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破障显真平冤屈
劲风袭来,顾长渊本能地侧身一滚,堪堪躲过致命一击。他抬头一看,只见一个黑衣人手持长剑,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黑衣人的剑法凌厉,招招致命,顾长渊不敢大意,只能凭借着现代格斗技巧,勉强招架。
“凛风,你怎么样?”战斗间隙,顾长渊不忘关心徐凛风的情况。
“我没事,长渊,你小心!”徐凛风虚弱地回答,他的脸色苍白,嘴唇干裂,显然失血过多。
顾长渊心中焦急,他知道,必须速战速决。他瞅准一个机会,猛地一脚踢在黑衣人的胸口,将其踹飞出去。然后,他迅速捡起地上的长剑,转身朝另一个黑衣人刺去。
黑衣人没想到顾长渊的身手如此敏捷,一时躲闪不及,被长剑刺中了肩膀。他发出一声惨叫,手中的刀也掉落在地。顾长渊没有丝毫犹豫,一剑结果了他的性命。
剩下的黑衣人见顾长渊如此凶悍,都有些胆怯。他们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地向后退去。顾长渊没有追击,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徐凛风的安全。
他扶起徐凛风,快速离开了树林。
与此同时,王县令得知顾长渊逃出县衙,而且正朝着京城方向进发,顿时慌了神。他知道,一旦顾长渊将证据呈给皇帝,他的罪行就会败露。于是,他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赶往京城,想要在顾长渊之前污蔑他,抢占先机。
顾长渊和徐凛风一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在几天后抵达了京城。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刻前往都察院,将证据呈给了刘御史。
然而,刘御史早已被王县令收买,他假意答应调查此事,实际上却将证据压了下来。顾长渊心知肚明,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决定直接面见皇帝,将真相公之于众。
经过一番周折,顾长渊终于得到了面圣的机会。他将所有证据呈给了皇帝,并详细讲述了王县令的罪行。皇帝听后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此事。
王县令的阴谋败露,他被革职查办,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顾长渊则因为揭露腐败有功,被皇帝赏识,官升一级。
正当顾长渊以为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他却收到了一个神秘的消息:“张承包商已在京城安排人手……”
顾长渊走出金銮殿,心头一块大石终于落地。王县令的罪行昭然若揭,也算是为枉死的百姓讨回了公道。一丝倦意袭来,连日奔波的疲惫感终于涌上心头。他揉了揉酸涩的太阳穴,转身准备回府。
“大人,我们现在去哪里?”徐凛风跟在顾长渊身后,低声问道。他脸色依旧苍白,之前的伤势还未痊愈。
“回府,好好休息一下。”顾长渊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虽然王县令伏法,但他心中始终有一股不安的预感。
就在这时,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匆匆跑过来,在顾长渊耳边低语了几句。顾长渊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凛风,我们走!”他语气急促,一把抓住徐凛风的手臂,快步朝宫门走去。
原来,小太监带来的消息是:张承包商买通了宫中侍卫,准备在顾长渊回府的路上截杀他!
顾长渊心中暗骂张承包商的狠毒,同时也对宫中侍卫的腐败程度感到震惊。看来,这场斗争远没有结束,甚至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他们改道去了城外一处隐蔽的宅院,这是顾长渊在京城安置的安全屋。刚进门,顾长渊就吩咐道:“凛风,你身上的伤需要尽快处理,我去安排一下接下来的事情。”
徐凛风点点头,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没有多说什么。
顾长渊迅速写下一封密信,交给心腹,让他务必将信送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手中。这位老臣正直清廉,深受皇帝信任,是顾长渊最后的希望。
与此同时,金銮殿上,刘御史正声泪俱下地控诉顾长渊的“罪行”。他声称顾长渊栽赃陷害王县令,扰乱朝纲,其心可诛。几个早已被张承包商收买的官员也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对顾长渊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
皇帝眉头紧锁,心中也开始动摇。虽然顾长渊提供的证据确凿,但刘御史等人的言辞也并非毫无道理。更何况,他深知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也怀疑顾长渊是否有其他目的。
就在皇帝犹豫不决之时,一个侍卫匆匆走进大殿,在皇帝耳边低语了几句。皇帝脸色一变,猛地站起身来。
“传朕旨意,立即派人保护顾长渊!任何人不得靠近他!”皇帝的声音洪亮而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然而,圣旨还未传达下去,又一个消息传来:顾长渊失踪了!
与此同时,在距离京城百里之外的一个小镇上,一群衣衫褴褛的村民正聚集在村口,议论纷纷。他们正是受水利工程影响的陈家村村民。
“听说顾大人要回来了?”
“哼,回来又怎么样?还不是和王县令一样,都是贪官污吏!”
“就是,他害得我们家破人亡,我一定要让他血债血偿!”
一个老者叹息一声,说道:“唉,希望朝廷能给我们一个公道……”
这时,远处扬起一阵尘土,一辆马车缓缓驶来……车夫勒紧缰绳,马车停了下来。车帘掀开,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众人面前。
“顾……顾大人?”一个村民惊呼出声。
顾长渊从马车上走下来,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我回来了。”
陈家村的村民们聚集在村口,神色各异。有人面带愠色,有人低声咒骂,有人则一脸麻木。顾长渊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欢呼,反而像是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只不过这涟漪带着的是怨愤和敌意。
“他就是顾长渊?那个害得我们家破人亡的贪官?”一个年轻的村民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充满了仇恨。
“嘘,小声点,小心被他听到。”旁边的老者拉了拉他的衣袖,眼中却也满是失望。
顾长渊将村民们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要消除这些误解并非易事。他深吸一口气,朗声说道:“各位乡亲,我知道你们对我有很多误解,但我今天来,就是要澄清一切,还大家一个公道!”
他的声音在村口回荡,却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应。村民们只是冷漠地看着他,眼神中充满了怀疑。
顾长渊没有气馁,他将自己调查的结果,以及王县令贪污的证据一一展示给村民们看。他讲述了王县令是如何偷工减料,如何欺上瞒下,如何草菅人命。他甚至拿出了一些受害村民的证词,以及工程偷工减料的物证。
随着顾长渊的讲述,村民们的表情逐渐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怀疑、愤怒,到后来的震惊、难以置信,最后是沉默和反思。
“这……这都是真的?”一个老者颤抖着声音问道。
顾长渊坚定地点了点头:“千真万确!我可以用性命担保!”
此时,京城内,顾长渊不顾刘御史等人的阻拦,强行闯入金銮殿,将自己收集到的所有证据,包括账本、证词、物证等,全部呈给了皇帝。
“皇上,臣有冤情要申诉!王县令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查明真相,还百姓一个公道!”顾长渊跪在地上,语气坚定。
皇帝仔细翻阅着顾长渊呈上来的证据,脸色越来越阴沉。他深知官场黑暗,但没想到竟然会如此触目惊心。
“刘御史,你还有什么话说?”皇帝的声音冰冷,带着一丝怒意。
刘御史脸色惨白,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只能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
皇帝最终相信了顾长渊的清白,并下令彻查水利工程中的腐败问题。然而,朝中仍有一些势力暗中抵触,他们担心自己会被牵连其中,因此千方百计地阻挠调查。
顾长渊知道,这场斗争远没有结束。他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王县令、张承包商和刘御史,还有隐藏在他们背后的更大的势力。
“凛风,”顾长渊看向身旁的徐凛风,“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徐凛风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艰难。
顾长渊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转身看向皇宫深处,那里灯火通明,却也暗影重重。他缓缓地,坚定地迈出了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