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初临驿站探腐形
城外的驿站尘土飞扬,几面残破的旗帜在秋风中无精打采地飘动。顾长渊的马车缓缓停下,车轮碾过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打破了驿站原有的死寂。赵驿站官员早已等候多时,他身着崭新的官服,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远远地就迎了上来,一路小跑,显得格外殷勤。
“顾大人,一路辛苦,下官恭候多时了……”他深深作了个揖,隐藏在袖子里的手却微微颤抖,眼神闪烁,不敢直视顾长渊。
顾长渊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赵驿站官员,他肥头大耳,满面油光,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虚伪的热情。顾长渊淡淡一笑,说道:“赵大人客气了,本官此行,只是例行巡查,不必如此劳师动众。”
赵驿站官员连忙摆手,“应该的,应该的,为朝廷效力,下官义不容辞!”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用眼神示意站在一旁的钱驿卒。钱驿卒心领神会,悄悄溜进了驿站后院。
顾长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却没有点破。他跟着赵驿站官员走进了驿站,一股霉味扑面而来。驿站内,环境脏乱,几张破旧的桌椅散乱地摆放着,地上满是尘土和污渍。
“顾大人,请上座。”赵驿站官员殷勤地将顾长渊引到一张相对干净的椅子上,又吩咐手下奉上茶水。
顾长渊并未落座,而是径直走到一位正在整理信件的信使面前。这位信使身形消瘦,脸色蜡黄,眼中满是疲惫。
“这位小哥,敢问你是……”
“下官李信使,见过大人。”李信使连忙放下手中的信件,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顾长渊温和地问道,“我看你面色疲惫,可是近日公务繁忙?”
李信使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抱怨:“回大人,驿站的信件传递经常延误,下官时常因此受到责罚。”
“哦?这是为何?”顾长渊不动声色地问道。
李信使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一旁的赵驿站官员,最终还是压低声音说道:“大人,驿站的驿卒……他们经常消极怠工,延误信件传递,下官也无可奈何……”
顾长渊微微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几分了解。他正要继续追问,忽然听到驿站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喧闹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同样衣衫褴褛的村民。老汉老泪纵横,径直走向顾长渊……“大人,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老汉颤巍巍地跪倒在顾长渊面前,身后几个村民也跟着跪了下来,哭喊声在驿站内回荡。
“大人,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这赵大人,他,他……”老汉泣不成声,断断续续地控诉着。
顾长渊连忙扶起老汉,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慢慢说,发生了何事?”
老汉抹了把眼泪,哽咽着说道:“大人,我们是附近村子的村民,这赵大人,他强征我们的粮食和牲畜,说是为了驿站的日常所需,可,可他给的价钱,比市价低了整整一半!我们这些村民,本来就生活艰难,如今更是雪上加霜,活不下去了啊……”
其他村民也纷纷哭诉,控诉赵驿站官员的种种恶行。他们有的说自己的粮食被强行低价收购,有的说自己的牲畜被无故征用,有的说自己的家人被驿卒殴打……
赵驿站官员的脸色变得煞白,他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眼神慌乱地四处张望。他强作镇定,连忙解释道:“大人,冤枉啊!下官从未做过这样的事!这些刁民,他们,他们……”
“赵大人,你还有什么可说的?”顾长渊的目光如炬,直视着赵驿站官员,语气冰冷。
赵驿站官员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他转头狠狠地瞪了钱驿卒一眼,低声呵斥道:“还不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钱驿卒吓得浑身一哆嗦,连忙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小的只是奉命行事,一切都是赵大人指使的!”
“你胡说!”赵驿站官员怒吼道,“分明是你自己贪赃枉法,却要污蔑于我!”
顾长渊冷眼看着两人互相推诿,心中早已有了判断。他走到李信使面前,问道:“李信使,你刚才说驿站的驿卒经常消极怠工,延误信件传递,可有此事?”
