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清风只惊讶了一会儿,就默认了李世民给他指派的任务。
回到西院的书房后,他立刻找出笔尺画了起来。在回来的路上他已经想好了,既然要玩儿就玩儿一把大的。
他想玩儿的,就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里,一个历代都高度重视的问题:城市供水问题。
早在春秋战国年间的《管子》里,对于城市供水,就有严格的理论: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城市,必须要建立在一个水渠纵横的水网地带,方便供水和排水。
长安城本身就号称“八水绕长安”,所以,长安城的水源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了。
隋朝修建长安城的前身“大兴城”时,就依托周边八条水脉,开凿了“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三条运河。待到唐朝建国后,又开凿了黄渠和漕渠。
整个长安城里,就有五条水渠贯通。然后每一条主干水渠,又分成了若干条支流。
这样整个长安城,就成了一个空前水网纵横的城市。从皇城园林到各个市坊,都能看到水流踹急的水渠。这强大供水条件,为之前中国各类城市未见。
除了水渠外,长安城的井水也非常发达,各个里坊里都有水井。长安市民的日常饮水,主要还是以井水为主。而且在当时的长安城里,主要的宫殿周围,也都水井遍布,除了提供饮水外,也有消防应急作用。
除了水渠和井水外,长安城还有另一个供水模式:湖泊。四通八达的长安水渠,也令许多水流汇聚起来,形成大的湖泊,比如东西市的放生池、兴庆宫的龙池、芙蓉园的曲江池和大明宫的太『液』池等等。
水网纵横的水渠,家家水井的布局,外加景『色』宜人的湖泊,百万人口规模的大唐都城长安,就这样成功解决供水问题,拔地而起为古代东方世界最为繁华的大都会。
如果有人去过苏州,又见识过长安,一定会把两者进行比较。
不同于长安的人工斧凿,江南水网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的苏州,完全是利用大自然赋予它的有利条件建起来的一座城市。
苏州城内不但河道纵横,而且有众多的湖泊:西隅的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
所以,苏州不存在供水问题,也不存在排水的问题。
但长安就不同了。
长安城的供水系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建城典范,但是,它和现代中国的城市一样,都不注重排水。
现代的新闻里,时常会听到某某城市在急降雨之后出现内涝的现象。这个问题的根源,除了要把一定的责任推到古人的身上外,也有现代官员短视的原因。
《大唐双龙传》里,描写过寇仲和徐子陵在洛阳城里钻过下水道,或者是杨玄感的密道的经历,但,那是作者在瞎胡扯。中国的城建史上,从未重视过排水的问题。
包括长安、苏州在内,中国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实际上是和供水系统混在一起的,生活废水与生活用水都在同一条水渠、河流里流淌。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古人不注重排水,除了意识上的认知不足外,恐怕也与他们观念有关。古人认为,地表之上是人间,而地表之下是另一个世界。既然是另一个世家,那么,作为阳间人,就不要轻易去破坏---除了埋葬亲人的需求外。
人类历史上,真正重视排水问题的,是近代的欧洲人。
十九世纪,随着工业化发展,德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卫生系统不堪重负。霍『乱』、伤寒等疾病在德国城市中频繁爆发。建立完善的城市供排水系统,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一八四二年,在英国工程师的规划下,汉堡率先建起了最初的城市排水系统和第一个污水处理厂。
虽然当时设备简陋,并没有彻底解决水污染问题,但这样的设计理念仍然具有里程碑意义,很快就被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城市所学习。
一八六七年,法兰克福建成了第一个系统『性』的现代化下水道系统。该系统将污水进行分类疏导,最后排入河流,并与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整合,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可以说,德国开启了城市排水系统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殷清风在东宫时向李世民谏议以芙蓉池为起点向城内供水,但是等他接了任务后,他又改主意了。
