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度浑身冰冷。

一个坊区的地契都准备好了,如果某不答应,或之前转身离去...

他低头掩饰他的情绪。

看来,在王承与他接触之后,李世民就针对某这次长安之行开始谋划了。眼前的这份地契,就是李世民在警告某:某的企图他一清二楚、某的家族尽在他掌握之中...

强大如两汉,也没有主动削弱任何一个门阀世家,更别说十六国南北各朝,历代都要尊崇各个世家的。

李渊和李世民怎么就非要把世家压制到极致?只因为各世家轻视了以武立族的陇西李氏?还是因为他们要报复各个世家?

最阴险是,李渊和李世民不直接出手,而是派一个让人觉得无害的毛头小子冲锋在前。

上次来长安时某便发觉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五胡南下时,各世家被动的将子弟分散开来,免遭灭族之灾。到了后期,世家开始主动的分散子弟。

对于世家来说,天下混乱对他们不但没有害处,反而可以让子弟在各地各朝占据优势。

当初杨坚要灭掉周朝,世家是支持的。但出乎意外的是,杨氏竟然统一了天下。这,是世家不愿看到的。

为了天下再次混乱,世家不但不会阻止杨广的暴政,反而要推波助澜。

在动乱杨氏的国祚的同时,各世家不但将子弟召回,安心等待割据政权的出现,还出人出钱在暗中支持王薄、窦建德和李密等人。

当陇西李氏再一次破坏了世家的企图,各世家自然是不甘心成为新朝的臣民了。

责令子弟不可出仕、责令家族的粮食不得外卖、大肆铸造铜钱、不再招收寒门子为生徒...

本以为,内有各世家暗中对抗、外有突厥虎视眈眈,李氏一定撑不下去的。结果,他们等到了新式农耕令的颁布、新式铜钱的实行...

世家虽然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但不被影响世家的庶民更多。所以,在无力阻止农耕令之后,世家对新式铜钱就额外的重视。

可万万没想打的是的,各家主和族长还没气势汹汹的杀到长安城与李渊对峙的时候,李渊反而先出手了,竟然派人到洛阳邀请他们来。

这是挑衅!

但到了长安城后,这些感觉被挑衅被羞辱的人,竟然参加了加盟会...

当那些家主面红耳赤的为加盟争吵的时候,没人会听他的劝说。

于是,世家第一次集中力量对抗皇室的意图,就这样被一个小小的加盟会破坏得荡然无存、他一心恢复王氏荣光的意图,也随之付之东流。

竖子不足与谋啊~~~~

回到龙门后,他意识到以后再也没有可能集中这么多的家族了。他更意识到,这一次世家在钱财上低下了头颅,以后在李氏面前就再难抬起了。

可他没想到了,李渊和李世民的做法更激进和更隐蔽。

他今天听到的官学、废除奴婢制、罪官三代子嗣不可出仕...

世家们自诩用“子弟不出仕、粮食不得外卖、铸造铜钱、不再招收寒门子。”让李氏根基不稳,然后等待时机。现在,李氏不但统统将这些化解掉掉,更是在根本上断绝了世家的基础!

李氏怎么就这么狠毒!他们这是依仗着世家没有兵力兵权,才敢这么肆意妄为的!

但这一招的确打在了世家的七寸上。

难怪裴玄真会屈服...

现在,轮到某、轮到王氏了...

某...也要低头了...

不低头,家族就要继续衰败下去啊~~~

罢了,就像这人说的那样,‘谁抓住了机遇,谁就领先别人一步。谁犹豫、谁心存侥幸认为还有什么二世而亡,早晚要被抢先一步的人抛在脑后。’

家族已经衰败如斯,向李氏低头,还能更衰败到哪里去?或许,因祸得福...

就怕李氏让家族站到其他世家的对立面去。

只要王氏进了长安,王氏的命脉就被李氏拿捏在手中。等李氏有意无意的向外宣扬王氏,王氏在找到其他世家的敌视后,只能紧紧的跟在李氏的后面...

但,李氏不会以为用一坊之地就把千年的王氏收买了吧?其他的承诺呢?就算千金买马骨,李氏也要付出更多吧!

王度抬起头,“《禹本纪》中“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醴泉。醴,薄酒也。

老朽喜酒,住甘泉之坊,心喜焉。”

殷清风见老王头屈服了,他也就轻松了,“甘泉之坊在长安,在龙脉之地。老先生和王氏子弟来此居住,更好。”

王度拱手道:“老朽会依照河东裴氏,选精华子弟入帝京,其余不堪重用的子弟留在河东。”

殷清风道:“那些品性不佳的子弟也不要来了。这里满地权贵,一个不小心,容易为王氏招祸啊。”

王度诚恳的说道:“谢殷侯提醒,这也是老朽担忧的。王氏无高官子弟在朝中庇佑,若举族迁徙,岂不为鱼肉?”

