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朱由检和林丹汗互相咬了起来,皇太极笑了。他决定帮朱由检一把。
天聪二年二月,皇太极起兵,第一次攻打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这一次战争的结果是,察哈尔部八大鄂托克中的多罗特部主力被歼灭。
“汗与诸贝勒,率军驰击之,多罗特部多尔济哈坦巴图鲁,负伤遁走,尽获其妻子,杀其台吉古鲁。俘获一万二千二百人,以蒙古、汉人男丁一千四百名,编为民户,余俱为奴。”
年轻的多尔衮在这一战成名,被皇太极封为墨尔根戴青。而这次战争,皇太极还有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得到了喀喇沁部的臣服之心。
天聪二年九月,皇太极召集敖汉、奈曼、科尔沁、喀喇沁、扎鲁特等蒙古部落,第二次亲征察哈尔部,再次打击林丹汗势力。
“二十日晨,驰击度尔噶、锡伯图、英、汤图四路,俱克之……获人畜甚众,抗拒者则杀之,降服者收养,编为户口。”
天聪六年三月,皇太极决定给林丹汗最后一击,传令蒙古诸部率兵会合。
四月,科尔泌等十多个蒙古部落和皇太极在西拉木伦河岸集中,总兵力十万人。
但是在行军的过程中,镶黄旗的两名蒙古人在夜里骑马逃出,将大军压境的消息报告给林丹汗。
于是,大惊失色的林丹汗带着十万部众开始了逃亡之路。皇太极在后面穷追不舍,整整追了四十一天。
最后,林丹汗渡过黄河,跑到青海去。皇太极便停止追杀林丹汗,过了段时间后就班师回朝。
相对皇太极而言,林丹汗更应该得到蒙古各部的拥戴。
第一,林丹汗是黄金家族法定代表人,是名义上的蒙古共主,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成吉思汗之嫡系后裔。
第二,虽然蒙古分裂的局面已经很久了,但林丹汗的察哈尔部依然是蒙古草原最强大的势力。
历史正在呼唤一个英雄来结束蒙古分裂、内耗且混战的局面。林丹汗想要重演成吉思汗的辉煌,顺应历史潮流。
第三,林丹汗和蒙古众贝勒习俗一样,语言相同,血脉相通。
但是,为什么结果却是蒙古诸部臣服于外族人皇太极。
究其原因,林丹汗的败因主要有三个字。
第一字是“暴”。林丹汗很像一只暴走的霸王龙,张开血盆大口,在蒙古大草原上走来走去。战争是统一的必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林丹汗统一蒙古的战略简单且粗暴,只靠不停地发动兼并战争,况且他的进攻不分敌友,连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内喀尔喀五部盟主炒花最后也和他分道扬镳。
一位蒙古贝勒曾这样评价林丹汗,“这个罪恶的察哈尔汗性情暴躁,对众人危害极大,即使是宗族至死、至穷绝,也不会归附他。”
《水晶鉴》称林丹汗“无道”,《蒙古源流》称他“心中生嗔,而化六国为乌有”。
从另一角度来看,蒙古众贝勒陆续臣服皇太极的情况,和广宁等众守将献城投降努尔哈赤的情况很像。在安抚民心,笼络臣心方面,林丹汗相对皇太极而言,就是个孩子。
第二个字是“怂”。林丹汗在弱者面前强硬,在强者面前懦弱。
面对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兵锋,他一次都没有迎战,全怂了。如此懦弱的表现,如何在蒙古诸部面前树立声望。这一点,林丹汗连崇祯帝朱由检都不如。
他没有勇气在自己领土上和皇太极来一次王者对决,只能带着自己的直系人马,避开皇太极的兵锋,彻底走上西迁之路,再也回不去曾经的故土。
在西去的漫天风尘中,那个落荒而逃的背影好像一条狗。
第三个字是“瞎”。在统一大业上,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林丹汗傻傻分不清。
准确来说,他是又瞎又贪。林丹汗瞎到捅盟友内喀尔喀五部的肋骨两刀,贪到为了抚赏金大举进攻大夏。林丹汗把本应该是朋友的全变成了敌人。
司马懿曾说过,“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到的都是朋友和师长。”
林丹汗恰恰相反,他一路走来,没有朋友,看到的都是敌人。林丹汗终于一步一步,走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
