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又开始了。
江春生的心中,始终充满了对工作的热情和期待。每天早上,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工程队的基建现场转悠。
他喜欢亲自感受工程的进展,观察工人们的工作状态,了解他们的施工过程,时不时还与他们交流几句。这种亲力亲为的工作方式,不仅让他学到了很多建筑施工上的很多基础知识。比如:什么是混合砂浆,什么是水泥砂浆;拌和50号水泥砂浆的配合比。什么是c200混凝土,砂、石子、水泥的配合比是多少……怎样绑扎钢筋笼……等等。
而且,在基建现场,江春生还喜欢跟着景康义的后面,认真的学习检查每一个施工工程中的每一个节点,从建筑材料的质量到施工工艺的规范;从砖砌体的质量管控、模板的支撑、钢筋的绑扎验收、水泥混凝土标号的检查,到日常养护,他都不放过。
今天,应该要验收大仓库地圈梁的钢筋,然后浇地梁混凝土。
江春生站在基建现场,看见手里拿着一份白色施工图纸的景康义走了过来,后面还跟着周永昌和一个班组负责人,江春生快步走了过去。
景康义走到一号大仓库的施工面上,一手拿着图纸,一手拿着一把小钢卷尺开始检查地梁钢筋。
江春生也跟在一旁学习。
“景师傅,你看这道地梁钢筋绑扎的间距是不是有点问题?”江春生指着他脚下一道隔墙的地梁钢筋说道。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因为他发现这道地梁上的箍筋间距明显比旁边那道地梁的箍筋间距要大。
景康义从前面的一道地梁上走了过来,躬身开始用钢卷尺开始量间距:“嗯,确实有点问题。按照要求,间距都应该是15厘米,但他们绑成了20厘米。老周,怎么搞得,安排人重新调整。”
周永昌转身对旁边的班组负责人说道:“小李,马上安排人增加箍筋,间距全部按照15厘米的标准来。”
小李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我这就改。是我没注意,个别工人把间距梆大了。”
景康义严肃的道:“钢筋绑扎切记不能马虎,我们得对房屋今后的使用安全尽职尽责。”
小李连连点头,赶紧亲自动手,开始调整钢筋的间距。
景康义看着江春生,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小江,你这段时间进步很大啊,连这些细节都能注意到了。”
江春生谦虚地笑了笑:“都是跟着你学的,你平时那么认真,我也不能拖后腿啊。”
景康义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对了,我们检查完钢筋,老周就要安排浇混凝土了。老周啊,把振捣棒都事先试试好,不要跟上次一样弄两个坏的来误事。另外,250号混凝土的配合比我已经给你了,你可要把好关。小江啊!等会他们浇混凝土,我要是不在的时候,你就帮我监督他们在现场做二组抗压试块。”
江春生点头应道:“好的。对了,景师傅,我有个问题一直不太明白,我曾经见过盖房子没有使用振捣棒浇筑混凝土的。所以我就在想,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如果不用振捣棒,而用人工振捣,是不是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对于江春生的这个看似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景康义笑了笑,他知道江春生好学,简单的回答,可能满足不了对方的好奇心,同时,也为了显示他自己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深厚与丰富,于是,认真而又尽可能详尽的解说起来:“小江啊!这振捣棒的作用呢,是让混凝土更加密实,完全排出里面的气泡。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的混合物,在搅拌过程中,会混入大量空气,形成许多微小气泡。如果这些空气不排出,硬化后的混凝土内部就会存在大量孔隙,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使用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棒产生的高频振动能够使混凝土内部的气泡上浮排出混凝土表面,让混凝土变的密实。同时,在混凝土振捣密实后,里面的石子和水泥浆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混凝土的结构更加均匀。这样一来,混凝土在承受荷载时,内部应力分布更加均匀,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与抗折强度等各项力学指标。混凝土的密实度越高,就越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就是说外界的水分、有害化学物质等难以进入混凝土内部,这样就减少了混凝土因雨雪、化学侵蚀等因素导致的耐久性问题,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用振捣棒振捣,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增加混凝土在模板内的流动,保证混凝土能够均匀地充满模板的每一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形状规则、表面平整的混凝土构件,避免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
如果光靠人工,很难做到均匀振捣,有效的排除里面的空气,这样,混凝土里就会留下很多空隙,达不到要求强度,而且成型质量也会很差。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浇混凝土,必须要用振捣棒。至于你看见人工振捣浇混凝土,那肯定是中途停电了,没有办法的方法,但人工振捣出来的东西,一定会留下质量隐患。”
江春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每次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振捣棒的‘呜呜’声都叫的那么响。”
景康义笑着点头:“是啊,那声音虽然吵,但那可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声的叫喊声:“小江——江春生——”
“小余在叫你!”站在江春生对面的景康义提醒道。
“哦?”江春生回过头,只见余生玉一边朝工地上走,接着又开始叫喊道:“江春生!钱队长找你。”
“好!我知道了。”江春生大声回应。
