉看守山寨,自己改扮来到苏州。
及至到了泥金岗,见正南上有几万贼队,泥金岗有几千官兵。见有一员武将被贼人打败,黄勇当即迎了上去。让过张光泰的马,把贼人的去路挡住。黄勇手擎雁翎刀,大嚷道:“贼将休要逞能,有黄勇在此!”那张光泰回归本队,承隆在远处瞧见,问道:“此是何人?”章仲在一旁说道:“大帅,此乃是我家寨主黄勇,给谷桓壮侯爷送信的就是此人。”马承隆大喜,当即吩咐道:“擂鼓助阵!”
黄勇叫道:“好,贼人通名!”急先锋说道:“我乃是先锋大将萧可龙也。你是何人?”黄勇说:“我叫黄勇,聚泉山大寨主的便是。现在特意前来,拿你这干叛贼!”萧可龙说道:“我你这宋国有不共戴天之仇!”
原来这急先锋萧可龙,是鄂州人,曾出任穿云关副将。为人其性最烈,带兵甚是恩厚。乾坤会素日闻他之名,常常派人来下书信。请他入伙,都被萧可龙给骂回去了。也有给割了耳朵的,也有打四十棍的,把那些个会匪俱皆唬得不敢来了。后来峨嵋山八路大头领武恩带领十万大兵,来取穿云关,萧可龙带二千兵出关打仗。
武恩亲自出阵,左边白绫旗,右边也是白绫旗,当中一杆白色九宫旗。左右列着有四十人员偏将,当中一辆四轮车,武恩在上面端坐。老道带着黑面小霸王杨胜,人称神枪无敌;背后还有杨平、曹天兴等人。
萧可龙带兵二千,在正北扎队。见武恩这样强大的兵威,心中想道:“这座穿云关怕是保守不住。”即催马向前,摆手中紫金锤,说道:“好叛逆!哪个前来,与你家大动手?”吴恩身背后过来小霸王杨胜,催马拧手中钢枪,大嚷一声道:“萧可龙早早归降!小霸王杨胜在此!”二人在战场之上,难分高低上下、胜败输赢,直杀到黄昏目暮,两下各自收兵。
次日又战,一连五天。武恩甚是爱惜萧可龙,便想道:“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不如想一条妙计,收这一员虎将。得取江山杜稷,自不费吹灰之力。”至第六日,按兵不动,就是一连七天。这一日,打下战书,请萧可龙决一雌雄。
萧可龙带大队出离穿云关,至战场之上。武恩说道:“萧可龙,山人我带大兵十万,要得取滇地。我兵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我者生,逆我者死。你若不信,你待来看!”伸手拉出八卦幡,冲着自己本队兵一指。只见一溜青烟,兵丁登时身死。武恩说道:“萧可龙,我这宝幡一动,你早死于非命。我爱惜你,早早归降,免遭杀身之祸。”
萧可龙一摆手中锤,说道:“好妖道,今天我必要结果你的性命,万不能饶你!”武恩又派二人杨胜、杨平双战萧可龙,说道:“只许生擒活捉,不准伤他性命。”此时,三人在战场之上战了约有顿饭之时,武恩故意鸣金,将自己的兵收回,说道:“萧可龙,你目中不识人。你多咱有急难之时,再投奔于我,我必有重用。”
萧可龙并不答言,带队来至穿云关外叫城。只听城上一声炮响,上面有无数的官兵。为首有一人,身高九尺,面如白玉,说道:“萧可龙,我奉昆明节度使之命,知道你已经背叛大宋,特来拿你!”吩咐咐左右道:“先将萧可龙的家口拿上城头号令!”
少时,就将萧可龙的母亲、妻子绑上来。他母亲在城头上说道:“儿呀,你为何叛反?连累老身遭这一刀之苦。”又见自己结发之妻、九岁的儿子在城头之上,一刀一个,俱皆杀死。萧可龙一瞧,“暧哟”一声,顿时栽于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