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被宋宁的宏伟志向所感染,不由点头道:“我当然愿意!你要怎么做?我一定帮你。”
宋宁喜道:“有殿下相助,我便更有信心了。”
长公主一脸深情和坚定地看着他:“舒仪此生何其有幸,能识得宋郎并与你相知。宋郎既有此等志向,又不嫌弃我身为女子,舒仪自当竭尽全力辅佐于你,至死不渝。”
“好。”两人重新坐下,宋宁说出自己的计划道:“在我看来,大苏帝国内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土地兼并问题,一个是人才选拔问题。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进行改革和变法。不过你之前也说了,变法必然触动现有贵族的利益,他们若是反对,我们必然阻碍重重,稍有不慎,轻则变法失败,重则动乱亡国。所以,我不会盲目乱来的,一定会小心从事,步步为营,你尽管放心。”
“那就好。”长公主听后果然松了口气,“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我就放心了。之前听说你要变法,我真的吓了一跳。”
宋宁笑道:“其实我接下来要做的算不上变法,最多只能算对现有的制度稍微进行一下改良和优化罢了。纵观历史,所有国家或朝代的兴起都是通过变法,改良旧有的体制,通过创立新的更先进的国家体制后得来的。而变法想要成功,首先就必须先扫除阻碍。回到前面我说的两个问题,先说第一个土地兼并。”
“从民丰三年胶东之乱开始,帝国为何到处都有人造反?归根结底是贵族不断兼并土地带来的恶果。天下的土地本身是有限的,两百多年来,随着宗室诸王、官员士族、地方豪强不断兼并,广大百姓所拥有的土地越来越少,朝廷所能收缴到的赋税也越来越低。日益穷困之下只能继续增加赋税,如此一来,广大百姓没了活路,被逼得只能纷纷逃入山林之中,当了土匪强盗。这便是天下之所以大乱的根本原因。”
长公主点头道:“你说的没错,其实先帝登基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民丰二年时他才下诏,让有司重新丈量土地,并清查人口。目的便是要收回被贵族们兼并的土地以及藏匿起来的人口。当时朝中不少肱骨大臣和有识之士也都表示支持,但此举触犯了绝大多数贵族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宗室诸王,还是官员士族、地方乡绅,都坚决反对。”
“最后先帝的这道旨意变成了一纸空文,重新丈量土地清查人口之事也不了了之。支持先帝的大司农被诬陷入狱,最后全家被杀;其他忠臣良吏也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先帝也因此遭受重大打击,此后,便不敢再对土地问题下手,转而专心铲除曹式、白芷等权阉,希冀通过整顿吏治,提拔人才来重振朝局。只是,最后还是失败了。”
宋宁道:“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者之师,先帝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找到足够与旧贵族相抗衡的新势力,不管什么变法,首先必须找到一股可以与反对变法相抗衡的力量,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后才可能成功。不然,若绝大多数势力都反对,纵然是皇帝下令,变法也不可能成功的。”
长公主道:“你指的支持变法的新势力是?”
宋宁道:“土地之所以会不断兼并,是被利益所驱使,是人性所致,所以,即便朝廷不断出台政策抑制土地兼并,但也只能改变一时,却无法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除非皇帝将土地全部收归朝廷,下旨以后不允许再私自买卖土地。但那样的话后果只会更严重。不说贵族不会同意,以土地为生的广大百姓也不可能答应,此举只会招致全天下的人反对,皇帝分分钟就会被赶下台。”
“所以,想要改变土地兼并的问题,就只有让他们找到一种新的获利方式,一种有别于兼并土地的致富之路,从而使得王公贵族和地方乡绅们放弃对土地的执着。”
长公主听后还是不太明白:“你说的这种新的获利方式是什么?”
宋宁笑道:“目前我能想到的主要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向外开拓,一个便是海上贸易。”
长公主纵然聪明绝顶,但终究受限于时代,闻言还是一片迷糊:“向外开拓和海上贸易?”
“不错。”宋宁知她不明白,便详细解释道:“殿下应该知道,帝国之人,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手中一旦有了一点积蓄,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置办田产。为什么?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土地是最佳的获利方式。只有拥有了大量土地,他们才可以招收贫农为他们耕作,以后子子孙孙都能因此而过上舒舒服服的日子——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所以,纵然是宗室诸王,一旦到了封地,也必然购置大量田产。士族官员更不用说,哪家哪户没有上万亩良田?这样的情况下,朝廷想要抑制土地兼并怎么可能?”
