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宫御膳房内,一片忙碌景象。
\"快!把那锅莲子羹撤下来,太浓了!\"掌膳太监陈福急得直跺脚,\"陛下今日胃口不好,要清淡些的。\"
众人手忙脚乱地更换食材,重新熬制。花蕊夫人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这一切。
自从三天前御医诊断孟昶气血两虚,她就被皇后派来督办御膳。表面上是为了照顾龙体,实则暗藏玄机。
\"夫人,\"陈福陪着笑脸凑上来,\"这些菜品都是按照您的方子准备的,您看可还妥当?\"
花蕊夫人轻轻摇头:\"火候还差些。这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循序渐进。今日的膳食,要比昨日再淡三分。\"
\"这......\"陈福为难道,\"可陛下向来口味重,会不会......\"
\"照我说的做,\"花蕊夫人打断他,\"要想调理好龙体,就得慢慢改变饮食习惯。\"
她走到灶台前,亲自查看火候。锅中的汤正冒着腾腾热气,散发出淡淡的药香。
\"加点白芷,\"她吩咐道,\"再放一撮茯苓,都要用新磨的粉。\"
这些都是老管事教她的秘方。通过调理饮食,不动声色地改变一个人的状态。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小太监跑进来报告:\"皇后娘娘派人来问,御膳准备得如何了?\"
花蕊夫人眉头微皱。皇后这么着急,必有深意。
\"回禀皇后娘娘,\"她沉声道,\"一切按计划进行。请转告娘娘,午时之前,定能呈上龙案。\"
小太监匆匆去了。花蕊夫人回到案边,继续关注着每道菜品的制作。
表面上看,这只是普通的御膳准备。但实际上,每一道菜、每一味药材的用量,都暗藏玄机。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隐秘较量。
\"咚——\"的一声闷响,打断了花蕊夫人的思绪。
一个年轻的厨子不小心打翻了一碗汤,满脸惊恐:\"对...对不起......\"
\"没事,\"花蕊夫人平静地说,\"重新来过。\"
她走近那个厨子,低声问:\"你是新来的?\"
\"是...是的,\"年轻厨子结结巴巴地说,\"小人是三天前才调来的。\"
花蕊夫人若有所思。正是老管事去世的那天。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小人叫李三。\"
花蕊夫人注意到他说话时不自觉地摸了摸袖口。那里,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好,\"她点点头,\"既然来了,就好好干。御膳房的规矩,想必陈总管都教过了。\"
说完,她转身走向一旁的香料柜。从那个角度,正好能看到李三的一举一动。
果然,当他以为没人注意时,偷偷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包,准备往汤锅里倒。
\"等一下!\"花蕊夫人突然出声,\"这道汤还缺一味药引。\"
她快步走过去,从香料柜取出一个玉瓶:\"加点这个。\"
李三手一抖,险些把小包掉在地上。
\"这...这是什么?\"他战战兢兢地问。
\"檀香粉,\"花蕊夫人说,\"能解百毒。\"
最后三个字说得很轻,但李三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来,\"花蕊夫人拿过他手中的汤勺,\"我教你怎么放。火候要掌握得刚好,不然就白费了。\"
她一边说,一边用眼角余光观察李三。果然,他的右手一直在发抖。
\"记住,\"她继续说,\"御膳房最重要的,不是精湛的厨艺,而是一颗忠心。你说是吗,李三?\"
\"是...是的......\"李三额头冒出冷汗。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脚步声。这次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春柳。
\"娘娘请花夫人过去一趟,\"春柳说,\"说是有要事相商。\"
花蕊夫人点点头:\"好,我这就去。\"
临走前,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李三一眼:\"记住我说的话。御膳房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重要使命。\"
等她走后,李三瘫坐在地上,浑身冷汗。他从袖中取出那个小包,手都在发抖。
包里装的,正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慢性毒药。如果不是花蕊夫人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凤仪宫内,皇后正等着花蕊夫人。
\"来了?\"皇后头也不抬地问,手中正翻看着一本账册。
\"回娘娘,\"花蕊夫人行礼,\"御膳房的事已经安排妥当。\"
\"哦?\"皇后这才抬头,\"听说你改了不少规矩?\"
\"为了龙体着想,\"花蕊夫人解释,\"有些变化是必要的。\"
皇后放下账册,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你很聪明,知道该怎么做。不过......\"
她话锋一转:\"你觉得,现在的局势,还容得下这么多讲究吗?\"
花蕊夫人心中一凛。果然,一切如老管事所料。
\"娘娘的意思是......\"
\"别装糊涂,\"皇后冷笑,\"你我都清楚,蜀国的气数已尽。与其在这些小事上费心,不如......\"
她的目光落在书案上的一个玉盒上。
花蕊夫人明白了她的暗示:\"娘娘是说,要速战速决?\"
