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听到这话,心中猛地一紧,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他犹豫了一下,笑道:“皇后何出此言?朕一心操劳国事,并未在宫外拈花惹草。”
孙氏见状,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臣妾并非有意窥探您的私事,只是真心希望陛下能多些子嗣,皇室早日枝繁叶茂。”
但陶訫是乐户,乐户在明代是和妓女画等号的,朱瞻基要是敢把妓女带回皇宫里,估计会被文官们给骂死。
一日早朝之后,朱瞻基将内阁三位臣子单独留了下来。朱瞻基目光依次扫过三人,缓缓开口:“朕近来为皇子们的培养忧心,按照祖制,皇子五岁开蒙,朕两个儿子也差不多到了开蒙的年纪了。诸位先生举荐几个饱学之士,为两位皇子开蒙,教授他们经史子集。”
杨士奇举荐了王英与李时勉。
王英是《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的编修,现任詹事府少詹事,给皇子开蒙倒也合适。
李时勉就有点膈应人了,就是活活气死仁宗的那位。
按杨士奇的说法是,李时勉是庶吉士出身,文章诗词都是佼佼者,人品更是刚正,王英用来教导诗书,李时勉用来培养人品。
当时李时勉被人告发是他气死了仁宗,朱瞻基本想杀了李时勉的,结果李时勉如实陈奏,给仁宗劝谏的几件事件件都是忠心之事,朱瞻基便将其赦免并官复原职。
如今为了自己儿子好,朱瞻基竟也忍着不快,果断任命王英、李时勉为两个皇子开蒙。
商议完了开蒙之事,朱瞻基又提出要请武臣为两个儿子教导武艺。
杨荣建议可在锦衣卫中择一二将领,为皇子们教导武艺。
杨士奇则反对道:“两位皇子天潢贵胄,似乎不必这么早学习武艺,强身健体即可。”
朱瞻基这点就不认可了,“朕十岁便会骑马,十五就跟随太宗文皇帝远征漠北。朕的儿子难道不也应该是文武全才之辈吗?”
朱瞻基不接受两人的建议,并自己选择了赵辉为武术教头——这甚至连个差遣都不算,光听名字就挺野鸡的。
收到圣旨的一刻,赵辉先是懵逼了一下,“我堂堂国公,竟然让我去当幼儿园老师?教两个四五岁娃娃?”
不过转而有些心喜,便下拜谢恩。
跟王英、李时勉给两皇子开蒙有正经的拜师仪式不同,赵辉这个武术教头连开学仪式也没有,赵辉就开始上班了。
所以为了树立他这个武术教头的权位、保证课堂秩序的稳定,赵辉开口便问朱祁镇、朱祁钰:“二位皇子,你们知道应该叫我什么吗?”
朱祁镇奶声奶气道:“不知道。”
朱祁钰则是呆愣愣地摇摇头。
赵辉顿时无语地望向一旁侍立的太监,王振尴尬道:“奴婢教过殿下的,一时可能忘了。”
赵辉呲牙,挤出一个笑脸:“那我们先来学一段童谣。”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爷爷的爸爸叫什么?
爷爷的爸爸叫太爷爷。
一众太监一脸吃惊地望着武术教头在教两个小孩子唱童谣。
王振喃喃道:“大都尉真是太……多才多艺了。”
童谣教得很顺利,两个小不点很快就学会了。
赵辉循循善诱:“你们父皇管我叫姑爷爷,那你们应该叫我什么?”
朱祁镇终于开窍了,张口道:“我知道,应该叫太姑。”
朱祁钰这回也看不下去了,反驳道:“不对,应该叫太爷姑。”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算了算了。
赵辉只好放弃这个计划,“好了好了,你们管我叫师父就行了。”
“师……傅,”两个小屁孩奶声奶气叫了一声,总算是勉强完成了简短而又辛苦的拜师礼,尽管赵辉没听出来“师傅”发音有误。
朱祁镇这时突然好奇起来,“师傅你是做什么的?”
赵辉一时语塞,“呃……我乃赵国公,我做的事可多了。论武的,行军打仗、制造枪炮,我都干。论文的,开办报纸、着书立说,我也做。”
“好好好!我喜欢打仗!”朱祁镇嚷嚷道。
“知道你喜欢打仗了,要不然将来也不会去瓦剌留学啦。”赵辉心中暗笑。
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娃娃奶呼呼的,实在无法跟历史上那个一把solo输掉三十万大军的堡宗联系起来。
赵辉心道:“好好好,既然如此,我不妨教你点打仗的真本事,将来哪怕输的好看一点呢。”
赵辉便问二人:“你们知道,打仗要先会什么?”
“当然是骑马喽,我们会骑马。”又是喜欢嚷嚷的朱祁镇。
然后两人演示了一下所谓的“骑马”,两个人分别骑到了两个小太监背上,然后到处跑。
赵辉严肃道:“错!打仗,要先会走路!”
众人又是一脸震惊。
两个小娃娃纷纷抗议:“我们已经会走路了。”
会走路才不会走错路,不会走错路就不会被包围,不会被包围就不会被捉去草原放羊!没毛病吧?
这第一课,赵辉便带着两个小皇子在西苑四处溜达,熟悉各处建筑、庭院与湖泊。他背着手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两名小皇子,再后面跟着一长串的小太监,远远望去,活像是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子在赶路。
鸭妈妈,啊呸,赵辉带着二人溜达完,便回到西华门,赵辉命二人画出今天去过的地方,画成简单的地图,反正记得什么就是什么,能画多少是多少。
可怜两个小娃娃连笔都还不怎么会拿,就已经要画画了,看得赵辉有些不忍,便跟王振交代了一下,让他找御用监做几支铅笔。
反正炭条是现成的,外面包上一圈木头,宫里应该有的是能工巧匠,只要能把样子做出来,能涂涂画画就可以了。不用管什么铅笔能不能削、笔芯容不容易断之类的问题。宫里有的是人力物力,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完全可以做成一次性的,写完就扔那种。
没过几天,王振就呈给了赵辉几支包了金箔、镶嵌了玛瑙、刻了精细花纹的“铅笔”。
赵辉试了试,这土豪金色的铅笔竟然还真的能写,赵辉不由得感慨了一下:“果然是力大砖飞啊,宫内能工巧匠真神人也。”
拿到铅笔,赵辉便分给朱祁镇、朱祁钰每人一支,并对他们道:“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画地图!要记住一点,进草丛,啊不对,进草原,先探路!”
“我们先从西苑的地图画起,然后我再来教你们认识大明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