李信使看了一眼赵驿站官员和钱驿卒,咬了咬牙,说道:“回大人,确有此事。”
“好,很好。”顾长渊点点头,转头看向徐凛风,“凛风,将这些村民的证词记录下来,一字一句都不得遗漏。”
徐凛风应了一声,立刻拿出纸笔,开始记录村民们的证词。
顾长渊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驿站后院的方向。他沉声说道:“赵大人,本官想看看驿站的后院,不知可否方便?”
赵驿站官员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强笑道:“大人,后院,后院没什么好看的……”
顾长渊没有理会他的推脱,径直走向后院。赵驿站官员见状,连忙跟了上去,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心中却充满了不安。
后院的景象比驿站大厅更加脏乱不堪。破旧的马厩里,几匹瘦骨嶙峋的马匹无精打采地站着。粮仓的门虚掩着,一股霉味从里面飘出来。
顾长渊走到粮仓门口,伸手推开了仓门。
粮仓内,堆放着一些粮食,但大部分都已经发霉变质。一些老鼠在粮堆上乱窜,发出令人作呕的吱吱声。
顾长渊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他转过身,目光冰冷地盯着赵驿站官员。
“赵大人,这就是你所说的‘驿站日常所需’?”
赵驿站官员的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这时,徐凛风从外面走了进来,他走到顾长渊身边,低声说道:“大人,外面来了一个人,说是……”
徐凛风还没说完,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就走了进来。他走到顾长渊面前,拱手行礼道:“顾大人,在下孙兵部侍郎,奉命前来……”孙兵部侍郎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拱手道:“顾大人,下官孙成,奉命前来迎接大人,不知大人一路可还安好?”他刻意加重了“奉命”二字,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告。
顾长渊不动声色地回礼:“孙大人客气了,本官一路尚可。只是这驿站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尽人意啊。”他瞥了一眼脸色煞白的赵驿站官员,语气意味深长。
孙成干笑了两声,打着哈哈道:“驿站事务繁杂,难免有所疏漏,顾大人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去驿馆休息,明日再处理也不迟。”
顾长渊没有接话,只是盯着粮仓内发霉的粮食和乱窜的老鼠,眉头紧锁。
这时,一个獐头鼠目的男子悄悄走到赵驿站官员身旁,附耳低语了几句。此人正是驿站的师爷周桐,他眼珠滴溜溜地转着,不时地观察着顾长渊和孙成的表情。
赵驿站官员听完周桐的话,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他赔笑道:“大人,下官这就安排人清理粮仓,保证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孙成也附和道:“是啊,顾大人,这些小事就交给下官处理吧,您还是先去休息吧。”说着,他便示意手下人将顾长渊引向驿馆。
顾长渊却站着未动,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沉声道:“孙大人,本官此行奉旨巡查驿站,职责所在,岂能草草了事?驿站的情况,本官必须亲自查明。”
孙成的脸色微微一变,语气也变得有些生硬:“顾大人,有些事情,还是适可而止的好。”
说完,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给顾长渊:“这是家兄托下官转交给大人的,还请大人过目。”
顾长渊接过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几句模棱两可的话,隐隐透露出警告之意。他将信收入袖中,淡淡道:“多谢孙大人提醒,本官自有分寸。”
孙成见顾长渊不为所动,也不再多言,拱了拱手,便带着手下离开了。
周桐见状,连忙凑到赵驿站官员身边,低声道:“大人,看来这顾长渊不好对付啊,咱们得想个办法……”
赵驿站官员脸色阴沉,他点了点头,低声吩咐周桐几句。
顾长渊目送孙成离开,心中冷笑一声。他明白,孙成背后的势力,正是阻碍他整顿驿站的绊脚石。但他并不畏惧,他早已做好准备,与这些贪官污吏斗智斗勇。
他转过身,对徐凛风说道:“凛风,去把驿站的物资账目拿来,本官要亲自查看。”
赵驿站官员闻言,脸色再次变得煞白,他连忙说道:“大人,账目都在库房里,下官这就去取……”他转身朝着库房走去,脚步却有些迟疑,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他伸手去拉库房的门,手指却微微颤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