\"聪明,\"皇后点头,\"这玉盒里的东西,可比你那些药引管用多了。只要今晚......\"
\"不行!\"花蕊夫人突然打断她,\"现在还不是时候。\"
皇后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娘娘可知道,\"花蕊夫人压低声音,\"宫中暗藏多少双眼睛?如果陛下突然有个好歹,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我们。\"
她走近几步:\"更何况,那些秘密还没有到手。如果现在打草惊蛇......\"
皇后的神色有了些变化:\"你是说,那些图纸?\"
\"不止是图纸,\"花蕊夫人神秘地说,\"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但需要时间,需要陛下主动交出来。\"
\"多久?\"
\"最多一个月,\"花蕊夫人胸有成竹,\"等我的药膳见效,陛下自然会对我们放下戒心。到那时......\"
皇后若有所思:\"一个月......\"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春柳匆匆进来:\"娘娘!御膳房那边出事了!\"
\"怎么回事?\"皇后厉声问。
\"那个新来的厨子......\"春柳喘着气说,\"他...他死了!\"
花蕊夫人心中一惊,但面上不动声色。
\"死了?\"皇后冷笑,\"怎么死的?\"
\"是...是毒发身亡,\"春柳结结巴巴地说,\"而且在他身上,找到了这个......\"
她递上一块玉佩。皇后接过一看,脸色大变。
\"这是宋军的信物!\"
花蕊夫人暗暗松了口气。看来那个李三,是自己了断了。
\"来人!\"皇后喝道,\"给我彻查御膳房,看还有没有其他奸细!\"
\"且慢,\"花蕊夫人突然说,\"此事不宜声张。\"
\"为什么?\"
\"娘娘想想,\"花蕊夫人压低声音,\"如果让人知道御膳房都有奸细混入,陛下会如何震怒?到时候,所有人都脱不了干系。\"
皇后沉默片刻:\"那你说该怎么办?\"
\"不如这样,\"花蕊夫人说,\"把这件事压下来,就说他是突发重病。同时,我们暗中调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内应。\"
她顿了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借这个机会,让陛下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这样,他才会更加依赖我们。\"
皇后眼前一亮:\"你是说......\"
\"是的,\"花蕊夫人点头,\"让陛下知道有人想害他,但又不知道具体是谁。这样,他就会更加信任能保护他的人。\"
\"妙!\"皇后赞叹,\"难怪老管事那么器重你。\"
花蕊夫人心中叹息。老管事之所以器重她,恰恰是因为看穿了这些宫廷算计的本质。
\"那就这么办,\"皇后决定道,\"你继续负责御膳房,要格外小心。记住,一个月的期限。\"
\"臣妾明白。\"
离开凤仪宫时,花蕊夫人的心情异常沉重。她知道,李三的死只是个开始。更多的暗流,正在这座宫殿中涌动。
回到御膳房,花蕊夫人立即召集所有人。
\"从今天起,\"她环视众人,\"每道菜必须有三人同时经手,互相监督。任何擅自添加调料的行为,都是重罪。\"
众人噤若寒蝉。李三的死讯已经传开,大家都明白事态的严重性。
\"另外,\"她继续说,\"每天的膳食都要留样。不光是成品,连配料都要留存。\"
陈福在一旁补充:\"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万一出了事,也好查个清楚。\"
安排完这些,花蕊夫人独自来到后院的药圃。这里是老管事生前最常待的地方。
\"事情正如您预料的那样,\"她望着药圃中的草木,喃喃自语,\"每个人都在下棋,却不知道自己也是棋子。\"
她蹲下身,轻轻抚摸一株草药的叶子。这是断肠草,一种剧毒之物,但其根却可解百毒。这正如宫廷之中的险恶,有时毒药也能成为解药。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一张纸片。花蕊夫人下意识地接住,只见上面写着:
\"月圆之夜,金台密室。\"
她立即将纸片销毁。这是老管事留下的最后一个谜题。
夜幕降临,御膳房终于安静下来。花蕊夫人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黄金台。
那里曾是蜀国最辉煌的象征,如今却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皇后想要得到的秘密,宋军想要探查的情报,都与那座金碧辉煌的建筑有关。
\"可惜啊,\"她轻声说,\"你们都不知道,真正的秘密,从来都不在那些显眼的地方。\"
她取出怀中的一个小册子。这是老管事留给她的食谱,表面上是普通的膳食记录,实则暗藏玄机。
每一道菜品的配方,都是一个密码。每一味药材的用量,都是一个讯息。将它们拼凑起来,就能破解老管事留下的终极秘密。
\"难怪皇后这么着急,\"她自语道,\"她一定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但是......\"
她的目光投向远方。那里,宋军的斥候已经潜伏在城外。时间,正在一点点流逝。
\"一个月,\"她轻声说,\"不知道是不是来得及......\"
突然,一阵急促的钟声打断了她的思绪。那是换更的信号,也是另一个隐秘行动的开始。
她快步走向内室,从密格中取出一个包裹。里面是一套男装和一些易容的工具。
\"今晚月色正好,\"她望着天空,\"是去金台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