再来看皇太极,他对蒙古诸部的策略就是拉拢为主,打击为辅。翻一翻《满文老档》,到处可见皇太极和蒙古诸部联姻、盟誓、宴会等等。文字之间体现了两个字——尊重。
特别是联姻方面,皇太极可是把七妹妹、八侄女等一股脑地嫁给蒙古的贝勒,甚至连自己老婆也赏了出去。当然,皇太极自己和女真贝勒也娶了一大堆蒙古女人。
女真皇族宗亲和蒙古诸部贝勒联姻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密切,进而大金部队中蒙古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当然,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辈份越来越乱,到最后女真、蒙古贝勒们的亲戚关系乱如麻。怎么称呼就随你高兴好了。
可以说,在拉拢蒙古贵族方面,女真族的女人也做出巨大贡献。
至于盟誓、宴会,那都是女真贵族和蒙古贵族交流感情,促进友谊的另一种方式。只不过盟誓带有仪式感,宴会则没有。
说到底,皇太极拉拢蒙古各部的策略,就是中原和亲政策的改良版和加强版。皇太极一直在学习和探索改良中原王朝的制度。
从此以后,蒙古大草原上,谁是话事人?是女真人皇太极。
林丹汗一路逃之夭夭后,周边的蒙古诸部开始对察哈尔部这个曾经最大的蒙古势力的残余部众,对那些走不动或者不愿意离开故土的察哈尔部众,进行疯狂的报复。
对此,皇太极给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等部落下了诏书,要求止杀。
“诸贝勒明知而杀者,则罚民十户;诸贝勒不知,而下人杀者,杀身抵命,并以其子妻为奴。旁人前来首告,即将首告之人,留养内地。”
冤冤相报何时了,战争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皇太极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后,开始安抚察哈尔残余部众。
后来,林丹汗死了之后,其长子额哲在大金兵锋的威胁下,接受劝降,向多尔衮献上了传国玉玺。
至此,自铁木真在斡难河畔建立起蒙古帝国开始算,到额哲献上了传国玉玺,蒙古帝国历经429年,终于灭亡,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
常言道,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蒙古帝国,这个曾经铁骑铮铮,踏遍欧亚大陆的王者,如今也走到夕阳西下的这一步,不得不向异族称臣。
这次额哲投降,最令皇太极喜出望外的,莫过于这块传国玉玺了。自古以来,传国玉玺便是“皇权天授”的信物,是帝位正统合法的证凭。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玉玺都配叫传国玉玺。
找一群巧夺天工的能人,雕刻出来的,那叫玉玺。
传国玉玺,能被中原王朝和周边诸国承认的,便只有那一块,就是始皇帝赢政手中的那一块,就是用和氏璧制成的那一块。
上面雕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是按照李斯亲笔写的小篆,一刀一刀细细刻成的。
但是,由于王朝迭代和战火纷飞,传国玉玺传着传着就不见踪影了。
因为很多时候的末代君王,虽然心知江山已不保,但手中的这块传国玉玺说什么也不肯留给异姓人,提前便让心腹带上传国玉玺远遁他国,为将来复国而图。
所以,中原王朝在不少时代是没有传国玉玺的,只有赝品。这些登大位而无传国玉玺者,常被一些士大夫私下讥笑为“白版皇帝”。
始皇帝这块传国玉玺几经辗转,到了五代时期,落在后唐的开国皇帝李存勖手中。后来,后唐的末代皇帝李从珂自焚于玄武楼。这块最正统的传国玉玺从此消失了很长的时间。没人知道它去哪里了。
又到了大元时期,御史中丞崔彧意外从商人手中,获得一块玉玺,只是上面所刻之字已模糊不清,便去找博学多才的监察御史杨恒来鉴定。
杨恒和诸多史学大师仔细察看,认为正面的字正是李斯小篆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认定正是秦始皇的这块传国玉玺。
当时,杨恒激动的不得了,顿首言曰:“此历代传国玺,亡之久矣。今宫车晏驾,皇太孙龙飞,而玺复出,天其彰瑞应于今日乎!”
