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真容欲现碍尚存
宋学究的书房,位于城郊一处僻静的宅院深处。高墙黛瓦,绿树掩映,看似清幽雅致,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森严。顾长渊和徐凛风抵达宅院外时,便察觉到气氛异样。守卫较之以往明显增多,一个个面色冷峻,警惕地注视着来往行人。
“看来宋学究已经有所察觉。”徐凛风低声说道,目光扫过院墙上影影绰绰的身影。
顾长渊微微颔首,眼中并无惧色,反而燃起一丝兴奋的光芒。“越是如此,越说明我们找对了地方。”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便已心领神会。顾长渊上前,以查案为由要求进入书房。不出所料,守卫以宋学究身体抱恙,不便见客为由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宋学究德高望重,我等自然不敢叨扰。只是兹事体大,关系到朝廷法纪,还望通融一二。”顾长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守卫们面面相觑,似乎有些犹豫。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院内传来:“何人在外喧哗?”
宋学究缓缓走出,脸色略显苍白,但眼神却异常锐利。他目光落在顾长渊身上,语气带着一丝不悦:“顾大人,老夫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宇不凡。只是不知顾大人到此,有何贵干?”
顾长渊拱手行礼,不卑不亢地答道:“下官奉命彻查科举舞弊案,近日查到一些线索,可能与宋学究有关,故特来拜访,希望能得到学究的配合。”
宋学究闻言,脸色微微一变,随即恢复如常。“哦?不知顾大人查到了什么线索?不妨说来听听。”
顾长渊并未直接点明,而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到账册上的代号以及在李造假者住所发现的书籍笔记上。他观察着宋学究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试图从中找到破绽。
宋学究听完顾长渊的叙述,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顾大人多虑了,那些代号不过是老夫研究学术时所做的标记,并无其他含义。至于那些书籍笔记,更是寻常之物,与科举舞弊案毫无关联。”
“是吗?”顾长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既然如此,宋学究为何如此紧张?难道是书房里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宋学究的脸色终于变了,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语气也变得冷冽起来。“顾大人,慎言!老夫乃当朝学界权威,岂容你如此污蔑?”
顾长渊毫不退缩,目光直视宋学究。“下官只是依法办事,并无意冒犯学究。只是真相如何,还需查明之后才能定论。”说罢,他便示意徐凛风上前,准备强行进入书房。
就在这时,一群书院的学生和学者突然涌现,将书房门口围得水泄不通,高声呼喊着“维护学界尊严”“抵制朝廷干预”等口号。领头的是张书院院长,他义愤填膺地指着顾长渊,大声呵斥道:“顾长渊,你如此肆意妄为,视我等学界权威如无物,简直目无王法!”
顾长渊看着眼前群情激奋的人群,眉头紧锁……他低声对徐凛风说:“看来,这最后一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难。”
徐凛风面色凝重,低声回应:“大人,看来宋学究在学界的影响力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大。今日恐怕难以强行搜查。”顾长渊环视四周,人群越聚越多,叫嚣声也越来越大,形势对他极为不利。他深知,若此时强行搜查,只会激化矛盾,甚至引发更大的冲突。
“张院长,”顾长渊上前一步,语气沉稳而有力,“本官并非有意冒犯学界权威,只是依法办事。科举舞弊案事关国之根本,若不彻查清楚,如何向天下学子交代?如何对得起朝廷的信任?”
张院长冷笑一声,“顾大人巧言令色,谁不知道你与宋学究早有嫌隙?如今借着查案的名义,公报私仇,实乃卑鄙小人行径!”
