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困局初开证欲全
陈仆人猛然回头,却见顾长渊站在他身后,手里握着一块石头,月光映照下,石头棱角分明,泛着冷光。陈仆人惊出一身冷汗,下意识地后退一步。“顾…顾大人……”
“陈仆人,这么晚了,不在宋府待着,在这做什么?”顾长渊语气冰冷,眼神如刀锋般锐利。
陈仆人支支吾吾,眼神闪烁:“我…我…我只是出来…散步……”
“散步?”顾长渊冷笑一声,“散步散到我身后来了?看来宋学究很关心我的动向啊。”
陈仆人不敢再隐瞒,他知道顾长渊已经识破了他的跟踪,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小的奉老爷之命,来看看顾大人…是否需要帮助……”
“不必了。”顾长渊语气强硬,“回去告诉宋学究,让他好自为之。”
陈仆人如蒙大赦,慌忙逃窜。顾长渊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道:看来宋学究已经察觉到我在调查他了。
摆脱了陈仆人,顾长渊继续他的秘密调查。根据刘书生提供的线索,他找到了一个隐藏很深的证人——宋学究曾经的书童,如今在城外一家小酒馆做伙计。
顾长渊乔装成路人,来到这家小酒馆。他点了几碟小菜和一壶酒,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终于,他看到了那个书童,一个身形佝偻,头发花白的老者。
顾长渊走到老者身边,低声说道:“老丈,我想打听一些关于宋学究的事情。”
老者警惕地看了顾长渊一眼,没有说话。顾长渊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放在老者面前:“老丈,我只是想了解一些情况,不会为难你。”
老者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收下了银子。他压低声音说道:“你想知道什么?”
顾长渊问道:“我听说宋学究年轻时曾经替人代笔写文章,你可知道此事?”
老者叹了口气,说道:“唉,这事儿啊……当年老爷确实做过这样的事,不过都是为了生计所迫,后来就金盆洗手了。”
“那你可知道他曾经用一种特殊的纸张写过文章?”顾长渊继续追问。
老者想了想,说道:“特殊的纸张?好像…好像是有这么回事,那纸张…颜色发黄,摸上去很粗糙……”
老者的描述与顾长渊之前在纸张店得到的信息完全吻合。这几乎可以证实宋学究参与了造假,虽然不是直接证据,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与此同时,宋学究得知顾长渊正在四处活动,心中愈发不安。他开始贿赂朝廷中的一些官员,特别是与他关系密切的周礼部侍郎。他让这些官员在皇帝面前为自己说话,试图抹黑顾长渊的调查,将其说成是打击报复,扰乱朝纲。
周礼部侍郎收了宋学究的好处,便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地诋毁顾长渊,说他为了个人恩怨,不顾大局,故意制造事端。
而此时,张书院院长看着风向不对,深夜里,他悄悄打开书院的库房,搬出几个沉重的箱子……
张书院院长抹了把额头的汗,库房里昏暗的油灯在他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沉重的木箱里装满了历年书院的收录文章和学生名册,这些都是他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成果,如今却成了可能将他拖入深渊的罪证。他咬了咬牙,这些东西绝对不能落入顾长渊的手里。他叫来心腹,吩咐他们连夜将这些箱子运到城外一处隐蔽的庄园。
与此同时,李造假者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待。他知道顾长渊的调查已经逼近真相,而他是整件事的关键人物,一旦败露,后果不堪设想。他必须想个办法脱身。一个阴险的计划在他心中酝酿成形——嫁祸于人。刘书生胆小怕事,又知道一些内情,正是理想的替罪羊。李造假者模仿刘书生的笔迹,伪造了几份书信和账本,这些假证据足以将刘书生牵扯进造假事件中。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伪造的证据藏在刘书生家中,然后匿名向官府举报刘书生参与学术造假。
顾长渊从酒馆出来,心情沉重。老书童的证词虽然不能直接定罪,但也足以证明宋学究与造假事件脱不了干系。他必须尽快找到更确凿的证据,才能扳倒宋学究和背后的势力。他回到家中,徐凛风正在等他。“怎么样?”徐凛风问道。“有了一些进展,”顾长渊将老书童的证词告诉了徐凛风,“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徐凛风沉思片刻,说道:“或许我们可以从礼部入手,礼部掌管学术审核,或许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第二天一早,顾长渊便前往礼部,准备查阅相关的官方学术资料。然而,他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碍。礼部的官员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让他查阅资料。顾长渊心中隐隐感到不安,这其中一定有猫腻。他找到周礼部侍郎,希望他能帮忙。周侍郎却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顾大人,这些资料事关重大,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查阅的,您还是请回吧。”顾长渊目光如炬,盯着周侍郎,一字一句地说道:“周大人,此事关系到朝廷的清誉和学术的廉正,我必须查个水落石出。”周侍郎眼神闪烁,避开顾长渊的目光,说道:“顾大人,您还是不要为难下官了……”
突然,一个官员匆匆跑进来,在周侍郎耳边低语了几句。周侍郎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来,说道:“顾大人,您先请回吧,下官还有要事处理。”顾长渊看着周侍郎慌乱的背影,心中更加确定,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更大的秘密……他转身离开礼部,心中暗道:“看来,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就在这时,他看到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是陈仆人。他手里似乎拿着什么东西,匆匆忙忙地朝着城外的方向走去。
“徐凛风,”顾长渊沉声说道,“我们走……”顾长渊快步追上陈仆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站住!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陈仆人脸色煞白,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包,似乎很怕被人看到。顾长渊一把夺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账册。他迅速翻阅了几页,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这些账册记录了李造假者与宋学究之间的金钱往来,以及他们如何操纵学术评审,伪造学术成果的详细过程。
“好你个李造假者,竟然敢嫁祸于人!”顾长渊怒道。他立刻派人将陈仆人扣押,并将账册作为证据带回。
回到家中,顾长渊将账册交给徐凛风,“凛风,你看,这正是我们需要的证据!”
