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旧习,新人大婚,男女不应当见面,但顾晏之和温洛二人早已有夫妻之实。
此婚宴,也是因着温洛“忘记”二人以前成婚所补办,故此,在大婚前两天,二人才依依分别,倒也不算坏了规矩。
一则,二人此种情况,本就少见。二则,顾晏之的凶名在外,又给足了温洛十足十的体面,也无人敢置喙。
便是有的,也只能关起门来,说几句不痛不痒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那些个因顾晏之婚事,而逮着这一点,说他乱了礼法的,都一一被顾晏之驳斥回去。
倒是京中百姓,对于顾总督的婚事,当成茶余饭后谈资,女儿家都羡慕温洛一朝飞上枝头,而男子则是感叹,顾总督居然不娶高门贵女,而是娶了一个出生丫鬟的女子。
男子酒过三巡之后,打个长长的酒嗝,忍不住感慨,顾总督果真性情中人,杀得狠厉,婚事也脱俗。
而此刻,温洛送走了顾晏之,天色才将暗下来,她在别院备嫁着,什么风言风语也吹不进别院里来。
说是备嫁,顾晏之已将方方面面处理完备,便是不懂的,旁边还有秋雨,连同一众喜娘、嬷嬷们操心着,温洛反倒是闲了下来。
院里忙忙碌碌,张灯结彩,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
温洛想插手帮忙,却无从下手去,众人都笑呵呵道,不让新婚媳妇动手。
温洛只能百无聊赖地坐在一旁,见着秋雨招呼一众丫鬟端着喜菓喜糖鱼贯而入,布置着屋中,好一派的热闹。
另外一头的喜娘和嬷嬷们忙着压箱底,将贵重的金银放在箱中,而这也有秋雨和顾晏之派来的嬷嬷盯着,倒是无需温洛操心。
她支在桌头,有些百无聊赖,对着角落里的前来帮忙的小丫鬟招了招手。
梳着两个小辫的小丫鬟,年纪不大,估摸着是哪个喜娘的女儿,带进来凑热闹,见温洛招呼她过去,笑着喜滋滋地走到温洛跟着前,给她请了个安,“夫人,您有什么吩咐?”
小丫鬟是十分讨喜的圆脸,让她不由得想起圆儿,也不知道,她现在如何了。
温洛收回心神,笑了笑,“同我出去逛一逛。”
小丫鬟也想出去逛一逛这座大别院,点点头答应了,虽是暮色四合,但别院里依旧热闹非凡,到处是喜气洋洋的人,温洛一经过,便停下手里头的事,朝着温洛行礼。
小丫鬟看到连管家都对着温洛弯腰,忍不住啧舌,“夫人,您可真厉害……我娘说,我要好好学刺绣,才能像夫人一样嫁得厉害的男子。”
说着,小丫鬟抬起头,眼睛黑白分明,“夫人,您刺绣真的很厉害吗?”
温洛忍俊不禁,望着小丫鬟充满探知欲的眼神,“恩……马马虎虎。”
她可不能坏了小姑娘母亲对小姑娘的一番教导,小丫鬟拍了拍手,有些高兴,“谢谢夫人,我会好好学的!将来也像夫人一样,嫁一个顶厉害,顶厉害的男子。”
温洛又笑,这童言童语,实在是太过于好玩,也让温洛的心里,有了片刻的毫无设防,只有纯粹的欢乐。
自从和顾晏之回到京都,能见到她的便只有奉承她的人,笑脸相迎,好话一箩筐,却因着尊卑有别,无法交心。
常常叫温洛想说些什么,说出口却又觉得空虚,她的话反而少了许多。
这小丫鬟,倒是个天真性子。
二人正一路闲逛着,突的,直接,一扇月洞门过去,前头是假山林立,种的树密布其间,在不远处凉亭间高挂着的灯火之下,隐隐约约可见,苍翠的树之下,是一片接着一片的花团锦簇。
才走到门,却被两个高大的护卫拦住,“夫人,因着前头花木众多,偶有蛇蚁出没,夜路不清,夫人还是莫要过去了。”
温洛越过两个护卫,往那处看了一眼,里头确实林荫草茂,四周又都是高大的假山,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似蛇形一般,在地上扭曲着消失在视线所及之处。
瞧着便有几分古怪森然,温洛最后看了一眼那假山林立,看似是个花园的地方。
两个护卫瞧着那离开的二人,其中一个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幸好没进去,这处就是个密阵,若不知道路,绕出来都要许久,夫人进去了,咱哥两个,还真要吃不了兜着走……还是你有主意。”
另外一个也是吓得不轻,“少说两句……”
说着,压低了声音道:“我可是听说,何金水副将修完了这处,就回安西军了,这处说不定是世子爷,用来关押什么人的,平常连让人靠近都不行的……”
闻言,护卫白了脸色,“那你说,夫人要是还来,咱们怎么办?”
“你蠢啊,后天大婚一过,夫人就要回国公府,哪会在这长住。”
另外一个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生子哥,还是你脑瓜子转得快……”
“得了得了,后天这僻静地方到时候也不会有人来,前头大婚热闹着呢,到时候,咱们哥俩也趁机也去瞧瞧。”
“听说前头有赏,咱们虽也有,可那热闹,只此一次,看完了赶紧回来就是,保准不会被发现……”
回到院里,比温洛离去时,却更加热闹,原来是众人都等着她,要将新娘衣被装箱,由着福寿双全的全福老人边装箱,边念着吉祥话。
装箱之后,两把铜锁将两个柜子锁起,由人抬着到已经摆满嫁妆的院子里头,供亲友观看,这一步,也大有讲究,叫“亮嫁妆”,以示娘家体面。
温洛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娘家人,顾晏之在嫁妆上,却给足了她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