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查清楚,宋风就已经知道,他们现在住的宅子,并不是租的,而是买的。
“主子,我们错了,真的错了,我们愿意把所有财产都给您,求您放过我们的家人,成吗?”
他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拿他的东西送他,求他放过他们,“我买你们的时候,你们有什么?”
两人哑口,当时买下他们的时候,只一身破衣,他们的一切,都是跟着主子以后得来的。
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才查出来,两年多的时间,一人就贪了一千多两银子,数目之大,让人咂舌。
为啥能贪这样多,因为风干鸡整个府城的供货都出自这里,数量巨大。进货,出货以来一回,他们就能得不少银子。而每天,出货量都不小。
宋风按按发胀的脑袋,把铺子交给其他掌柜的代为管理,两人也押到农庄后,他就回去了。一夜未睡,考试又折腾了 几天,他真有点吃不消。
这俩货,怎么处置,他已经想好了,银子,宅子,全部没收,人,就发卖了就好。以后是好是坏,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至于他们的家人,也一样,一起发卖,别怪他狠,是他们咎由自取。这种人的家人,断断然是不能留的,一会搞点事情,报复一下,他防不胜防。
还有,他要给所有人看看,背叛他的,他绝对不会心软放过,谁还想动歪心思,就想想能不能承担这个后果。别被他发现,发现了就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算计来算计去,还不如老老实实跟他干。
卖,还要往远了卖,越远越好。
明日,就让小厮去找人牙子,这事越快处理越好,他现在归心似箭,他想要回家,出来这么久,他想媳妇儿和孩子了。
方小宁算着日子,觉得宋风该回来了。自成亲后,两人还是第一次分别这么久,还怪想的。
“娘,这两日,我怎么觉得小姑有点怪怪的。”见她不似之前热情,总有些闪躲着她。
苏氏闻言脸上泛着愁绪,“你小姑找我,想跟我聊聊莲花的亲事,如果你们家没意见,她想定下来。我跟她说了,这事不成,估计以为你们是嫌弃他们家莲花了,没想明白。”
行吧,这事,是挺尴尬的。人啊,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让她满意久了,一件事不满意,就不甘心,就难受,就想七想八,就觉得自己委屈。
讲真的,她还委屈呢,照顾他们这么多年,还给她甩脸子,凭啥啊?
“小姑说啥了?”
“她说想搬出去住,我正琢磨着怎么劝她呢。”
“娘,小姑和我们住了这么多年,孩子也大了,大勇也大了,也要相看媳妇,其实,我们在搅合在一块,确实不太合适。”
苏氏:……
“总不能大勇娶媳妇以后 ,也住我们这吧?小姑这些年,在作坊,挣的也不少,盖座小宅院绰绰有余。娘,老话常说,合久必分,这事,你就依着小姑的意思吧。”
不是她小心眼,而是她真的觉得,两家人这么搅合在一块,不是个事。以前是看她可怜,没处去,收留了她。现在,孩子都大了,不需要她在操心,也能照顾她了,是时候搬出去了。
苏氏仔细想想,觉得儿媳妇说的确实没错,现在孩子大了,住一块确实不方便。
“成,如果小姑在提起,我就不拦着了。你说,这事闹的……”
“小姑会想明白的。”宋小姑本就不是糊涂人,只不过事儿在自己身上,当局者迷而已。
两家从未谈过亲事,俩孩子从未私定过终身,没有谁辜负谁一说。
也幸好,老爹清醒,大家都及时止损。要不然,以后真就没法处了。给小姑一些时间,她会想明白的。
“风子快回来了吧?”
“可能还要等两天,他一路都要查看铺子,农庄的情况。”
“还要等两天呀,这次出去这么久,等他回来,好好陪陪你。”
方小宁笑着点头。
“对了,我听下面的人说,昨儿个,方家老爷子,追着亲家公,追了大半个村子是咋回事儿?”
“我爹最近特怕见爷爷,他想让我爹继续考试,我爹吧,觉得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该享几年清福,不想在折腾了。”
苏氏也是条咸鱼,特别能理解方有财。
“亲家公说的极是,童生已经很了不起了,反正秀才也不能当官,拼死拼活的念书,念一辈子,图啥?还不如好吃好喝的,过舒坦日子。”
念书的苦,这几年她看的清清楚楚,家里好几个读书人呢!让她读书,还是拉倒吧。
“娘说的极是,我爹也觉得,打拼,是年轻人的事,他就不掺和了。不过,我爷爷不那么想,你也知道,我爷爷,心气高,他就看不得我爹,不思进取的样子。”
“你说的对,说的对,我们年纪大的,学东西慢,记性差……”
这话说的苏氏很心虚,当年,小安子就让她一起学字认字,儿媳妇也让那个她跟着一起学,她怕辛苦,觉得没必要,反正都做了半辈子的睁眼瞎了。
说起来,家里不识字的就她一个,春妮都学了不少字呢!
儿媳妇这么好强的一个人,会不会也觉得她很不思进取。苏氏不敢在跟儿媳妇一起聊,赶紧找个借口溜走了。
方小宁见苏氏这么怂她,也是无语。
“大宝,二宝,走,带你们找老爷玩。”她要去看看老爹的热闹,追大半个村子呀,爷爷还真是老当益壮,真跑的动?不嫌累的慌吗?
老爹这次,想脱身有点难啊!
“好呀,好呀,老爷要跟玩什么呀!”
“老鹰抓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