崔彧、杨恒等人立即献给元成宗的老妈——弘吉刺?伯蓝也怯赤。到后来,末代皇帝元顺帝把传国玉玺带回漠北老家了。
故大夏开国皇帝朱元璋有憾事三件,首件便是“少传国之玺”。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领十五万大军深入大漠,在捕鱼儿海附近大败蒙古主力,俘虏皇子皇女等百余人,蒙古官员三千多人。从此,蒙古帝国一蹶不振。
但遗憾的是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及太子在数十骑亲兵保护下趁乱逃跑。蓝玉并没有得到朱元璋念念不忘的传囯玉玺。
捕鱼儿海这一战把蓝玉推向了人生的巅峰,同时也给他挖好人生的坟墓。原因是俘虏队伍中,有一位北元王妃长得可甜可甜了,蓝玉看了,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在班师的一天晚上,夜色很美,圆圆的月亮像一块包子特别的香。巡夜的蓝玉不知不觉中就走到那位王妃的帐篷里。
那天漠北的风依然寒冷,而佳人瑟瑟发抖,蓝玉无奈只好紧紧抱住美人,用身体的温度为她驱寒。后来,谁知……唉,只怪那一晚,月亮实在太美、太甜。
五年之后,锦衣卫的一把手蒋瓛告发蓝玉谋反,其证据就是蓝玉和天元帝的王妃有不可描述的亲密行为。
于是,在锦衣卫“公开、公正、公平”的审迅下,蓝玉一案共一万五千多人全部被斩,其中大部分都是曾为帝国浴血奋战的将领。
蓝玉一案刚结束,锦衣卫的一把手蒋瓛正在家中赏月。宫中的大太监牛三、牛六等人就上府来访,说陛下知道蒋大人办案亲苦,特赐美酒一瓶。
不知道是不是喝到了假酒,蒋瓛喝完后,当场就全身抽搐,嘴喷血沫,像一只鸡一样死了。
那一晚,月色也很美。
皇太极拿到传国玉玺的那年的十二月,满、蒙、汉众臣以获得传国玉玺为由,请皇太极称帝。
当然,皇太极心中早就乐不可支,因此他此时的身份还只是国王,不是皇帝,比朱由检、林丹汗都低一级别。
但是,这种事按照惯例,通常还是要推辞一番的。
第二年初,众大臣包括蒙古众贝勒又纷纷上书,并且连向皇帝效忠的誓词都写好了。
这下,皇太极不再装了,祭天之后,登基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这一天,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个领主齐聚沈阳,承认皇太极为蒙古共主,并奉上“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
这是第一次,这么多蒙古领主认一个异族人为共主。
三十七年前,努尔哈赤第四次入大夏京城朝贡,把城中一切事务都扔给了皇太极。因为努尔哈赤身边当时只有皇太极识字,他喜欢读书观史。
那一年,皇太极七岁,正好是个玩泥巴的好时节。他做梦都没想到,三十七年后,自己会手捧始皇帝的传国玉玺,坐上九五之位,接受众臣的膜拜。
也许在那个时代,注定有些人要横空出世。
皇太极击败了林丹汗,这对朱由检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三国鼎立之势已破。
原来只要袁崇焕守得住宁远和锦州,皇太极就无法入主中原。但现在形势变了,从蓟镇也可以入侵京城,虽然这条路又远又崎岖。
但还有一个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隐患。
那就是极力拉拢好朵颜三十六家。他们原来叫朵颜三卫,现在演化为三十六家小部落,已为大夏帝国守边二百多年。当时,中原王朝每年都给他们抚赏,有银子、粮、布。
朵颜三十六家是蒙古草原上中唯一还没有倒向皇太极的势力,因为他们毕竟对大夏更有感情;也是能够正面硬抗,干跑过林丹汗的一股势力,实力不容小觑。
用脚拇指想一想,都应该明白,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应该把朵颜三十六家拉拢过来,让其成为防御外敌最好的护盾。
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拿一些富可敌国的宗室藩王炖了,给酋长们助助兴,料想也是可以的。
比如洛阳的那位福王朱常洵,那七百多斤肥肉,让酋长们吃个三天三夜应该是没问题的。
但众所周知,朱由检的气节是非常高傲的,可以说是超然物外。他觉得谈钱就伤感情了。
所以,朱由检下令,停了朵颜三十六家的抚赏金。后来又连可以换粮的马市也停了。这一“妙”招,不但大夏边臣懵了,就连皇太极都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