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的那段风花雪月,已经成为了往事,在老公生病期间,她也结束了与那位之间的孽缘,很奇怪,以前生活安逸的时候,她发疯的想那一个人。
现在家里接连出了这么大的事,她的父母因为白肺病去世才不久,老公又出了事,她现在的任务就是赚钱,请护工,为老公治病,其它的事情都没有心情,她甚至连那位的电话都不想接,原本两个人只是月光关系,那她就遵循月光关系的规则,不期待,不要求,不难为,不拖累。
不得不说她也曾经美好过,在这件事情上她是十分拎得清的,既然它是美好的,就不要再继续,也不要打破。他只是她枯燥生活中的理想主义花朵,要想这朵花不败,就得见好就收。
所幸,公公有一笔丰厚的退休金,可以给她分担一些,再加上医疗保险,她的负担也没有那么重。
人有旦夕祸福,谁能想到,李沛的老公会在逛超市的时候,被一滩水滑倒,摔烂了后脑勺,住进了IcU。
之后的每一天,她只看到了今天的太阳,不知道明天的太阳会不会出来。医生的诊断结果不是太乐观,在两次手术前,她都以家属的名义签下了两张风险协议,每一张签完她都后背发凉。
但她仍然会每天打了鸡血一样地出现在办公室,风雨无阻。
真正让人强大的不是优渥的生活,富足的条件,而是危难,是危难来临之前无人可依,无港可躲。
对于李沛来说,风雨远远没有停止。
热火朝天的暑假刚过完不久,大家还在期盼着金九银十,结果“双减”的风已经刮到了大江南北,许多小培训班都已经哭天抹泪的关停。就还剩下一些有资本,还能支撑的大培训班还能苦撑。
李沛所在的培训班就是,陈述同样也受到了影响。
短短一个月时间,停课,裁员的风从上到下地刮起来,刮得人心惶惶。
上层的压中层,中层的压下层,压到最后,最好的办法只有裁员。
当下最流行的金句是:时下最丧的夫妻就是,丈夫在搞房地产,妻子在搞教育培训。
什么意思呢?就是双双失业,可以想象这个有着房贷和车贷的家庭,今后的日子要丧成什么样。
陈述想,刘攀虽然没有在房地产上班,但他最近时不时在家里说工作中的不顺心,陈述有一种预感,也就再苦撑一两个月吧。
某方做出行业表率,裁员工资N+1,作为在培训方面与某方旗鼓相当的龙头培训企业,当然也不能逊色,除了裁员工资以外,还给员工申请了失业补助金。当然这个失业补助金根据在公司服务的年限。
真是“风雨欲来山满楼”,一下子整个行业就像坍塌了的楼房,资金雄厚的,还有钢铁架子支撑一下。资金本来就不足的,尤其那些前些年看重这个行业的风口,卖房投资的,最后赔得连裤子都不剩,哭天呛地又怎么样!
某方的领导人说了,任何行业都有一个兴盛和衰退的过程。
想站在风口浪尖上,就要接受浪潮退尽的时候。
李沛最近很痛苦,虽然她的工资折半了,但她要比普通工作人员好很多,至少她的岗位工资是比普通员工高出很多的。
但陈述就不一样了,她每一个月的工资就靠课时费撑着,现在没有了课时费,她的底薪少得可怜,她还没有坐班费,她坐班也没有意义啊关键。
眼下大家都不知道路怎么走,只能整天唉声叹气地等政策变化。
有些老师更是绝,拿着培训班的底薪,跟家长私下联系,到学生家里去做家教。这要是放到从前,发现一次开除一次。但现在这种情况,李沛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大家都要生存啊,在一家人的温饱都无法在单位得到解决的时候,还好意思要求员工这员工那。
陈述的父亲又打来了电话:“我上次跟你沟通过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我现在一个人忙不过来,我也不会用电脑,很多表都不会做。”
陈述猜想父亲一定是看了新闻,知道她遇到了困难,才给她打的电话,否则这个电话怎么会来得这么凑巧。
陈家民爱看新闻,当大家都沉迷在网络视频的时候,他仍然会坚持在每晚的七点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每天都会将新闻台上的新闻看个遍。虽然陈家民是高中文凭,但他谈起国家时事来,在他那些棋友跟前,绝对是教授级别的。
陈家民以为,人民就是国家的子民,就该时时关注国家大事,以及民生,这样他好跟着国家的政策走,他以为跟着国家的政策走,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这不,砖雕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迷期,家里的父老都笑话他天天没事光知道玩泥巴。自从砖雕被申报非遗后,陈家民不仅自己脱了贫,还成为了家里的文化脱贫带头人。
陈述接到父亲的电话,没有直接拒绝,但也没有爽快答应,嘴里吱唔了半天,意思就是要跟刘攀商量。
陈家民骄傲地说:“你今晚看下新闻,你将在新闻上看到你爸我,你看你色神气不,都上新闻咧。”
虽然隔着屏幕,陈述没有看到陈家民的傲骄的手舞足蹈的样子,但她隔着屏幕感受到了父亲的傲骄,当然她也在为父亲骄傲。
其实她从内心里回去的想法,没有了这份工作,一家人确实在城里很难生活下去,现在这个年龄的她,上干不过老,下拼不过小,她再没有勇气到一家新单位,跟着九零后的小妹妹干,喊人家为领导了。但要是回去吧,她不是一个人回去,而是拖家带口的回去,不,确切的说不是回去,人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现在就叫投奔娘家。
她已经能想象得到,她回去后,父老乡亲们一定会认为她是在城里混不下去,才回来投奔娘家。多少人一生都想锦衣还乡,可最后都是落魄还乡。本想将家乡当成停靠的港湾,却被可畏的流言阻挡在门外。
其实,我们之所以害怕流言,之所以不敢面对家乡父老的眼神,是我们自己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期待太高。以为念了书,有高学历,就得混成什么样,其实读书和拥有高学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放下成功的执念,才能离成功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