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的侦察,43军确认到进入井陉县城增援的是只有一个二十师团的骑兵搜索队,属于大队以上,联队以下,兵力并不算多。现在井陉城内的兵力加起来不过就两千多人。于是就准备凿一凿井陉县城这个核桃。
既然日军二十师团一部已经出动,那么日军二十师团其他部队应该也会在不久后到达。
是该撤退还是继续战,现在成了摆在李志坚和43军面前的一道难题。
独立面对日军一个甲种师团,李志坚还没有自大到那种程度,认为自己可以在没有地利的掩护下,战而胜之。
如果这个二十师团到来,那么他现在就必须率军全部撤回,那么这次出征就只能是提前结束,而43军和第四集团军的几个团已经向井陉两侧穿插的太深,根本不能及时撤回。
撤,他很不甘心,现在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已经被重创,剩余的力量并不多,并且现在河北形势很好,只要撤回去,今年未必再有出征的机会。
而战的话,现在已经战斗一天,如果再整整战斗一夜,那么全部将士的身体精神都将非常疲乏,这时候迎战日军主力师团,效果肯定不好,即使不敌,后撤之路肯定比较艰难,最后能撤回多少还是未知数。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并且给他考虑的时间不多。
如果选择要战,那么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今晚。在白天不说部队暴露在日军飞机之下进行作战,损失势必大。并且白天根本不好阻击,四十公里的路程,二十师团这种甲种师团,在飞机掩护下,最多几个小时就能到达。
李志坚最终决定赌一把。
赢了之后,那么他在河北之地还会有所作为,否则现在只能卷铺盖回家。
他认为只要二十师团增援到达井陉县城前消灭了井陉县的残余日军,增援的二十师团不会继续纠缠。
43军只要表现出有能力全歼日军的一个旅团后,日军华北方面军恐怕不敢把所剩不多的力量投入进来和他进行混战。
现在日苏诺门罕战役没有结束,作为预备力量之一的华北方面军不敢不留一点预备力量,将作为主力的二十师团派出来和晋绥军大战,他现在不是一个军在战斗,背后有些整个晋绥军的支持。
所以整个作战的关键就是快,快到不能让二十师团主力到达井陉县城前就结束战斗。
这中间只有四十公里。
这场战斗就有两个关键,一个是攻打井陉县城的速度要快,必须在天亮之前解决战斗。第二就是,阻击增援的部队,必须将二十师团主力挡住,也至少坚持到天亮。
所以攻打井陉县城的力量和阻击日军石门方向增援的力量必须都不能弱。
由于现在有新六师两个团和第四集团军的两个团已经向四周穿插的太深,无法短期内归建,所以可以参战的部队就剩下43军七个团和军属警卫团、特战队、炮兵营,以及第四集团军的一个团。
现在在井陉县城东有新六师的两个团,这点力量想阻击日军的师团主力,力量太过单薄,李志坚将新六师中再抽调一个团到达东线,务必坚持到天亮,命令由杜春沂亲自指挥。
剩余的全部力量,用来攻击井陉县城。
这种没有预备队的仗太过危险,容不得一点意外。李志坚命令从教导旅和新八师中,各抽调一个团到达井陉县城西,作为部队的预备队,并让穿插到其他地方的四个团,也立即向井陉方向靠拢,如果形势一旦不利,也方便照应。
李志坚还命令在娘子关的傅存怀,让43军和教导旅在娘子关的部队全部警戒起来后,在情况不利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接应。
在考虑了一会,另外又给孙蔚如发了一个电报,将敌情进行通报,告知如果日军二十师团不管不顾开始进攻后,希望第四集团军参加守卫娘子关一线的战斗。
在部队休整几个小时后,攻打县城的战斗在亥时打响,现在是夏天,天亮的早,李志坚必须给部队留下足够的作战时间。
这次进攻还是围三阙一,空下的还是东门。
包含第四集团军的一个团在内,李志坚现在手中有六个步兵团,他还是将六个团每个方向分出两个团。攻击重点在西门,这里集结了绝大多数的火炮。军警卫团也将在这个方向参与进攻。