“向外开拓,有几个好处:一是获得大量新的土地,这样便可以缓解国内的土地不足的矛盾;二是向外开拓可以获取军功,不仅武将集团会举双手赞成,广大百姓中想要通过当兵改变命运,从而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人也会支持;三是向外开拓能获得新的资源和财富,比如: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还有人口、战马、牛羊等等;四是向外开拓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军需物资,只要操作得当,不穷兵黩武,过度消耗民力,增加百姓负担的话,同样可以带动当地的生产和经济。”
“只要能不断在向外开拓中取得胜利,王公贵族们为获得新的土地必然会大力支持;普通百姓有了新的晋升通道,也不会再留恋于家中的土地,转而会投军。如此一来,帝国因为土地兼并的问题自然缓解。”
“当然,这是将国内矛盾转移至国外的一种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不过,只要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已经值得我们去做了。更何况,不断向外开拓,不仅能拓宽我们的生存空间,以免再遭受四方异族的欺凌,而且能够培养我帝国人民的尚武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可谓利远大于弊,所以我觉得应该去做,也必须去做。”
“大苏如今之所以能有这般辽阔的版图、繁盛的人口,就是因为我汉家先祖在一代代人不断的向外开拓中得来的。为此,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甘愿牺牲,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多少血汗,才有了今日。我们自当继承祖辈们的遗志,继续向外开拓。”
长公主道:“话是如此,可对外开拓怎么可能总是保持胜利?而且,帝国周边如今大多为蛮夷之地,北方是草原、西方是沙漠,南方是高原和森林,东面是大海,纵然占领了,土地也没人要,更没什么利益可图,反而只会徒耗国力,王公贵族们不会支持,百姓们也会拒绝参战,到时只怕会适得其反。”
“不然。”宋宁笑道:“帝国四面虽然都是蛮荒之地,却并非无利可图。殿下可还记得百越么?”
百合郡主一听顿时无言以对。百越之前是地地道道的蛮荒之地,但宋宁却硬是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将之收伏,并开发起来。如今,百越之地发展迅速,别的地方不敢说,但泉州、东珠、女王以及日南四地,却已成为山南的新兴之城,再加日益兴旺的海上贸易,百越这个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已是日新月异,与之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之前的山南动乱,后面几乎席卷整个南方,唯独百越之地没有反叛,由此可见,百越之人对宋宁是何等的信服!帝国数百年未解决的难题,宋宁只用了区区数年时间,便将之彻底解决。后者的手段,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
宋宁拿百越来佐证,长公主一时间还真无法反驳。只是北方的草原和西边的沙漠真的也能和百越一样开发起来么?尽管早已见识过宋宁的神奇,但长公主依然无法相信。
她惊讶地道:“难道北方的大漠草原,西域的戈壁沙漠,南方的高原森林也能和百越一样,兴盛起来吗?”宋宁又不是真的天神下凡,纵然再厉害,也不可能把这些地方变成宝地吧,那样的话也太不可思议了。
宋宁点头道:“当然。无论是北方极寒之地,还是西面的万里黄沙,抑或是南方的原始丛林、东面的无边大海,都有它的有用之处。东面的大海先且不说,等下说海上贸易时我再详细讲。先说北面。”
没有地图不好讲,宋宁干脆自己简单画了一下整个帝国的大概轮廓,然后指着东北一角道:“殿下请看,帝国在东北目前只占据了南面环内海的这一小块区域,设六郡,是为辽州。但在东北北面还有大片肥沃的土地此时无人占领,只是名义上属于山栾。殿下对东北北面可能不太了解,以为这是和辽州一样的苦寒之地。其实不然。”
“据我所知,东北北面有帝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平原,而且全是肥沃的黑土地,只要开垦得当,完全可以变成帝国的又一粮仓。更重要的是,东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尤其是铁矿资源,位居帝国首位。东北森林茂密,山中拥有大量珍稀药草和动物资源,人参、鹿茸等闻名于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东北就是一座天然的宝库。只要合理的开发利用,将来必然为帝国新增上亿亩的良田,养活上千万的人口,千百年后,我们的名字依然会被无数后人所铭记。”
“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说实话,对于东北长公主还真不怎么了解。主要是那边现在的确还是原始之地,尚未得到开发。
“当然。”宋宁又指着外东北激动道:“除此之外,东北东面同样濒临大海。这里和百越一样,也有适合建立海港城池的地方。相信我,开拓东北之地,意义重大,不亚于结束乱世,统一天下。不仅如此,等在东北站稳脚跟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占据东面的朝鲜半岛和扶桑群岛。这两个地方你别看它国土面积小,但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以及海上贸易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如今的东北北部被山栾占据,山栾比之月霜还要野蛮落后,根本不懂得农耕,更没有什么先进技术,却占据着资源如此丰富,土地如此肥沃的地方,岂不是暴殄天物?这是上天赐予我们汉人的膏腴之地,所谓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所以,我们必须将之拿下,并且要和中原腹地一样,建立郡县,迁徙人口,用心经营,不断发展,历经数代人之努力,将之变成和中州、苏中一样的富饶之地。”
长公主点头道:“山栾实力倒是不强,若东北北部真有你说的这么好,自然应该拿下。那北方呢?北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而且又有强大的月霜盘踞,我们若拼尽国力取之又能有何益处?”
“北方草原与东北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宋宁道:“草原上不能耕作,也无法建立城池,我们就算将月霜消灭,也无法长期占据彼处。而要不了多久,北方必然又会有新的部落兴起,等帝国衰弱时依然会南下入侵。所以,对于北方草原,我们要在击败月霜后像对待百越一样,予以同化,而不是像东北那样直接占领。”
像百越一样同化?长公主想起宋宁在同化百越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的确是十分高明,可这些却并不适用于北方草原啊!别的不说,草原上无法建立城池,不能耕种,如何迁徙大量的人口过去,如何发展农业?草原上也无法修路搭桥,建立港口,又如何发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