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初探科弊入险途
陈主考官的笑容里透着几分紧张,那枚翡翠扳指在他指间不安地转动着。“顾大人日理万机,何必在意这些陈年旧卷?不如……”他说着,便要引顾长渊离开。
顾长渊却不动声色地避开了他的手,目光依旧停留在那些试卷上。“陈大人,科举乃国之根本,选贤任能,岂能儿戏?这些试卷虽是旧卷,却也关系到朝廷的公正。本官身为朝廷命官,自当严查,绝不容许一丝一毫的舞弊行为存在。”
陈主考官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强作镇定道:“顾大人言重了,下官一向秉公办事,绝无徇私舞弊之举。”
顾长渊没有理会他的辩解,径直走到书架前,伸手取下一卷试卷。试卷上,墨迹斑驳,涂改之处清晰可见。他指着其中一处涂改痕迹,问道:“陈大人,这处涂改,作何解释?”
陈主考官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支支吾吾道:“这…许是考生自己涂改的…”
“哦?考生自己涂改?”顾长渊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那为何这墨迹新旧不一,笔锋也全然不同?”
陈主考官一时语塞,脸色愈发难看。
这时,徐凛风走了进来,附在顾长渊耳边低语了几句。顾长渊听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陈大人,本官还有事要处理,就不打扰了。”说罢,他将试卷放回原处,转身离去。
离开贡院后,顾长渊对徐凛风说道:“看来,这科举舞弊之事,果真如传闻那般严重。”
徐凛风点头道:“属下已查明,此次科举中,有一位张公子,乃是当朝权贵之子,其试卷与其他考生相比,文采斐然,进步神速,令人匪夷所思。”
“张公子…”顾长渊沉吟片刻,“走,去看看这位张公子。”
两人来到张公子府邸附近,观察着府内动静。只见府内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奢华至极。
他们正观察间,一名仆人从府内走出,发现了他们。那仆人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眼神中带着几分警惕,随即转身跑回府内。
不一会儿,几个家丁气势汹汹地从府内冲了出来,对着顾长渊和徐凛风叫嚣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此窥探!”
顾长渊神色不变,淡淡道:“本官乃朝廷命官,前来调查一些事情。”
“朝廷命官?”家丁头目冷笑一声,“我看你们是别有用心!赶紧滚,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顾长渊与徐凛风对视一眼,并未与他们纠缠,转身离去。
夜幕降临,顾长渊府邸书房内,烛火摇曳。顾长渊坐在桌案前,眉头紧锁。徐凛风站在一旁,低声汇报着最新的调查情况。
“大人,据可靠消息,张公子在考试前曾多次出入陈主考官府邸…”
突然,一阵敲门声打断了徐凛风的汇报。
“进来。”
一个身影闪了进来,在顾长渊耳边低语了几句。顾长渊脸色微变,沉声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那人走后,徐凛风问道:“大人,发生何事了?”
顾长渊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缓缓说道:“有人想见我……”
顾长渊披上外袍,悄然离开了府邸。夜色浓重,如墨般涂抹着天空,几颗稀疏的星子点缀其间,显得格外寂寥。他按照约定,来到城郊一处废弃的寺庙。庙宇破败,蛛网遍布,夜风穿过残垣断壁,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更添几分阴森。
在正殿的残破佛像前,一个身影瑟缩着,像一只受惊的兔子。正是李考生。他见到顾长渊,连忙上前,却又在几步之外停住,神色慌张。
“顾…顾大人…”李考生声音颤抖,目光闪烁不定。
顾长渊示意他靠近些,“李考生,你深夜约见本官,可是知道些什么?”
李考生深吸一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刚要开口,却又猛地顿住,脸上血色尽褪。他惊恐地看向庙门,那里,一个黑影缓缓浮现,正是陈主考官的仆人,陈仆人。
陈仆人阴恻恻地笑着,一步步逼近李考生,“李秀才,这么晚了,不在家温书,跑到这荒郊野外做什么?”
李考生吓得浑身发抖,语无伦次道:“我…我…我只是…散散心…”
陈仆人走到李考生面前,凑到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李秀才,你家里老母尚在,妻儿年幼,可要好好珍惜啊。有些事,知道得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
他拍了拍李考生的肩膀,那力道,却像是千斤巨石压下,让李考生几乎喘不过气。陈仆人随即转向顾长渊,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顾大人,这么巧啊,您也在这赏月?”