李志坚率领的部队本部有近三十门火炮,加上缴获了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在撤退过程中遗弃的几门炮,现在总共火炮有三十五门。
这些火炮首先集中起来开始了轰炸。由于井陉城内没有中国的老百姓,所以用火炮轰炸起来再没有任何顾忌,只要从县城外的山头上看到哪里有日军,就朝哪里炸,并且骑兵目标比较大,受到了优先火力照顾。
这次李志坚的命令是只预留一个系数的炮弹,其余的全部打出去。如果这一晚无法取得成效,那么他们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马上撤回山西,所以弹药留着也没用。
日军骑兵属于机动部队,只有在行进过程中才能发挥出效力,窝在县城里挨炸,一方面战马遭到轰炸容易受惊,并且骑兵的荣誉感让他们不甘心被动的防守,于是就纷纷从东门出城来准备迂回作战。
柳下重治对骑兵搜索队的意见并没有多加干涉,骑兵搜索队属于二十师团,他虽然是个旅团长,但是却并没有直接指挥权。他熟读中国兵法,自然知道围三阙一的方向,肯定也有陷阱,就是出去的话,也未必就有出路。不过窝在县城内,骑兵也没有什么作用,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选择对,就放任了骑兵搜索队的行为。
骑兵搜索队在派出小股日军侦探之后,未发现在东门外有大规模部队后,就整建制开始出城。
不过李志坚在东门处的确没有布置陷阱,他手中的力量已经不够,只能布置一些特战队的人观察日军在东门处的动向。不过在再向东后,路上有他三个团的阻击兵力,这些骑兵绝对逃不出去。向其他方向也有阻击力量。
这个骑兵搜索队在准备迂回到北侧作战时,早就被在东门外布置的侦察哨将情况传回指挥部,在北面提前就布置了一个营的兵力。
这些骑兵一到就受到狂风暴雨般的扫射,43军的机枪和冲锋枪配备率高,每个班都有一挺轻机枪和两只冲锋枪,日军在夜里本身不了解对方情况,遇到如此大的袭击,瞬间马匹被惊,没有被歼灭的日军就随着马势四散突围,编制完全被打乱。
有的骑兵撤回井陉县城,将情况向独立混成第三旅团进行反馈。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在白天的战斗中就将大多数炮遗失,面对李志坚的炮击,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只能一直干抗,现在骑兵搜索队也已崩溃,柳下重治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抵抗面前的中国军队,只能向石门方向申请战术指导。
在石门的二十师团没有想到中国军队会持续作战,原本想天亮以后再出发,但是看到柳下重治发过来的电报,知道情况紧急,只能在夜间集结出发。
二十师团的先头部队,在进入山区后不久,就和新六师阻击的部队接火。杜春沂在加入43军(前为暂一军)后,也参与了不少战斗,在战斗指挥方面的能力提升不少,只是打一个阻击战,打的也比较有章法,地雷、冷炮等阻击敌人的机利器都利用了起来。
到了凌晨两点多时,西门最先实现了突破,军警卫团留下一个营保卫军部外,其余的也都参与进了冲锋之中,并且最先冲进城中,最先协助南门外的两个团也突破日军防线。
日军本想趁着夜色打巷战,但是进攻的部队,尤其主力43军的自动枪械和近战火炮等数量远远大于残余日军,人数几倍于日军,到了凌晨五点左右时日军主力被消灭,只剩余小部分负隅顽抗,城内的主要战斗已经结束。
杜春沂指挥的三个团也将二十师团阻挡到了凌晨五点,这一刻马上就要天明。杜春沂在报告之后,只留下一小部进行监视,其余主力通过南北方的山区后撤。
但是直到第二天上午,增援的二十师团都未继续前进,据跟踪侦查的军特战连反馈,日军二十师团除了一部在后撤几公里设置阵地,做出的是防守姿态,其余部队再没有出动。
这个时候,李志坚才松了一口气,他的军事冒险赌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