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曾培英亲自前去了解的,语气很是笃定。
接受真气研究院院长一职,他便开始收集和调查龙国境内,同真气有关的变异,调查变异关联的一切人事物……
因此,知道龙国境内塔里木古河道曾出土巨人族,曾老第一时间就前去进行了实地考察,见过那与众不同的巨人骸骨!
“恰巧,塔里木地区一直流传着古代曾有巨人部族的传说,
当时昆岗古墓的‘巨人族’被追溯为距今四千多年前的羌人——并非胡编乱造,是经过考量的,具有真实性的。”
曾培英说完。
抬眼看向陆煜所站的方向。
老者缓缓皱眉道:“小煜同志,咱们脚下石脉中封存的这只巨人,是否为巨羌人?”
陆煜此时以手抵唇。
短暂思考过后,陆煜并未直接回答。
他反而摊开左手,慢慢讲述起了另一个历史故事:
“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
“是岁始皇初并六国,以为喜瑞,收天下之兵,作以金人十二象,金人十二,各重三十四万斤,坐高三丈……”
这番话的意思是说。
书上说,秦始皇统一六国那年,临洮那边出现了十二个身高五丈的巨人。
它们穿着少数民族的衣服。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秦始皇也觉得这是好事,就把天下的兵器都收了,造了十二个金人来纪念。
而这十二个金人各重三十四万斤,个个坐着都有十米高……
曾培英听完,脸色抽动几下,踮起脚尖问:“所以,它不是巨羌,而是巨狄?”
“师爷,巨狄是什么?”旁听的陈博士被一群武者推出来,挠了挠后脑勺,颇为迷茫地眨了眨一对清澈而又愚蠢的大眼睛。
曾培英回头猛敲自个儿笨蛋徒孙的脑袋。
“刚不是才说了!巨狄,意思是指秦始皇时身穿夷狄之服的巨人!”
这么一打岔,心里那股子紧张迷幻的情绪轻了许多。
曾培英深深吐出一口气,凝重的问:
“小煜同志,也就是说,古代真的有巨狄人或是巨羌人这种,身高能达三丈到几十丈的巨人部落?”
这问题一问出来。
周围的人顿时难以接受。
“身高三米到几十米的巨人,怎么会是地球原住民!分明是一群异度空间来客!”
“就是放在今天,身高三十丈的巨人仅靠渔猎和投喂才能维持生存——海洋中的鲸鱼逮到一头,才能够一个巨人吃上一顿吧?我的个乖乖。”
“不,这种生命到底是来自平行空间但现在已经灭绝的物种,还是正坐在深山大泽中隐形潜踪的生命,我们并不能直接否定,
毕竟恐龙的体型,同样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能理解的:最大的恐龙体长三四十米,跟眼前这种巨人差不多大了,这么大的家伙要是以大象为食,一顿也能吃下三五头……”
沉默几息。
陆煜等一群学者、武者、调查者交谈完,才慢慢开口回答。
“巨狄人,或是巨羌人,他们在后世都有一个称呼:湮灭纪遗族。”
“所谓湮灭纪,是天道重启的劫数。”
“而蓝星上一次迎来湮灭纪的,正是巨灵族。”
……
巨灵族。
是在上一个湮灭纪后,失落的种族。
就像海中的亚特兰蒂斯。
关于亚特兰蒂斯的信息,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
据说,亚特兰蒂斯事实上是一座海上城市,城市的基础是四艘超巨型的舰船,船面连接成一个巨大的平面,平台非常巨大,因此就算有很大的海浪,颠簸也会非常小。
根据这样的描述,这四艘舰船的每一艘,都远远超过现代的航空母舰。
前文明时代之前,世界各国建造出的航母总数不足一百,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建成的。
然而要建造亚特兰蒂斯这样大的四艘船舰,显然需要更为高深的技术。
其次柏拉图的笔下,更令人惊异的是亚特兰蒂斯的交通系统:
在亚特兰蒂斯的低空,各种建筑群间,数量众多的航空器飞来飞去,穿梭巡航,监视着海上城市的安全。
还有亚特兰蒂斯的能量使用技术,他们把太阳光转化为不可见光,用作能量驱动,服务于生活,这种超越时代的能源应用理念,直到21世纪仍在实验室探索阶段。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2400年前的柏拉图时代。
在那个距离工业革命还有二十个世纪的中古岁月,要出现这样的科幻是绝对不可能的。
其中有一些在柏拉图时代根本想象不出来的细节,包含空气动力学、量子光学等现代学科雏形的超前细节描述,却又反证出亚特兰蒂斯的真实性!
谁也无法得知,这一切究竟是哲人的瑰丽想象,还是失落文明的记忆残片?
同样。
跨越时空的科技符号,镌刻在人类其他古文明典籍中。
龙夏文明《山海经》以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泥板文书中,记载的七八千年前的蓝星,也存在大量的高科技现象。
苏美尔泥板文书详细记载的“天穹之舟”,其运作模式与现代空间站惊人相似。
龙夏古籍则有着宇航服和宇宙飞船的记录,一是天衣无缝,穿着无缝天衣的月球人,二是,飞车,也叫巨槎,木槎。
晋人《拾遗记》(卷一)中称,“槎上有光,夜明昼灭,常浮绕四海……周而复始,名日贯月槎,亦谓挂星槎,羽人栖息其上。”
从这段描述来看,巨槎相当先进,是一种可以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
……
这些散落在不同大陆的文明印记,共同勾勒出上古时代令人震撼的超古代文明图景。
随着陆煜缓缓讲述。
他相对平静的语气所透露的一系列信息量。
太过巨大。
他面容冷静的诉说,一声声一句句,蕴含的能量,却像一枚枚小行星砸了下来。
不少人被砸的头晕目眩。
脑子还没有完全理解消化吸收透彻。
就听见老曾小陆。
两个研究院直属领导,不断交流。
不断爆出一句句惊人言语。
“所以,陆煜,你的意思仿佛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文明,似乎与古代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
而这或许意味着,在我们所知的人类文明之前,蓝星上可能已经经历了四五次不同的文明兴衰,
而譬如巨灵族这样的史前文明,最终都走向了……湮灭?与失落?”
曾培英紧紧盯着陆煜沉静的面容。
陆煜摇了摇头。
其实曾老的猜测是对的。
陆煜否认的不是对方嘴里的定论,而是次数。
“并非只经历了四五次不同的文明兴衰。”陆煜双臂环抱,手指点着胳膊。
这是他下意识的小动作,从他嘴里再度平静的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准确的说,截止目前,蓝星已经历了18次文明兴衰。”
曾培英一怔,老者低头快速看向了那道银白的巨骨。
“那这个家伙……”
陆煜随他看去。
“前文明的遗主。”陆煜道:“它是第18纪「巨灵纪元」,纪元之遗族。”
“巨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