张院长的话语,如同火上浇油,瞬间点燃了人群的愤怒。学生们纷纷挥舞着拳头,高喊着“顾长渊滚出去”“保护宋学究”等口号。
顾长渊心中暗暗叫苦,他知道自己今日恐怕难以善了。但他并不后悔,为了揭露真相,为了伸张正义,他必须坚持下去,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
就在这时,徐凛风突然凑到顾长渊耳边,低声说道:“大人,我发现有人鬼鬼祟祟地在书房附近徘徊,形迹可疑。”
顾长渊顺着徐凛风的目光望去,果然看到一个身影在人群后方闪动,手里似乎拿着什么东西。那人正是李造假者的仆人陈仆人。他奉命在宋学究书房附近准备放火,一旦顾长渊接近就烧毁书房,消灭所有证据。他焦急地等待着时机,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风向转变,吹向书房,陈仆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知道,这是最佳时机。
顾长渊心中一凛,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当机立断,对徐凛风说道:“你去拖住张院长,我去看看情况。”
说罢,顾长渊便拨开人群,朝着那个可疑的身影追去。徐凛风则上前与张院长周旋,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
“张院长,”徐凛风语气诚恳,“我知道你也是为了维护学界的声誉,但此事事关重大,还望你能理解。”
张院长却丝毫不为所动,“理解?你让我如何理解?顾长渊分明就是故意针对宋学究,你让我如何理解?”
徐凛风一边与张院长周旋,一边密切关注着顾长渊的动向。他看到顾长渊已经追到了那个可疑的身影,两人似乎发生了争执。
突然,一股浓烟从书房方向升腾而起,火光冲天。徐凛风脸色大变,他知道,事情糟了。
“走水了!快救火!”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场面顿时混乱起来。
徐凛风顾不得再与张院长纠缠,立刻朝着火场跑去。他必须找到顾长渊,确保他的安全。
顾长渊一把抓住陈仆人,厉声喝道:“你想干什么?”
陈仆人惊恐地看着顾长渊,手中的火把掉落在地上,点燃了附近的干草。
“我……我……”陈仆人支支吾吾,眼神闪烁,不敢直视顾长渊。
顾长渊一把夺过陈仆人手中的火油罐,怒道:“你竟敢纵火烧毁证据!”
陈仆人吓得瘫软在地,他知道自己完了。
熊熊大火映红了半边天空,浓烟滚滚,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顾长渊看着眼前的火海,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他知道,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重要的证据,也烧毁了他最后的希望……
他抬头望向京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看来,只能走最后一步了……”他低语道。
这时,一个侍卫策马而来,在顾长渊面前翻身下马,急促地说道:“大人,皇上召见……”
浓烟蔽日,火光冲天,映照着顾长渊阴沉的面容。他紧握着从陈仆人手中夺下的火油罐,任由滚烫的温度灼烧着他的掌心,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他心中燃烧着比这更炽热的怒火,证据被毁,真相被掩埋,他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一炬。
徐凛风拨开人群,冲到顾长渊身边,焦急地问道:“大人,您没事吧?”
顾长渊摇了摇头,眼神中透着深深的无力感,“证据没了……”
徐凛风顺着顾长渊的目光看向燃烧的书房,心中也充满了苦涩。他知道,这把火烧毁的不仅仅是几本书,更是他们翻盘的希望。
“大人,我们还有机会,一定还有其他证据……”徐凛风试图安慰顾长渊,但也明白这不过是自我安慰。
顾长渊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明白,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他必须尽快找到其他突破口,否则一切就真的完了。
就在这时,侍卫带来的圣旨如同一道惊雷,将顾长渊从绝望中惊醒。皇帝召见,意味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皇宫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周礼部侍郎正声情并茂地向皇帝控诉顾长渊的“罪行”。
“陛下,顾长渊假借查案之名,公报私仇,火烧宋学究书房,其心可诛!此举不仅是对学界权威的挑衅,更是对朝廷法纪的践踏!”周侍郎义愤填膺,言辞犀利,仿佛顾长渊就是十恶不赦的罪人。
皇帝面色阴沉,目光扫过跪在大殿中央的顾长渊,沉声问道:“顾爱卿,你可有何辩解?”