顾长渊面沉如水,目光锐利地盯着陈仆人,“本官在做什么,还轮不到你来过问。”
陈仆人也不恼,依旧保持着那虚伪的笑容,“是是是,顾大人说的是。小的这就告退,不打扰二位雅兴。”说完,他转身离去,临走前,又意味深长地看了李考生一眼。
陈仆人离开后,李考生像是瞬间被抽空了所有力气,瘫软在地,脸色惨白,再不敢吐露半个字。顾长渊知道,今晚怕是问不出什么了。
与此同时,在陈主考官的府邸,书房内灯火通明。陈主考官焦躁地在房间里踱步,孙师爷则在一旁翻看着一摞试卷,眉头紧锁。
“孙师爷,这…这可如何是好?顾长渊那厮,分明是盯上我了!”陈主考官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恐慌。
孙师爷放下手中的试卷,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大人不必惊慌,只要我们把所有痕迹都抹干净,他就算怀疑,也找不到任何证据。”
“可是…可是那些试卷…”陈主考官仍然心有余悸。
“大人放心,”孙师爷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已经安排人将所有相关的试卷都重新誊写了一遍,笔迹也模仿得天衣无缝,保证不会露出任何破绽。”
陈主考官这才稍稍安心,但心中的不安却并未完全消散,“但愿如此吧…”
孙师爷走到书桌前,拿起一支笔,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大人,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得…”他压低声音,在陈主考官耳边低语了几句。陈主考官听完,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咬牙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夜色更深,顾长渊回到府邸,徐凛风迎了上来,“大人,情况如何?”
顾长渊摇了摇头,将今晚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徐凛风。徐凛风听完,眉头紧皱,“看来,他们已经有所警觉,我们必须加快行动了。”
顾长渊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深沉的夜色,沉声道:“明日早朝…”晨曦熹微,金色的阳光洒入顾长渊的书房,映照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一夜未眠,科举舞弊案的种种疑点在他脑海中盘旋,让他心绪难宁。
早朝之上,官员们鱼贯而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周御史出列,奏道:“臣有事启奏,关于今年科举考试的试题偏难,许多考生反映难以作答,恐有不公之处,请陛下明察。”
顾长渊心中冷笑,这周御史素来与陈主考官交好,此刻提出试题偏难,分明是转移视线之举。他正欲开口,却见周御史转向他,意味深长地说道:“顾大人年轻有为,自然关心科举公平,但此事事关重大,还需谨慎处理,切莫听信谣言,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周御史的暗示,让顾长渊心中更加确定,这科举舞弊案背后,牵扯的势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退朝之后,顾长渊回到府邸,将这几日收集到的线索一一铺开,仔细查阅。他发现,一些原本看似指向舞弊的关键证据,如今看来却破绽百出,像是被人刻意伪造出来,故意引导他走向错误的方向。
“有人在扰乱视线。”徐凛风站在一旁,沉声说道,“他们不仅要掩盖舞弊的真相,还要将大人引入歧途。”
顾长渊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烦躁,“这幕后之人,心思缜密,手段狠辣,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徐凛风走到书桌前,拿起一份卷宗,“大人,属下发现,这些伪造的证据,都指向同一个人——张公子。”
“张公子?”顾长渊沉吟片刻,“他是礼部尚书之子,嚣张跋扈,确实有舞弊的嫌疑,但…会不会太明显了?”
“正是因为太明显,反而显得刻意,”徐凛风分析道,“属下怀疑,张公子只是个幌子,真正的幕后黑手,另有其人。”
顾长渊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危险的钢丝上,每一步都可能万劫不复。但为了揭开真相,匡扶正义,他必须继续走下去。
夜幕降临,顾长渊再次披上外袍,悄然离开了府邸。他要去找一个人,一个可以证明科举舞弊的关键证人。
城郊废弃的寺庙,依旧笼罩在一片阴森之中。顾长渊走到正殿,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他正要离开,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他猛地转身,只见一个身影从阴影中缓缓走出,正是李考生。李考生看到顾长渊,脸上露出惊恐的神色,嘴唇颤抖着,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又不敢开口。
顾长渊看着他,沉声道:“李考生,我知道你害怕,但只有你站出来作证,才能揭露真相,才能让那些徇私舞弊之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李考生依旧低着头,不敢直视顾长渊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刚要开口,却又猛地顿住,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顾大人…”他声音颤抖着,指着庙门的方向,“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