殷清风哈哈一笑。

这老头是要好处啊。

“老先生,你想要家族一时一世荣光,还是长久的荣光?”

王度眼中精光闪烁,“请殷侯指点。”

“一世嘛,皇室可以随便任命几个王氏子弟为高品佚官员。四品的三品的,封爵也可以啊;若想长久嘛,就看老先生和你的族人们能否耐得住了。”

王度拱拱手,表示聆听教诲。

“百废待兴之后是万象更新,老先生以为大唐会怎么做?”

定完基调后,殷清风话锋一转,“高祖刘邦要安天下,先分封刘氏子弟;汉景帝要大治天下,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光武帝以柔道治国,退功臣、进文吏,强监察;汉明帝不欲因西域疲敝中国而罢遣都护等等。

现今的大唐,是两汉后国祚再一次延绵长久的朝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圣人和太子要打破很多陈规旧矩、就要革新、就要立下新的秩序。

秩为有条理、不混乱;序为有先后、不颠倒。

老先生精读史书应该明了:一朝之政令,始于开朝立国那些政令律法,其后的君王不过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删减增补罢了。所以,李唐想要长久,就一定革除以往各种的弊端。

革新最大的阻碍,不是百官的态度,不是皇室的权柄,甚至不是革新的内容,而是新秩序触动核心利益的人。

这些人包括一些世家和一些大家族。

他们是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一旦革新,他们必然付出惨痛的代价,即便可能让他们浴火重生,他们也依旧会反对皇室。

但他们没有看到一点:国家长存,不在于世家和大家族的强大与否、数量的多寡与否,而是那些百姓。只要皇室和百姓站在一起,反对的世家和大家族只是纸老虎,一戳就破!

所以,有兵权在手、在百姓在心,反对者的声音只是哀鸣而已。这些哀鸣,对于一心致力于国祚长久的皇室来说,几不可闻。

对于皇室来说,大唐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们不必在乎反对者如何看待他们,他们只需要反对者低头、只需要他们顺从。”

虽然已经决定投靠皇室,但王度的脸色依然不好看。

“这些话对那些反对者来说很不公平,很不仁义,或许也违背道德。但是,无数的历史、无数被灭亡的政权都在警示着:空有道德仁义无法立足于这天地间!

只有在拥有绝对强大的力量的前提下,才会能传播道德仁义!只有彻底消除反对者的对抗与敌视,这大唐才能国祚长久!

所以,为了国祚能长久,皇室要掌握强大的力量!为了掌握强大的力量,皇室在必要的时候会把屠刀挥起砍向那些不知审时度势为何物的蠢人!”

王度有些不自在。

就在今日之前,他还属于一心与皇室对抗和敌视的某些人。

殷清风调整了一下情绪,“老先生不是想知道王氏家族如何长存吗。”

王度立刻聚精会神。

“首要的,当然是与皇室站在一边了。但这远远不够。

皇室当然喜欢顺从的家族,但想要将皇室的恩宠降与这些家族,这些家族还要为皇室效力。

我们炎黄苗裔的根基众多,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教化,二是学习。正是因为我们这些炎黄苗裔可以不断的学习,可以获得传承。所以,哪怕朝代更迭、哪怕蛮族入侵、哪怕战乱不止,祖先留下来的礼制、典籍、文字等等统统没有断绝。”

王度不自觉的点头,对这些说话非常认同。

“再回到之前的三教合一上。

现今的人说,儒家或儒家学说起源于孔子。但这些学说是孔子凭空得来吗?

《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术士既方士。方士是周朝掌王城四方采地狱讼的官名,也泛指从事医、卜、星、相类之人。

由此可见,孔子总结了前人的学说,确立了儒学。

孔子在确立儒学时,是一味的搬照前人的学说吗?不是!

既然孔子集前人之长而创立儒学,后世的学儒者为何不效仿孔子而增补儒学呢?”