余生玉听见江春生的回应声,立即停下了脚步,转身往回走。
江春生快步走向工程队临时办公室,刚走进办公室,就看见他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钱队长说话。
他见江春生进来,扭头看了一眼,微微点了一下头,算是打过招呼,但并没有起身让出座位的意思。
“这是我们队负责行政人事工作的小江,江春生。”钱队长坐在办公桌前介绍道。
“哦!你好你好。”中年男子立即站起身主动伸出手。
“这是队里新来的小胡,胡顺平。”钱队长接着介绍。
“胡师傅你好!”江春生的手与对方的手握在了一起。
江春生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胡顺平。他身材略瘦,穿着一件略显陈旧的灰色衬衣,衬衣的颜色仿佛被岁月洗去了光泽,显得有些暗淡。他的脸庞轮廓分明,带着几分风霜,颧骨略高,下巴带着一个小圆弧。眼睛不大,眼角有些细纹,眼神不怎么明亮,而且总给人一种在沉稳与飘忽中左右摇摆的感觉。
他头发有些稀疏,特别是头顶,不过梳理得倒也是整整齐齐。尽管没有一丝凌乱,却也难掩岁月在他头上留下的痕迹。他的嘴唇偏薄,带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总体给人一种随和的感觉。
“小江,胡顺平以后就在工程队负责材料的采购工作。你先帮他在楼上安排一个房间。有空再带他去对面看看,熟悉一下环境。”钱队长安排道。
“好!”江春生点点头,两人不约而同地松开了手。
胡顺平随即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包红彤彤的牡丹香烟弹出两支递向江春生,“小江,来一支。”
“对不起!我不会。”江春生抬起双手,客气的拒绝。
“哦!不抽烟好。我也不抽,我们钱队长也不抽烟。真的是好!”胡顺平说罢,微笑着看向钱队长,声音有些沙哑,但语气温和。
钱队长喝了一口茶水后低声说道:“我也是最近两三年才戒的。”
“哦!”胡顺平应了一声,转眼看着江春生接着道:“小江,我刚来,什么都还不熟悉,好请你多多关照。”
江春生摆摆手,笑道:“不用客气,我们都是钱队长领导下的同事。胡师傅,你的介绍信呢?我需要收存起来。”
“哦!给钱队长了。”胡顺平回答道。
江春生点点头,转身对钱队长说道:“队长,那我先带胡师傅去楼上安排房间,顺便带他熟悉一下现场情况。”
钱队长挥了挥手:“去吧,胡顺平的介绍信你收好。”说罢。他将介绍信递给了江春生。
江春生将段机关办公室开来的介绍信放进了柜子里的文件盒里,然后领着胡顺平出了办公室,从后面楼梯上楼,推开了中间的房间。里面摆着两张旧的办公桌和两个新的铁皮柜子。
“胡师傅,你就在这间屋子办公吧,用哪张桌子都行。这里是队里的临时办公点。等前面基建搞好了,我们就搬过去了。”江春生道。
“好的!谢谢,麻烦你了。”胡顺平点点头,走进房间,环顾了一下四周,又走到东边的窗户边朝外看了看。然后指着里面的一张办公桌道:“我就坐这个吧。”
江春生笑了笑:“ 随你的便。你先收拾一下,我下去等你。”
“不用,没有什么需要收拾的,我们一起去工地看看吧。”胡顺平道。
于是,两人转身下了楼梯,径直来的了对面的基建工地。
江春生与胡顺平刚走到工地门口的涵洞上,胡顺平却停下来不走了。
“小江!我们这个基建工地上,这么多建筑工人,怎么就看见只有三四个戴了安全帽,其他这么多人,你看那边:戴草帽的,布帽子的,还有光着头什么都没有的,没有人管吗?”胡顺平突然问出了一个让江春生十分吃惊的问题。
江春生天天都在现场转悠,这一情况他早就知道,也从来没有当成问题。戴安全帽,不就是为了防止高空坠物砸坏人头吗?现场这里都是一层的房子,景康义和施工队周永昌对工人佩戴安全帽没有做任何要求,江春生认为这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哦!我们队里建设的这几栋房子都是一层的,主管工地的景师傅在这方面就没有做特别要求,施工队的负责人老周,也已经给钱队长担保安全上是不会出问题的,而且,合同书上,已经有明确说明,安全施工的责任由乙方负责。”江春生道。
胡顺平似乎是非常吃惊的看着江春生,沉默了片刻,无奈地摇了摇头:“安全意识太差了!太差了啊!小江,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在国外发达国家,只要是建筑工地,进入工地的大门口,都放着一个大大的安全帽的图片。不管是谁,不戴安全帽想进入工地,根本就是没门。如果里面有建筑工人不戴安全帽的,被监理人员抓到一次就处罚相当于50块钱人民币的罚款。”胡顺平说着说着,有些慷慨激昂起来,眼睛里也闪出了亮光。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江春生好奇的问。
“哎~我堂哥一直都在美国。我们国家现在搞改革开放,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和管理理念,不都是我们要学的吗?”胡顺平煞有介事的说道。
江春生听了胡顺平的话,心中不禁有些震动。他回想起自己平时在工地上的所见所闻,确实,工人们的安全意识普遍不高,而自己也从未对此提出过异议。他皱了皱眉,心中开始反思。
“胡师傅,你说得对,我们先不管发达国家是怎么做的,至少,我们工程队就是整天跟工程打交道的,我们自己的安全意识确实应该加强。佩戴安全帽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思。”江春生认真地说道,“等碰到景师傅了,我把你介绍给他,然后我们一起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制定一些安全规定,比如强制要求施工队佩戴安全帽,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等。”
胡顺平听了江春生的话,脸上露出了欣笑容:“小江,你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安全无小事,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哎!胡师傅,我冒昧的问一下,你是原来就在公路管理段工作还是从外单位调进来的。”江春生问道。
“我以前在楚都区的基层社工作。”胡顺平回答道。
“是吗?”江春生很是意外,楚都区不就是城北的那个区镇吗?于永斌就是那个区的。对了,治江区基层社现在的易林书记就是从楚都区基层社调过去的。
想到此,江春生不禁问道:“易林你认识吗?”
“你说的是现在在治江基层社的那个易林吗?”胡顺平追问,眼光里满是惊讶。
“是的!就是治江基层社现在的书记——易林!”江春生肯定的点头。
“哎呀!他跟我可是亲兄弟一般的关系。”
胡顺平抬起双手,亲热的抓住了江春生的双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