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尚是真不错,两年多的时间,不是在做法事的路上,就是在做法事。”
“人家也是军伍出身,甚至还是出使使团中的一员,思想是没问题的。”
“他能过去,能回长安吗?河西走廊可是被吐蕃占据了的,还有西州等几座城也都是吐蕃的地盘。”
“和尚这身份还是好使的。”
...........
贞元六年,二月。
安西历,建中十年,公元790年。
悟空和尚回到了长安。
他给大唐带去了关于安西守军最后的消息。
唐德宗李适跟群臣,在时隔七年之后,再次收到了安西守军的消息,不由一阵悲从心来。
但是,也仅此而已了,大唐此时没有能力再去救援了。
...........
与此同时。
在790年春末之际。
回纥对西域驻军出售的物资,突然增价,原因是789年冬季大雪,草原的日子也不好过。
对此,陆远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天山附近的国家,在去年冬季的时候,也遭受了雪灾,都不好过。
可吐蕃,却抓住了这一机会。
在消停了几年之后,吐蕃再次出兵。
这次吐蕃出兵十五万加上后勤,号称三十万大军,大有一举灭杀大唐西域驻军的打算。
这次吐蕃十五万大军分兵三路,一路往丝绸南路,朝于阗,疏勒而去。
一路朝陆远所在的龟兹,焉耆而来。
最后一路,则是前去了北庭。
面对吐蕃的这种攻势,陆远也是有了些无力。
最终只能放弃救援北庭,护住了安西四镇。
北庭在吐蕃的攻势下失守,杨袭古向回纥求援,回纥援军也被吐蕃击败。
最终,杨袭古在回纥被杀,北庭一千三百守将,尽数战死。
安西四镇与回纥,沙陀两国的联系彻底被断。
............
“将军,我们还能回去吗?”
战事结束之后。
焉耆守将找到了陆远,不由开口询问了一句。
“当然能回去了,我大唐何其强盛?区区一吐蕃,与大唐相比,那不过是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区区吐蕃蛮夷,何足畏惧?
放心,我一定会将弟兄们带回去的。
我们还有多少弟兄?”
陆远看着杨日佑,最后开口道。
“我信将军。
当下焉耆城中还有九百弟兄,疏勒鲁阳那边有六百弟兄,郑据于阗那边有一千一百弟兄。”
杨日佑回复道。
“嗯,莫要多想,我会带大家回去的。”
陆远点了点头,再一次保证道。
...........
“6213,6214........6221,6222
九千七百四十三人,六千二百二十二枚甲片,还有三千五百二十一人。
回家,怎么回家啊!”
杨日佑离开之后,陆远取出两个袋子,将两个袋子倒出,里面是以一枚枚甲片。
有的血迹斑斑,有的甚至早已变形,但也有亮银如新的。
其中有在瓜州战死的,有在沙州,有在伊州,有在西州,还有这次北庭,安西四镇战死的将士。
有些是从将士们尸体上取回的。
有的是将士们离开龟兹时,交给陆远的。
.............
“不好,这次义父好像真回不去了!这要守到什么时候?”
“6222枚甲片,义父是真记得大家啊!”
“现在整个西域,就剩下安西四镇了,唉.......”
“义父这边都到建中十年了,可建中那个年号,只用了四年啊!”
“或许这次义父要失言了。”
“不希望义父的扮演失败,这关系到神州的安危,但又希望这些将士们能回去,毕竟他们也是在为了神州,我现在好矛盾啊!”
“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安西将士们的头发,好多人的头发,已经发白了,刚刚那个杨日佑,几乎都全白了。”
“义父是765年来的安西,但这些士兵,很多都是安史之乱前,也就是755年来的。
到790年,他们都已经戍边35年,就算来的时候,只是十六七岁的少年郎,这会也是五十往上了,一些老兵甚至都六十了,在这种环境下,将士们头发发白太正常不过了。”
.............
又过了三年,由于吐蕃占据北庭,对回纥和沙陀起到了一定的威胁。
回纥便在793年,也就是安西历,建中十三年。
联合了陆远,以及沙陀部,对吐蕃驻守的北庭发动了一次进攻。
吐蕃被击溃之后,对于北庭的归属,陆远最终选择了放弃。
这地方虽然险要,也是一个遏制回纥,沙陀两国的要地。
但大唐没有援军前来,安西四郡人手有限,根本无力驻军。
最后,回纥给了陆远和沙陀一些马匹粮草后,北庭之地,就落入了回纥之手。
地方虽然丢了,可在短期内,这对安西军来说,是一个不错选择。
因为安西和回纥再次搭上了线,战马又能供应上了。
............
安西历,建中二十年,公元800年。
陆远带着一千七百余老兵,站在了一片坟茔前。
此时,驻守安西四镇的老兵,人均白发。
距离陆远到安西,已经三十五年了。
而对于戍边的将士来说,则是四十五年了。
此时,军中年龄最小者,也已经是六十老者了。
而年长者甚至七十余岁了,至于更年长者,则已经躺在了这一片坟茔之中。
他们战胜了吐蕃,但却没能战胜岁月。
由于大唐几十年来没有音讯传入西域,加上安西军士皆成白发老翁。
陆远对于西域的掌控,在这几年中也有了一些降低。
现如今,于阗,疏勒两镇已然无力驻军。
当下,安西四郡,也只剩下了龟兹, 焉耆两郡了。
(完事了,可算回来了,这几天流量都掉没了,大家帮忙点点书评。
继续恢复三更,还有求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