王度露出希翼的目光。

他知道,殷清风这番话绝不是无的放矢;他相信,接下来殷清风要说的话,一定与王氏的前程有关。

“后人没有对儒学进行增补,要涉及到三个词:儒家、儒学和儒教。儒学为一种学说.儒家为一个阶层.儒教为一种信仰。

在董仲舒罢黜百家后,学儒者变成了儒家。他们依然学习儒学,认为学好儒学就能治理好天下。但他们也意识到,学习儒学是他们成为官员必要的途径。

等到他们成为各品佚的官员后,他们抱在一起,阻止更多的寒门子弟进入到他们那个阶层去。

所以,儒学在不断的衰败、所以,儒家对儒学的信仰从纯粹变得市侩、所以,一些儒家变成了各个门阀与世家...”

王度不敢置信的看着殷清风。

这人到底是谁的学生!

这就是那人说的本质吗!

这就是儒家衰败的根本原因吗!

“再来说说孔子。

许多在古时看似离经叛道之举,在今日看来,是有助于我们炎黄苗裔更加辉煌的。孔子自开私学在当时就是离经叛道。

在孔子之后,有太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的学儒者,如:孟子、荀子等等。

他们是一味的死读孔子的学说吗?

我们都知道,儒家只是孔子创立的,他后面的孟子发展了儒学,到了荀子的手中儒学才集其大成。

但秦之后呢?

秦之后,百家争鸣没有了、儒家出现了,指导我们炎黄苗裔前进步伐的学说停滞了。

百家争鸣的“争”字,使用得非常恰当。

与天争、与地争、与异族争...正是我们的祖先在不断的争斗中,炎黄苗裔才走到今日。

从茹毛饮血、从兽皮为衣、从四处游猎、从蜗居山洞,到今日的华服美食、广厦农耕。我们祖先一直在“争”中变革、前进。

而董仲舒却打断了炎黄苗裔的脊梁,

是他这个万古罪人,让我们失去了“争”的热血、是他让学儒者变成了一团腐朽的躯体、更是他让两汉灭亡、让胡族南侵...

有人说,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期就是南北朝时期。因为,那时兴起了佛教学说和玄学说。

我还是那个观点:人犯错了,就不要把责任推给他人。更不要以为什么佛教学说和玄学说,是他山之石可以攻儒学这块美玉。

儒学本身不够强大吗?

在儒家的基本教义上:忠恕、中庸、德治、仁政等基础上,不足以演化出更适合现今的君王治国学说吗?

一定可以!就看有没有人来做!

我们的前面,是几千年来的先祖们;在我们的身后,是我们子嗣。他们殷切的希望,我们不要辱没先人的荣光、他们殷切的希望,我们留给他们的是他们敬仰的目光。

所以,作为学儒者,我们不能懈怠!

为了让我们这些炎黄苗裔能傲立在这世间,我们必须摧毁那些影响我们进步的障碍!

这个障碍是那些反对皇室的国人、是那些一心想要侵略我们的异族人!如果不能摧毁一些固有的观念和束缚,永远不会有前进的可能!

当然,皇室也必须要承认,在摧毁旧秩序的时候,必然会伤及无辜。但是,为了前进的脚步不被打断,这些损失就让那些愚蠢的人承受吧!”

王度感觉热血在沸腾。

他现在不去想是谁教导的殷清风,他现在不去想谁会阻挡在李氏的前方、他现在不去想什么殷切和敬仰的目光...他,看到了家族再次崛起的契机!

是的,再次崛起的契机!

王氏藏书无数、王氏经学者无数、王氏门徒无数...把这些利用起来,王氏就是那个为儒学增补的人!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暴君总想生三胎红楼梦之庶子贾环重生之金枝庶叶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大乾当王爷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召唤三国:我的武将有点多大唐二愣子穿越南宋当皇帝功高震主逼我走,亡国你哭啥?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贤王传幽默化三国演义最强战魂重生人皇吕奉先大明朱棣:我刚穿龙袍,老爹来了意外唐朝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阴谋军旅:说好体验生活,你成将军了我真不是暴君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北魏遗史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水浒:抓捕好汉就变强大周皇朝之乱世风云大唐妙手回春捡到一只始皇帝孤才不要做太子唐砖大姑爷小书生明末皇太子霍去病战神记男配自有女配疼夺嫡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潜伏从伪装者开始三国群英传奇门宝鉴血色帝王路异能战兵北宋穿越指南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一拳打死李元霸,你管这叫流民?回到明末虐大清永不解封的档案将军好凶猛无错字精校版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锦衣当国苏宋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带着枪炮去大宋帝后传说我的桃花朵朵红本将军反了,在座的皇帝都是垃圾不退婚后,我儒圣的身份曝光了!原始人也网购补天前传三国之我是吸血鬼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