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卫是兀良哈三卫中实力相对较差的,加上之前在永乐二十年被朱棣率军暴打了一顿,更是损兵折将。
此时明军正在辽河边扎营,将士们正忙着打水饮马、加固营寨。
听到有警后,有负责警戒的骑兵运动了起来,一部还渡过了辽河进行戒备。
赵辉立即赶回中军大帐坐镇,随时准备迎敌。
忽然,哨兵来报,果然是泰宁卫的人马,有千余骑已到辽河边,是来请求归附的。赵辉听闻,立刻登上高处眺望,只见对岸骑兵虽队列松散,但装备齐整,绝非寻常牧民。
赵辉心中警惕,对朱瞻基奏道:“陛下,泰宁卫此时有骑来投,怕是有诈。兀良哈各部狡黠多端,说不定是想借投降之名,行刺探军情、里应外合之实,陛下不可不防。”
内阁大学士杨荣捋着胡须,微笑道:“陛下,依臣之见,泰宁卫来投乃真心归附。如今陛下御驾亲征,天威浩荡,不敢负隅顽抗,故而来投,也是很有可能的,陛下大胆收降、厚加安抚,定能瓦解兀良哈的军心。”
朱瞻基很高兴,觉得杨荣说得不无道理。
这时那支投降的骑兵派来了使者入了大营,自称赫里孛罗,是泰宁卫的一名千夫长,因泰宁卫受鞑靼阿鲁台欺压已久,不堪其扰,又听闻大明皇帝御驾亲征,泰宁卫首领火儿赤台这才抓住时机,前来寻求庇护。
朱瞻基便询问前锋官猛哥不花的意见,因为猛哥不花和他哥哥金忠当年在永乐亲征时,也是主动来投的,被朱棣厚加赏赐,不仅编入明军战斗序列,还赐姓为金,拿到了大明的绿卡,从此荣华富贵不断。
猛哥不花赶回中军,与那赫里孛罗攀谈了一会。实际上就是在拷问,看看有没有可疑之处。
问了一通,见赫里孛罗对答如流,似乎确实没啥问题。
猛哥不花便建议朱瞻基接受泰宁卫的投降。
“若陛下能妥善接纳,不仅可壮大我军声势,还能分化兀良哈各部,实乃天赐良机。”
帐中几个大臣听闻,顿时议论纷纷,有的支持赵辉的观点,认为行军打仗,谨慎为上;有的则赞同杨荣、猛哥不花,觉得可借此瓦解敌军联盟。
朱瞻基坐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权衡利弊。片刻后,他开口道:“朕意已决,采纳杨爱卿之策。朕以仁德治国,若泰宁卫诚心来投,朕自当嘉纳,安抚其心。但赵爱卿所言也不无道理,防范之心不可无。传令下去,命泰宁卫人马在五里外扎营,只许其首领前来中军帐下听用,同时加强我军戒备,以防不测。”
过了有半日,泰宁卫指挥佥事火儿赤台率亲信来到明军营帐,见到朱瞻基后,立刻跪地叩拜,言辞恳切地诉说阿鲁台的欺压恶行,表明归附之意。朱瞻基温言安抚,赐下酒食财物,泰宁卫众人感激涕零。
在泰宁卫的协助下,明军顺利渡过辽河,迅速向朵颜卫腹地推进。朵颜卫得知明军来袭,仓促集结兵力,在一处开阔平原上列阵迎敌。
明军抵达战场,赵辉骑着马,巡视军阵,高声下令:“神机营在前,列三排,听令齐射!骑兵两翼待命,待敌军阵脚大乱,即刻出击!”
赵辉派出前锋与朵颜卫纠缠,然后命神机营骑马快速抵近列阵,下马放铳。
随着一阵急促的鼓点,神机营士兵手中火绳枪喷出火舌,铅弹如雨点般射向朵颜卫的阵营。朵颜卫骑兵虽悍勇,但面对明军犀利的火器攻击,瞬间阵脚大乱,不少骑兵纷纷落马。
朵颜卫首领见状,挥舞长刀,大声呼喊,试图稳住阵脚,同时指挥骑兵向神机营发起冲锋。赵辉见敌军冲来,冷笑一声:“来得好!”
