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司会审虽然结束了,但热度却没有下去。
平时行走在街上,能够清楚的听到百姓在谈论朝廷的三司会审。
这主要还是因为百姓们是第一次亲眼目睹朝廷的三司会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再加上普通百姓平时在娱乐方面比较匮乏,通常一件事情能谈论好久。
不过,这些都影响不到杨轩。
他现在正在准备一件事情。
夜,于谦卧房。
“什么,侯爷,你要当摄政王?”
“这怎么行?”
“千百年来,你可曾见过活着的异姓王?”
“而且一旦开了这个例子,万一后面有权臣效仿怎么办?”
于谦听完杨轩说的话之后,连连摇头。
“我之前就已经和你说了,我要当曹操,若是不当异姓王,算什么曹操?”杨轩不急不缓道。
“那曹操还喜欢人妻呢,难不成你也喜欢人妻?”于谦当即回怼道。
“恐怕在世人的眼中,我现在和曹操的区别就差一个异姓王的名头了。”杨轩看着于谦,缓缓道。
后者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
是了,侯爷将那么多的官员下了狱之后,他们的家眷现在都在镇国公府呢!
恐怕在世人看来,镇国公之所以要将那么多的官员家眷关在自己家,就是为了自己的私欲。
“至于你担心的后面会有权臣效仿,相信有了我这样一个例子在,不管是后世之君,还是后面的百官,都不会允许再出现一个‘杨轩’了。”杨轩接着说道。
镇国公杨轩的阴影从永乐朝的时候就已经笼罩在百官的身上了。
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杨轩还只是一个侯爵,并非镇国公,就敢在朝堂上当着皇帝的面杀掉几十名官员,其中不乏尚书侍郎这一级别的。
当了镇国公之后,就更加没有人能制衡他了。
偌大的朝堂,任其施为。
若是以后再出现一个“杨轩”,百官还活不活了?
所以,就算是拼了老命,也决不能再出现一个“杨轩” 了。
听着杨轩的话,于谦下意识点点头。
话是这样说,听起来也有道理,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于谦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放心吧,我会留下后手的,若是局面不可收拾,那大不了就再来一次清君侧。”杨轩轻笑着说道,丝毫不担心于谦说的情况会发生。
纵观整个历史,“杨轩”只会有一个。
况且,他以后只是落幕,又不是真的死了,岂会看着这种事情发生。
但这些杨轩不打算和于谦说,说了也只是多一个人徒增烦恼罢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于谦真的当他死了。
闻言,于谦下意识思考着杨轩的谋划。
清君侧,最重要的是要有兵。
兵从哪里来?
整个镇国公府,除了杨轩之外,都没有兵权,调不动兵马。
所以,杨轩的后手不是镇国公府。
于谦又开始回想和杨轩关系亲近的将领。
论军中有谁和杨轩的关系亲近,那毫无疑问自然是徐家了。
往常杨轩手握大权的时候,总是会对徐家的人多有倚重提携,但这一次却不闻不问。
不管是现在的魏国公徐承宗,还是镇守西域的定国公徐显忠,杨轩都没有搭理。
包括京师的定国公府众人,杨轩也是没有见,就好像忘记了他们的存在。
若非仔细回想,说不定于谦也会忘记他们的存在。
要知道,大明最为显赫的家族,莫过于徐家。
几代忠烈,深受信任,几十年来手握重兵。
这其中固然有杨轩的关系在,但徐家屹立朝堂几十年没有衰败的趋势,就已经能证明很多东西了。
在大明军队整体战斗力下滑的趋势下,徐家所掌握的军队,战力依然属于是大明的精锐。
可能也就比京营和禁军差一点,但也不能小觑。
“侯爷,你所说的后手,莫不是徐家?”于谦直接了当的问了出来,他和杨轩之间不需要说那些虚的。
杨轩没有正面回答于谦,只是给了其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了解杨轩的于谦知道,他猜对了。
徐家手中的兵就是侯爷的后手。
“侯爷深谋远虑,于谦佩服!”于谦躬身作揖。
“行了,这些话你就不用说了。”
“而且你也不必担心会有意外发生,我既然敢这么安排,自然留有后手。”杨轩微微一笑。
听到这话,于谦不由愣住了。
后手?又是后手?
侯爷你到底还有多少后手?
这话他没有问出来,但心中却很不平静。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杨轩了,可这一刻他发现自己还是不够了解。
后者就像那深渊一样,深不见底。
察觉到于谦的情绪变化,杨轩似是猜出了于谦在想什么。
只见他起身来到于谦面前,轻轻拍了拍其肩膀:“别想那么多,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于谦下意识点点头,看着杨轩的身影,只感觉高大无比。
“对,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现在,你对我要当摄政王还有什么要说的?”杨轩话语一转,又说到了这个。
“我相信侯爷!”于谦如此说道。
“我不会辜负你的信任的。”杨轩微笑看着于谦。
摄政王的名头可以将他的威望推到鼎盛,这为他接下来处理军中的顽疾等大动作能提供不少方便。
发行新币,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军中的贪腐,以及逐渐形成的地方军阀以及吏治中的种种问题,才是他接下来要解决的事情。
他不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够不够,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加快进度了。
毕竟以后就再也没有如此身份提供方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