不算驻军,长安城现在的人口只有三十多万。而且,这三十多万人里,还有一大半是那些官员的家眷,以及他们的仆役。真正可调动的剩余劳动力并不多。
同样,长安城周围的自由民也不多。那些城外的居民,更多的还是各个勋贵家里的佃奴。
如果城内城外同时动工的话,在解除了“调”之后,以官方的力量是很难招募到足够的人手---除非那些勋贵愿意将佃奴派出来。
但是殷清风不同。他除了掌握着梧桐新村的佃奴,那十六家武勋的佃奴他也可以支配。
考虑到九月之前属于多雨季节,他打算在入秋后开始着手进行排水系统的建设,然后利用五到六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城市里的排水系统不是只挖几条下水道那么简单,它是指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各级排水沟、地下储水库、排水闸、抽排泵站和排水容泄区等等组合在一起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的工作程序是:排水区的多余水量汇入各级排水沟或经地下储水库后,再由排水闸或抽排站排至容泄区。
现在长安城的南四排坊区是无人区,要么是坟茔地、要么是果园、要么是农田。他打算将其中一个或几个坊区挖成地下储水库,然后上面盖上预制板后再回填。
这样的做法是,既完善了排水系统又节省了居住空间。随着大唐越来越繁荣,南四排的坊区早晚要住满了人的。而且,挖掘出来的泥土完全可以就地烧制成砖头,这样可以节约很多工时。
排水管道和地下蓄水库完成后,就要考虑废水的最终排泄问题了。
长安城的地势,东、南高而西和北面低。北面是皇宫,那么,排水系统只能从西北方向寻找出口了。
他的计划是,修复汉朝的昆明渠后,上游渠段为城里的进水渠,而下游段为排泄渠。如此以来,就需要挖掘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
再加上城内的密布的地下排水管道,他就不知道唐人是否能接受这种“破坏风水”的行为。虽然这时还没有“龙脉”的说法,但玄学可是研究《周易》的,保不齐就会有人蹦出来打倒他这个“破坏大唐国运”的家伙呢。
好在他家里还住着吕才这位研究风水专家,他向李世民陈词之前可以先咨询一下吕才。如果吕才认为没关系,他就大胆的向李世民提出修建地下排水管道的事儿,如果吕才认为不可以,那就说服吕才,然后让吕才出面去和反对者斗嘴皮子去。
解决了排水系统的构思后,殷清风在琢磨要不要在长安城搞出“自来水”系统。
飞渠又称飞槽、架槽,也叫过水桥、高架渠、输水桥。
《王祯农书》称为架槽,即今之渡槽。古代飞渠多为木制。《水经·渭水注》记载汉长安西南有“飞渠引水入城”,是见于记载的我国第一条渡槽。
飞渠两端与渠道相接。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溪谷、洼地和道路的架空水槽。普遍用于灌溉输水,也用于排洪、排沙等,大型渡槽还可以通航。渡槽主要用砌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
世界上最早的渡槽诞生于中东和西亚地区。公元前七零三年,亚述国国君立下令建一条四百八十三公里长的渡槽引水到国都尼尼微。渡槽建在石墙上,跨越泽温的山谷。石墙宽二十一米,高九米,共用了两百多万块石头。渡槽下有五个小桥拱,让溪水流过。
古希腊的许多城市建也有良好的渡槽,但古罗马人最为认真,把供水系统看作是公共卫生设施的重要部分。
罗马第一条供水渡槽是建于公元前三一二年的阿庇渡槽;第十条也是最后一条则是公元二二六年建成的阿历山大渡槽;最长最壮观的是建于公元前一一四年的马西亚渡槽。
在现有的条件下,他想建起自来水系统,必须要使用飞渠和水塔。
长安的“自来水”水源依旧是来自于芙蓉池:从芙蓉池向各个坊区架设飞渠,将水注入各个坊区的水塔里,然后再从各个水塔向每家每户铺设进水管道。
殷清风按照他的设想勾画之后才发现事情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果按照他的设想,整个长安的上空将布满了纵横交错的飞渠。他想象了一下这个画面,感觉只有一个:李渊和李世民是打死都不会让他这么做的。
破坏地下的风水就算了,还让皇帝出行时都从飞渠下钻来钻去的,这像话吗?
于是乎,殷清风只能放弃这个想法了。还是老老实实的想着怎么把李世民交代下来的任务完成吧。
可问题又来了:殷清风可不想成为“包工头”,这个锅得别人来背。
虽然唐初时,工商的地位还没有低贱得那么令人发指,可他没有时间啊。
一帮熊孩子要看着、要教导,马周时不时的破门而入和他争论《论语》的解读,而吕才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几何》了,也会时不时的来找他请教。
他想来想去,还是把新婚燕尔的徐孝德请来吧。
在李世民东征高丽的时候,就派徐孝德筹备后勤工作,可见他的统筹能力还是不错的。再把任云舞搭配给徐孝德做副手,他再坐镇幕后,相信能完美完成这个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