因为这时明军的火炮也部署到位,刹那间火炮齐发,弹雨遮天蔽日,朵颜卫骑兵在火炮和火铳的交叉火力下,死伤惨重。
但朵颜卫凭借着顽强的斗志,依旧冲至明军阵前。
不过神机营也有长枪手列阵,用来保护火铳手,朵颜的骑兵只好不顾一切地撞入长枪阵中,顿时一阵人仰马翻。
双方短兵相接,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战场上血肉横飞。
明军凭借着先进的火器和兵种的配合,稳稳占据上风。朵颜卫骑兵抵挡不住,开始向后溃败。赵辉见状,大声下令:“全军追击!” 明军将士们乘胜追击,一路追杀,将朵颜卫军队打得七零八落。
朵颜卫,丢盔弃甲,如丧家之犬般往北逃窜,剩余一个福馀卫听闻实力最强的朵颜卫连明军一合之敌都招架不住,也跟着一起跑路。
两卫一路投奔鞑靼的阿鲁台,他们见到阿鲁台后,跪地哭诉,恳请其出兵相助,妄图借此扭转败局。
阿鲁台权衡再三,觉得若朵颜卫与福馀卫彻底覆灭的话,自己在这北方草原的势力平衡也将被打破,于己不利。于是,他咬咬牙,派出麾下一万精锐骑兵,由得力将领巴尔秃鲁率领,奔赴战场,支援朵颜卫与福馀卫。
得到援兵后,朵颜卫残部与福馀卫瞬间来了精神,士气稍有回升。他们整顿兵马,在巴尔秃鲁的统一指挥下,重新集结,气势汹汹地回头,准备与明军再战一场。
此时,明军刚刚取得胜利,正准备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赵辉得知敌军卷土重来,且有鞑靼援兵加入,并不慌乱。他传令全军,在一处地形开阔、利于火器发挥威力的山丘扎营,准备迎敌。
先前一仗是运动作战,威力最大的洪熙大炮还没运抵前线战争就打完了。这回打的是阵地防御,那就正好拿鞑靼人来试试手。
此时明军各处阵营严阵以待,明军神机营士兵迅速行动,整齐地排列成三排,手中火绳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前排士兵将火绳枪架在特制的支架上,点燃了火绳,随时准备击发,后排士兵则挺直身体站着,随时准备接替射击。
火炮营的士卒们也已将一门门火炮调整好角度,填装上火药和炮弹,随时准备开炮。
这时前方的敌军骑兵开始冲阵了。
先是听到远处如同闷雷一般的响声持续不断地传来,紧接着便声音越来越大,然后到了近前,已经变成如同滚雷一般的巨响,声音震耳欲聋。
只见鞑靼、兀良哈联军分成了数股,从四面八方朝着明军大阵冲来,总数应该超过了万骑。
“挖槽,阿鲁台真是下了血本啊。”赵辉感慨道。
朱瞻基也被此场面镇住,对赵辉道:“这比永乐二十年你我击破朵颜卫那次兵马还多吧?”
赵辉点点头。
这时敌军已经冲进四百步内,“轰!” 洪熙大炮率先发出怒吼,一颗颗炮弹如流星般划过天际,落入敌军骑兵中,打到地上的弹丸还接着弹起,又砸倒一个个兵马,土石飞溅,血肉横飞,敌军士兵被炸得惨叫连连。
不过对于冲锋的马队来说,三四百步也不过几十息而已,敌军很快冲进一百步以内。
这时大小将军炮纷纷齐射,这些轻便的小炮多打霰弹,一发就是几百枚铅丸的弹幕。所以最早能发弹幕的不是哔哩哔哩,而是明军。
进了七十步后,神机营的火绳枪也开始齐射,“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如同爆豆一般,铅弹如雨点般射向敌军。
如果先前的火炮轰击还有许多骑兵运气好,正好没打着,毕竟这只是早期火炮,可不是能洗地的火箭炮,那么火绳枪齐射的攻击面就更宽了,几乎每次齐射就能扫倒一大片。
朵颜卫、福馀卫以及鞑靼的骑兵们,被火绳枪的强大火力打得措手不及。他们原本整齐的冲锋阵型再也维持不住,战马受惊,四处乱窜,将后面的士兵撞倒一片。
巴尔秃鲁见状,心急如焚,他挥舞着弯刀,大声呼喊,试图稳住阵脚,组织反击。但在明军持续不断的火器攻击下,一切都是徒劳。士兵们纷纷中枪倒地,战场上硝烟弥漫,尸横遍野。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朵颜卫、福馀卫以及鞑靼的联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向后溃败。赵辉见敌军阵脚已乱,果断下令:“骑兵出击,乘胜追击,务必将敌军彻底击溃!”
明军骑兵们早就按捺不住,听到命令后,纷纷挥舞着雁翎刀,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他们在溃败的敌军中纵横驰骋,砍杀着四散奔逃的敌人。
这时潜伏许久的张辅所部,也突然从背后杀出,与中军前后夹击。
联军在明军两厢夹击之下,死伤无数,彻底崩溃,四散而逃。
明军大胜,这下不仅干翻了兀良哈三卫,连带将鞑靼的阿鲁台也一并给暴打了一通。
朱瞻基询问诸将意见:“此番轻松扫平兀良哈,诸卿觉得我们要不要趁势继续北进,征讨阿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