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裁缝把所有背夫、马脚子的衣服做好后,常巧之也作为新晋散财童子,拉着一车铜板和散碎银子来到商号,发放今年最后一笔工钱。
要问常巧之做为散财童子有什么感想,她只想大喊一声,“花钱如流水,赚钱如抽丝。”
原本她还以为自己是个大财主,一辈子都有使不尽的金银,但这几天银子跟水似地哗哗地往外流,她瞬间感觉自己就是个穷鬼。
现在的常巧之恨不得给黄朝奉立一块长生牌位,早晚三炷香,保佑他健康平安,继续腹黑地为自己赚来大笔钱财,要不然靠自己手里的那点银子实在不够花啊。
今天是商号营业的最后一天,早早就有背夫和马脚子在院子里耐心等待,他们都盼着那头养老骡,赶紧拉着银子过来。
终于骡子一瘸一拐地过来,人群立马骚动起来。
“大家都辛苦了一年,平常每月的工钱都已经发过了,这次咱们发的是年终奖金哈。”常巧之打开账本,挨个叫名字。
叫到名字的人,先领了银子再画押,然后顺势去旁边领新衣服、瓜子、米面等年货。
收到银钱的他们,脸上都露出久违的开心笑容,诚心诚意地道谢,“谢谢东家。”
“不用谢,应该是我谢谢你们。”常巧之本身没有参与跑马帮,她现在的成功有赖于众人托举,严格来说马脚子、背夫才是她的衣食父母。
众背夫、马脚子领完钱财后都一一散了,他们有笑有笑地相约着一块儿上路,一来路上有伴,二来也防着有贼人抢劫。
最后常记商号就只剩下独臂将、罗成等内部亲近之人,常巧之先把罗成等十六位小伙子的银子发了,每个人都差不多都有二十多两,足够还清欠款的。
“罗成,不如你们先在街上购买点年货啥的,待到后日一早,我们一起回村哈。”
听到常巧之这么说,罗成等人岂有不答应的,毕竟若是遇到劫匪,也能多出一份战力,安全上没问题。
待罗成离开后,常巧之就给翠花、杨四狗、独臂将、萱草等人发分红银子。
翠花眼巴巴地看着账本,“咱们每人可以分到多少啊?”
常巧之从骡车里提出四个银袋子,“你们每人一个,托马王爷的福,咱们今年的生意很不错,没有发生一起货物被劫的事件,货款结的也及时,都是辛苦所得,拿着吧。”
独臂将和萱草一愣,互相看了看,“我们也有吗?”
“当然有喽!”常巧之也不是小气之人,“你们虽然很少跟着马帮跑,但留在大本营接货,还要照顾骡子也很辛苦,都收下吧。”
独臂将把银袋推给她,“老朽就不要了,反正每天在商号有吃有穿,还能喝上梨花白,这种日子挺好的。”
达官贵人就算致仕养老,朝廷也会给一部分俸禄,而普通百姓手停则口停,一辈子劳作到死,他能安安稳稳地在商号养老,是独臂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常巧之把银袋推过去,“一码归一码啊,我公平得很,这些银子你拿着买衣服、糕点也好嘛。”
萱草看着他们推来推去,也把钱袋还了,“我是四哥买回来的丫头,这银子不能要。”
常巧之大为不满,“傻姑娘,女人不是爱个花儿、粉的吗?你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找四哥买吧,拿去吧!”
萱草摇摇头,常巧之还从来没见过有人把银子往外推的,于是将银子放到杨四狗手里,“你替她保管好,说不定这些可是她的嫁妆银子,千万别弄丢了。”
杨四狗笑眯眯将银袋揣进怀里,对萱草笑道:“回头还你。”
“我才不要呢,四哥留着买房子吧。”她可是听罗成等人说过,四哥的老屋成了猪圈,想必这次回村得要狠狠扬眉吐气一番。
“翠花,要不你跟我们一块儿走?”常巧之知道她在汉城屋子被人给烧了,村里也没个亲人,便有意邀请她回青川村过年。
翠花摇摇头,“我还是留在广城吧,那么多骡马总得有人喂着,可离不得人。”
独臂将抚须大赞道:“不错,你正好留下来给我的骡子刷毛。”
一提到刷毛,杨四狗的脸色都变了,当初他刷毛可真是刷得够够的,“我今年要回去添坟,就不留下了,萱草,你要不要跟我走?”
萱草立马点头如捣蒜,“愿意呢。”
翠花也干脆,转头问独臂将,“李老头,你不走吧,要不咱们一块儿留下来给骡子刷毛。”
“呃……这毛其实也不必刷得那么勤快的。”
翠花斜睨地看了他一眼,“你老该不会只想指使我干活吧?”
“哪能呢,呵呵……”
常巧之立时道:“那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咱们明日备齐行李,后日一早就出发!”
离开商号后,常巧之带着十大金刚返回柳家,如今柳家人口简单,自打没有了那么多小妾后,连空气都清新了不少,至少没有了呛人鼻子的脂粉香。
此时的柳管家,正带着家丁、护院,尽职尽责地保护着主院内的母子俩,见她回来便点头示意,都太熟了没啥好行礼的。
常巧之回来后,直接来到主院找常大丫,如今的大丫倒真有一副当家主母的派头。
其身边不仅有专门贴身侍候的大丫头,帮着梳头、整理衣物啥的,还有专门端茶、递水的二等丫头,外面打扫的丫头还有三等的。
在这么多人的精心侍候下,常大丫根本就不用劳心,再加上保养得宜,看着竟还有少女的娇憨。
“大姐,我后日回村,你要不要带什么东西?”
狗蛋还小呢,这么远的路途根本不适合他这样的小娃子长途奔波,所以常巧之默认大姐不回村。
常大丫倒想回去,只是如今的她由奢入俭难,不说别的,单村里那露天茅厕就不是她能忍受的,“我有好些时新衣服,还没上身的,你拿回去看谁能穿吧,再带点不显眼的首饰。”
“行吧,你让丫头赶紧收拾好,一会儿送到梨香院来。”
没错,常巧之就住在大姐当妾时的小院内,说起来也算是另一种潜邸了。
她回到院子,从梳妆台里拿出几个大元宝,心下盘算着,回到村后还得再买些地,还要盖一座大房子,以后留着养老用,这些银子想来是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