顾长渊深知,此时此刻,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周礼部侍郎与宋学究沆瀣一气,早已在皇帝面前给他扣上了“报复”的帽子。
“陛下,臣冤枉!臣一心为国,绝无私心!这场火并非臣所为,而是有人故意纵火,意图销毁证据!”顾长渊掷地有声,眼神坚定。
“证据?如今证据已被烧毁,你让朕如何相信你的话?”皇帝语气冰冷,显然并不相信顾长渊的辩解。
大殿之上,刘书生躲在角落里,脸色苍白,双手紧紧攥着衣角。他知道真相,他知道顾长渊是无辜的,但他不敢站出来作证。之前李造假者的威胁,如同梦魇般缠绕着他,让他不敢有任何反抗的举动。他只能在一旁干着急,眼睁睁地看着顾长渊被冤枉,却无能为力。
顾长渊环视四周,看到了刘书生躲闪的目光,心中闪过一丝无奈。他知道刘书生知道些什么,但他更明白,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刘书生的沉默是可以理解的。
“陛下,”顾长渊再次开口,语气坚定,“臣知道真相如何证明,请陛下恩准臣进入被烧毁的书房,臣定能找到残存的证据!”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书房已被大火焚毁,还能找到什么证据?这分明是垂死挣扎!
周礼部侍郎冷笑一声,“顾大人,你莫不是痴心妄想?难道你还能从灰烬中变出证据不成?”
顾长渊没有理会周礼部侍郎的嘲讽,而是直视着皇帝,眼神中充满了决绝,“陛下,臣恳请一试!”
皇帝沉默片刻,最终缓缓开口:“准!”
顾长渊起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知道,这或许是他最后的机会……他快步走出金銮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他都要找到真相!他猛然想起之前在书房外瞥见的一抹异样光彩……
烈日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味道。被烧毁的书房外,守卫森严,气氛紧张。顾长渊站在警戒线外,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着书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抹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异样光彩,像一根线,牵引着他寻找真相。
“大人,我们现在该如何入手?”徐凛风低声问道,眉头紧锁。他知道,这看似普通的书房,如今却如铜墙铁壁般难以攻破。
顾长渊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绕着书房走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了书房后方的一扇不起眼的小窗上。“凛风,你还记得我之前提到的那抹光彩吗?”
徐凛风顺着顾长渊的目光看去,那扇小窗被浓烟熏黑,几乎与周围的焦黑融为一体,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大人是说,那光彩是从这扇小窗透出来的?”
“没错,”顾长渊肯定地点了点头,“如果我的推测没错,这扇小窗后面应该有一条密道,而真正的证据,很可能就藏在那里。”
密道,是古代大户人家常用的设计,用于藏匿贵重物品或紧急逃生。顾长渊凭借着现代知识的积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
“可是大人,就算真有密道,我们又该如何进去呢?”徐凛风担忧地问道,他知道,宋学究老奸巨猾,密道的入口必然机关重重。
顾长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凛风,你忘了我的特长了吗?”他从怀中掏出一把小巧的工具,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这可是我根据鲁班锁的原理,专门打造的开锁神器。”
徐凛风恍然大悟,他知道顾长渊对古代机关颇有研究,经常能化腐朽为神奇。
夜幕降临,书房周围的守卫渐渐松懈下来。顾长渊和徐凛风趁着夜色,悄悄潜入书房后方。顾长渊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很快打开了小窗上的机关,露出了一条通往地下的幽暗密道。
密道里空气污浊,弥漫着尘土的味道。顾长渊点燃火折子,小心翼翼地沿着密道前行。走了大约一刻钟,眼前豁然开朗,一个隐蔽的地下室出现在他们面前。
地下室里堆满了书籍和卷轴,其中一个上了锁的木箱格外引人注目。顾长渊预感,他要找的关键证据就在里面。他再次拿出开锁神器,只听“咔哒”一声,木箱应声而开。
箱子里装着的,是一叠厚厚的账本和信件。顾长渊快速翻阅了一遍,脸色逐渐凝重起来。这些账本和信件,详细记录了宋学究、张书院院长、李造假者以及周礼部侍郎等人相互勾结,伪造学术成果,贪污受贿的罪证。
“大人,我们找到关键证据了!”徐凛风激动地说道,他知道,他们终于可以揭露真相,为顾长渊洗刷冤屈了。
顾长渊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凛风,立刻将这些证据送往宫中,呈交给皇上。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走漏任何风声。”
徐凛风郑重地接过证据,转身离去。顾长渊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他知道,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他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宋学究,周侍郎,你们的末日到了……”他猛然想起之前在书房外与刘书生的短暂接触……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