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坚虽然也有点羡慕傅作义,但是毕竟傅作义是靠着自己几十年真刀真枪干出来的,自己才干了多少年,相对来说,李志坚也算晋绥军青年一代的佼佼者了,发展速度连大多数的教官都没法比。
并且这次傅作义的发展,多少也有点运气的成分,时运一来,利运亨通,所以就必须把握住形势,打仗尤其是如此。
李志坚发现最近的局势已经发生,他的战术也必须发生一些变化。
现在日苏在诺门罕的战斗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这决定了两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国策走向。越来越多的国际记者涌入战场周围,各种消息不断的在报纸上报道出来。
现在这场战斗的结果越来越明朗,日军完全被压在下风,虽然不断增兵,但是颓势却一直无法扭转。
李志坚知道这一战用不了多久就将结束,日军陆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明显无法和苏联红军相比。
这不是说日军士兵的素质不如苏联红军,而是日本陆军的整体实力差距明显。
日本陆军和苏联陆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苏联红军的机械化水平明显高的多,以集团军为单位的集成化机械部队,坦克和火炮的比例比日军高的多,只要苏军将领不犯错,日本陆军根本不可能获胜。日军想以士兵的武士道无畏牺牲精神,来弥补火力上的不足,但是这只能是日本人自己的臆想,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根本没用。
所以明眼人都已经看出,这一战日军败局已定,苏联红军再不是1905年的沙俄部队,日军陆军各方面全部落于下风。如果想扭转,日本要更改的是整个陆军制度!
而这在战争时期,几乎不可能,日军也没有那个国力来发展苏联式的大陆军,日本的战略还是优先发展海军。
所以这一战后,日军肯定会放弃继续北上苏联,而苏联也不会和日本多纠缠,他的主力,必须要来防御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德国。
那么之后日军的重心,还是就在中国。
李志坚决定,要在日苏这场大战结束前,也要将面前独立混成第三旅团解决掉,即使日军不出动,他也要想办法出手。
所以他在越来越肆无忌惮的激怒日军,不光继续大规模的将河北百姓移民到山西,现在还将活动的范围已扩到京汉铁路,对来往的日军物资运输火车进行袭击。
李志坚就是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在拼耐性,看谁先绷不住来先动手。现在日军处于被动,他要最大化的利用自己主动的优势,逼日军先出动。
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的确有点扛不住了,他们的表现,已经引起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的不满,新司令多田骏吸取了杉山元冒险收到重创的教训,虽然在上任之初对作战比较谨慎,但是张家口被35军攻占后,让他再不能从容的再面对各种质疑。
张家口一带兵力不足,但是井陉方向,距离不远处的石门力量并不弱,多田骏开始给石门和井陉施加压力。
河北移民持续不断的迁向山西,将损害到日本以战养战的战略基础,虽然这点移民对于日军的影响并不大,但是现在已经将晋绥军列入比较重要对手的日军,不会放任山西和晋绥军的强大。
同时京汉线受到影响,必然会影响日军战略大局,现在日苏的激战,作为后方的部队就要随时准备增援过去,所以必须保证铁路线的顺畅。
现在日军已经确认,在井陉活动的主要是李志坚43军新六师,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命令石门方向不能再渎职怠战,放任中国军队的行动,最起码要将新六师赶回娘子关,断绝其伸向河北其他地方的触角。
独立混成第三旅团没有办法,只能出击。
而旅团长柳下重治选择的方向就是娘子关东,但是距离雪花山阵地还有一段距离,处,这里是河北移民进入山西的必经之地,这样就可以从咽喉处进出山西的关口堵死。
但是打定主意绝不分兵,并且要趁着白天有飞机的援助下将阵地完全固定下来,以此来保证有能力来面对中国军队可能的围攻。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柳田下治已经知道,井陉周围中国军队有至少5、6个团,如果分兵出击,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只有握成一个拳头,打出去最有利,并且也能防止被中国军队包围给吃掉。眼前的43军是全歼过一一四师团的劲旅,虽然到河北作战的只是一部分,不过柳田重治完全不敢轻视。
在日军先头部队从井陉城西门出来的时候,李志坚就已经得知消息。日军明显先撑不住,率先出动了。
之前双方保持一种平衡,43军不进攻井陉县城,日军也不出击。现在柳下重治率先打破了这种平衡。
既然日军动了,李志坚要求已经分散到周围的部队也马上进行聚集。
现在43军已经在井陉西的山地里建了几道防御工事,自出征河北以来,一直由新七师的三个团驻守。但是李志坚专门吩咐马凤岗不能死扛,要表现出部队无力抵抗的样子,让日军放下戒备,放心的向西进攻,最好将其引入雪花山炮台的范围内。
独立混成第三旅团有五千人左右,这次全部出动,在飞机的援助下,一路向西进攻。
而新七师在李志坚的授意下有意放水,让日军一直顺利的向西推进。日军在追击到临近晋绥军的阵地十公里处即不再追击,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知道在娘子关一线有晋绥军的炮兵团。
但是其不知道在该防线布置的火炮成了日式150毫米重炮,且有太原兵工厂生产的新式105火炮,这些火炮的射程都要比以往的火炮远不少。
日军队伍前锋和尾部散的比较开,但是主力都已经进入到娘子关炮台150毫米炮和105毫米炮的射击范围之内,行进之中突然被被重炮进行轰击,没有任何工事进行防护,日军瞬间死伤惨重。
没有意料到中国军队竟然有重炮,并且精度这么高,队伍被打乱,连指挥官都有点懵。
此时新七师的后撤队伍也将迫击炮一同加入到重炮盲区的轰炸之中,队伍马上对日军展开反击。
这时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的旅团长柳下重治也反应过来,指挥队伍与反击国军形成拉锯。新六师的两个团和军警卫团趁着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关注点都在西面时,从后突然发起袭击,在迫击炮和掷弹筒的集团轰击之下,日军处于尾部部队又被打了一记闷拳。
在重炮的轰炸下,日军的阵地很难坚持,有时一门150毫米炮弹即可将没有良好工事防护的日军带走几十人。
日军在石家庄有机场,马上出动飞机进行支援。持续战斗两小时后,独立混成第三旅团日军最终无法一直忍受重炮的直接轰炸,被迫仓皇回逃。
围攻部队正好痛打落水狗,进行层层收割。柳田重治数次留下断后队伍阻击追击,之后逃回井陉县城的不过千人。
在独立混成第三旅团撤回井陉县城的时候,日军的二十师团骑兵搜索队也已经到了井陉县城周围。
日军飞机对整个战场态势非常了解,看到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处于不利时,飞行员立即将情况向上级进行了汇报。华北方面军得到消息后,也不敢耽搁,为了提高行进的机动速度,就将骑兵搜索队派出来进行接应。
在日军接应部队到达后,李志坚命令追击各部停止继续前进,返回原有驻地,日军进了县城后暂时也没有采取其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