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的兰园他如约而至,而她却久等不来。他本想在相约的那天问她:“你可愿做这兰园的女主人?”
在让她进东宫还是入兰园之间他纠结了一番,最后还是觉得兰园更适合她。
虽然他不能给她自己的全部,但他可以在兰园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
连着等了几日一直没有她的消息,之后才发现事情不对。
然后才打听到她的真实身份,但她此时已被自己的二弟关在了秦王府不得出来了。
“陈梦良啊陈梦良......”他喃喃低语:“终究是有缘无份吗?”
此刻的他无比的痛恨自己,当初是多么义正严辞的拒绝了那门亲事,甚至不惜惹怒圣上跪了一夜祈求,连母亲再三要他看一看的画像,他也无情的拂手一扔。
他问自己,当时为什么就没有打开看看呢?如果看了,是不是就没有今日之事了。
去年曾有臣工提议撇开郑氏另立太子妃一事。
但因为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圣上便命礼部侍郎暗中甄选太子妃的人选,裴寂负责对反对的臣工分而化之,希望来个水到渠成。
那天他督军回城,便听闻圣上赐婚一事。
书房中幕僚王珪道:“这是好事,长孙家名门贵族,影响巨大,与他结姻,双方地位都可进一步巩固,太子之位只会更加坚固不可撼动。”
幕僚莫坚道:“我以为不然,殿下已有发妻,如停妻再娶,天下将如何非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为君者更应以德为先,不要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些,如私德有亏将来怎么受万民爱戴敬仰。”
他是郑氏的舅舅,自然站在郑氏一边。
太子也知道双方各有各的理,他一边觉得愧对郑氏,毕竟她贤良淑德又育有一子,并没有做错什么;一边深知父亲不可触怒,他对郑氏的厌恶向来是不加掩饰的。
正左右为难之际,侍者来报:“夫人悬梁自尽了。”
他飞奔至郑氏的寝殿,所幸郑氏被救了下来,长子承宗在一旁大哭不止。
太子扶起她:“你这是何苦?”
郑氏哭道:“殿下,就让妾去死吧。我虽卑贱,但也是你三书六礼明媒正娶的发妻,我儿是真正的嫡长子。”
“陛下恶我已久,长孙女必娶,假若她成了太子妃,我将置于何地先不论,但我儿就从堂堂嫡长子变成了庶子,这怎么可以?”
郑氏泪水涟涟,泣不成声:“唯有我自己了结了,我儿的嫡子之位才可保全,你的名声也不会玷污。”
说着,便挣扎着要起身,太子自然不让。
郑氏悲愤难当:“为避非议,今日我若不知趣的自己动手,恐劳烦他老人家明日再赐三尺白绫。” 她又欲起身。
“你多虑了。陛下不会如此的。”太子用力按住她。
郑氏双目紧闭任泪水无声流淌。
承宗一把扑倒在太子怀里,号啕道:“阿耶,不要让阿娘死,承宗除了阿娘什么都不要,我不要阿娘死。”
太子紧紧搂住他,“承宗不哭,你阿娘不会死的。”
郑氏所言并不是没有道理,母子情深,读着圣贤书长大的太子,此刻,心中天平已彻底偏向这对母子。
他终于下定决心对郑氏道:“你放心,有你在,我不会再娶,承宗将来一定是世子。我这就进宫去求陛下和母亲。”
太子先是去求了皇后,毕竟母子之间好说话些。可皇后竟好言相劝,还拿出一卷画像要他先看看再说。
他的妻子都在那里自尽了,他又有何面目再去看别的女子的画像呢?他怒而拂去。
皇后最后道:“你求我也无用,这是你父亲决定的,你去求他吧。”
他复又在圣上寝殿外跪了一夜,此事闹得太大,第二日宫中上下便人尽皆知了。
圣上心中虽然愤恨,但终究没有再逼迫。若是此时真的逼死了郑氏,那如何堵天下悠悠之口,自己还如何做个明君,只是心中对那郑氏的厌恶却更深了。
世人都说他拒婚是因为和郑氏鳒鲽情深,但只有他俩心里明白他们最多算是相敬如宾。
阿璃不知道自己怎么回来的,她脑子一片混沌,身体也仿佛被抽空了。
她把自己卷曲在床角,心间和脑中只有一个巨雷般的声音对她嘶吼:“他是太子,他是太子,他是太子……”
他原来是太子,她痛苦的闭上眼睛,让泪水浸满整张脸庞。
去年秋天,她还是阿璃时,有一天,她在终南山的太乙峰上采摘一株兰草差点掉下悬崖,是他救了她,之后作为养兰专家的他告诉她,她采的那株是兰中极品陈梦良,作为感谢,她把陈梦良送给了他,那时候他叫萧寒。
一晃到了今年三月,他们又在长安城的街头相遇。他邀请她去兰园看那株开花的陈梦良,他们因此有了交结。
这时候她已经搬到了西郊长孙府的别院居住,空闲之余她不是去水云间饮酒听书,就是去兰园消磨半日。无忌这时已经找到了苾月失踪的线索,他说很快就能将苾月带回来,她又可以再做回阿璃了。
一切似乎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通常兰园只有她一个人,在萧寒为数不多来的那几次,他们一起种兰赏兰、练习书法。看似平常,但可能丝丝缕缕的情意便已蕴藏其间,那时候她以为他只是萧寒,他也以为她只是五娘。
她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就这样度过了在长安城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而如今,一切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