徐凛风仔细翻阅着账册,眉头紧锁,“这些账册足以证明李造假者和宋学究的罪行,但是……”
“但是什么?”顾长渊急切地问道。
“但是这些账册并没有直接证明张书院院长参与其中,”徐凛风指着账册上一个模糊的印章,“这个印章很像是张书院的印章,但又有些不同,如果我们能找到张书院的印章,并证明这个模糊的印章就是张书院的,那么就能将整个造假链条串联起来。”
顾长渊沉思片刻,“张书院院长为人谨慎,他的印章肯定藏得很隐秘。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拿到他的印章。”
与此同时,李造假者得知陈仆人被抓,账册被夺,顿时慌了神。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走投无路,唯一的出路就是逃走。他收拾了一些细软,准备连夜逃出京城。
顾长渊和徐凛风经过一番分析,推断张书院院长的印章很可能藏在他的书房密室里。他们决定夜探张书院,寻找印章。
夜深人静,顾长渊和徐凛风潜入张书院。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巡夜的守卫,来到张书院院长的书房。
书房里一片漆黑,只有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房间的一部分。顾长渊和徐凛风借着微弱的光线,仔细搜寻着书房的每一个角落。
突然,徐凛风在一幅字画后面发现了一个暗格。他轻轻按下暗格的机关,墙壁上出现了一道暗门。
他们进入密室,发现里面摆放着许多书籍和文件。在一个上了锁的箱子里,他们找到了张书院院长的印章。
顾长渊将印章与账册上的模糊印章进行比对,发现两者完全一致。
“终于找到了!”顾长渊激动地说道。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有人来了!”徐凛风低声道。
顾长渊迅速将印章收好,和徐凛风一起躲藏在密室的角落里。
房门被推开,一个黑影走了进来。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顾长渊和徐凛风认出来人正是张书院院长。他似乎是睡不着,起来喝水,丝毫没有察觉密室的存在。他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低声叹息道:“唉,这几天真是不太平啊……”他喝完茶,又回到床上躺下。顾长渊和徐凛风这才松了一口气,悄悄地从密室里退了出来。
回到家中,顾长渊将印章与账册上的模糊印章仔细比对,两者完全一致。他兴奋地对徐凛风说:“这下我们终于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可以将李造假者、宋学究和张书院院长一网打尽了!”
徐凛风却显得有些忧虑:“长渊,话虽如此,但我们目前掌握的证据只能证明他们三人之间存在不正当的利益往来,并不能直接证明这次学术造假事件是他们主导的。如果他们一口咬定账册上的记录是其他正常交易的款项,我们很难反驳。”
顾长渊也冷静下来,意识到徐凛风说得有道理。他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证据链上还缺少一个关键的环节,能够将学术造假事件与这些人直接联系起来。
“我们需要找到更直接的证据,”顾长渊沉声道,“例如,李造假者伪造学术成果的底稿,或者他与宋学究、张书院院长密谋的书信。”
接下来的几天,顾长渊和徐凛风再次走访了刘书生,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线索。然而,刘书生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什么都不敢说。他只是反复强调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求顾长渊放过他。
顾长渊意识到从刘书生这里已经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了。他回到家中,将所有已知的线索和证据都摆在桌子上,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梳理,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
他将目光集中在账册上,一页一页地翻看着,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被忽略的细节。账册上记录了大量的交易信息,包括交易时间、交易金额、交易物品等等。顾长渊注意到,其中有一些交易的物品名称非常模糊,只用了一些简单的代号表示。
“这些代号是什么意思?”顾长渊指着账册上的代号问徐凛风。
徐凛风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或许是某种暗语?”
顾长渊陷入沉思。他意识到,这些代号很可能就是解开整个谜团的关键。他开始尝试破译这些代号,但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
时间一天天过去,顾长渊的压力越来越大。周礼部侍郎不断地催促他尽快结案,而他却始终找不到关键的证据。他感到自己就像困在一张巨大的网中,动弹不得。
就在他几乎快要放弃的时候,他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之前在搜查李造假者住所时,发现的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书籍和笔记。他立刻派人将这些书籍和笔记取来,仔细翻阅。
在其中一本笔记里,他发现了一些与账册上代号相似的符号。他将这些符号与账册上的代号进行比对,发现它们竟然完全吻合!
顾长渊兴奋地几乎要跳起来。他意识到,这些符号很可能就是破译代号的密钥!他立刻开始尝试用这些符号来破译账册上的代号。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成功地破译了其中几个代号。这些代号指向的地点,正是……宋学究的私人书房。
“凛风,”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去宋学究的书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