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外,一处僻静的别院。
深秋的风卷起院中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李煜独自坐在书房中,手中握着一支玉笔,正在写他最后的词作。
\"陛下,\"老仆阿福轻声禀报,\"药来了。\"
李煜放下笔,抬眼看了看窗外的月色:\"今晚的月色真好,就像当年在建康时一样。\"
他接过阿福端来的药碗,却没有立即饮下。那碗中的汤药泛着幽幽的绿色,散发出一股特殊的香气。
\"阿福,\"李煜忽然问,\"你在我身边多少年了?\"
\"回陛下,整整二十年了。\"阿福低声答道,\"从建康到汴京,一直跟着陛下。\"
李煜点点头:\"二十年啊......\"他的目光穿过窗棂,仿佛要望到千里之外的建康城,\"你还记得当年的建康吗?\"
\"记得,\"阿福的声音有些哽咽,\"那时候的秋天,建康城里到处都是桂花香。\"
\"是啊,\"李煜轻声说,\"特别是御花园里的那株老桂树,每到深秋就香满宫城。\"他停顿片刻,又道:\"可惜,再也闻不到了。\"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来了,\"李煜神色平静,\"果然如此。\"
片刻后,一个黑衣人快步走进书房,向李煜深深一揖:\"先生,时辰到了。\"
李煜放下手中的药碗:\"杜玉明的信送到了?\"
\"是的,\"黑衣人取出一封信笺,\"他让我转告您,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李煜展开信笺,借着烛光仔细阅读。片刻后,他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原来如此,那位'贵人'终于现身了。\"
\"先生,\"黑衣人低声道,\"大周后让我告诉您,她已经找到了那个玉匣。\"
\"玉匣......\"李煜轻声重复这两个字,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看来天意如此。阿福,把那个盒子取来。\"
阿福会意,从书架后的暗格中取出一个朱漆木盒。盒子虽然年代久远,但依然保养得很好,漆色如新。
李煜接过木盒,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纹路:\"这是先帝留下的最后一件宝物。今天,终于可以物归原主了。\"
他打开盒子,里面静静躺着一块青玉,玉面上刻着繁复的花纹。那些花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图案。
\"这就是解开玉匣的钥匙,\"李煜将青玉交给黑衣人,\"务必亲手交给大周后。告诉她,时机到了,自然会有人指点剩下的路。\"
黑衣人正要接过,却见李煜突然收回手:\"等等,还有一件事。\"
他走到书案前,取出一卷新写的词稿:\"这些词,也请一并带去。将来自有明白人能读懂其中深意。\"
阿福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但他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保持沉默。二十年来,他早已习惯了主人的神秘举动。
\"先生,\"黑衣人迟疑道,\"大宋那边似乎起了疑心,已经派人严密监视这里......\"
\"不必担心,\"李煜淡然一笑,\"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终会走。这些年,我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重新拿起那碗尚温的药汤:\"这最后一局棋,该收了。\"
月色渐浓,院中的梧桐树影婆娑摇曳。
\"你可知道,\"李煜望着窗外的月光,\"为什么历代帝王都喜欢赋诗作词?\"
不等黑衣人回答,他自顾自地说道:\"因为唯有诗词,才能将那些不能说的话,藏在字里行间。\"
他举起药碗,轻轻摇晃:\"就像这碗药,表面看是取人性命的毒药,实则暗藏玄机。\"
阿福突然明白了什么,失声道:\"陛下,您是说......\"
\"不错,\"李煜露出神秘的笑容,\"这些年,我在汴京城中,可不只是在写词。\"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密笺:\"这是我这二十年来,收集的所有秘密。大宋朝廷中的暗流、各方势力的布局,都在这里。\"
\"将来有一天,\"他将密笺交给黑衣人,\"会有人用得上这些。\"
突然,远处传来更声打更的声音。已是三更时分。
\"时候不早了,\"李煜看了看烛光,\"你们该走了。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按计划行事。\"
黑衣人将青玉和密笺小心收好,向李煜深深一礼:\"先生保重。\"
\"不必为我担心,\"李煜的声音异常平静,\"我已经等了二十年,就是为了今天。这最后一步,反而是最轻松的。\"
待黑衣人离去,李煜对阿福说:\"你也该走了。这些年,辛苦你了。\"
\"陛下......\"阿福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起来吧,\"李煜扶起他,\"你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将来史书会怎么写我的结局,就看你的了。\"
阿福这才明白,自己不仅是一个仆人,更是一个见证者。主人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终有一天要由自己告诉后人。
待阿福离去,室内只剩下李煜一人。他重新坐回案前,就着烛光,写下最后一首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他提起药碗,看着碗中清澈的药汤,仿佛看到了命运的终点。
月已至中天,院中寂静无声。
李煜举起药碗,轻声吟道: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他最后的词作,也是最后的叹息。
就在这时,窗外飘来一阵桂花香。这个季节本不应该有桂花开放,却偏偏在这一刻,送来了故乡的气息。
李煜放下药碗,走到窗前。月光如水,洒在他消瘦的身影上。
\"终究还是来了,\"他望着月色中的庭院,\"这二十年,值得。\"
回想起来,从建康到汴京,从君王到阶下囚,这一路走来,何尝不是一场修行?
他重新回到案前,提起毛笔,在词稿的末尾添了一行小字:
\"天下兴亡,百姓苦乐,系于一心。愿后来者,能解其中三味。\"
写完这行字,他取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香囊,将它挂在窗边的梧桐枝上。
\"这是最后的信物,\"他轻声说,\"会有人找到的。\"
远处的更声传来,已是四更。李煜知道,时候到了。
他重新拿起那碗药,看着碗中清澈的药汤,平静地说:\"这一局棋,我虽是输了天下,却赢了千秋。\"
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画出一个\"米\"字形的花纹。这是他精心设计的,当月亮升到正空时,影子会指向一个特定的方向。
\"天机难泄,\"他望着地上的影子,\"但总有慧眼识得。\"
药碗举到唇边,一饮而尽。
那一刻,月色如洗,桂花飘香。
江山已去,但他的眼中没有一丝悔恨。因为他知道,自己完成了一个最重要的布局——为后来者留下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阿福躲在院外的梧桐树后,看着书房中的烛光渐渐暗淡。他知道,自己目睹了一个伟大的时刻,而这个时刻注定会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