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转机初显希望临
昏暗的库房里,灰尘在月光下飞舞,顾长渊屏住呼吸,快速翻阅着手中的运输清单。上面的日期、货物名称、数量,以及收货人签名,清晰地记录着每一笔交易。他越看越心惊,这分明就是张承包商偷工减料的铁证!实际运输的石料、木材数量远低于合同约定,而收货人签字正是王县令的师爷——孙师爷。
顾长渊小心地将清单收好,悄悄退出库房,重新融入夜色之中。他一路疾行,回到自己在城郊租住的小院。徐凛风正坐在桌旁,借着昏黄的烛光看书,见顾长渊回来,连忙起身问道:“怎么样,有收获吗?”
顾长渊将找到的运输清单递给徐凛风,后者接过仔细查看,眉头渐渐紧锁。半晌,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份清单足以证明张承包商和王县令勾结,偷工减料,中饱私囊!”
“但这还不足以扳倒他们。”顾长渊沉声道,“刘御史已经被他们收买,即使我把这份清单呈上去,他也会想方设法压下来。”
徐凛风沉吟片刻,说道:“我们可以先试探一下刘御史的反应。你明日拿着这份清单去找他,就说是在调查过程中偶然发现的,看他如何应对。”
第二天清晨,顾长渊带着运输清单来到刘御史的府邸。刘御史正在享用早膳,见顾长渊前来,有些不耐烦地问道:“顾大人,又有何事?”
顾长渊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下官在调查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份运输清单,似乎与工程质量问题有关,特来呈交给大人过目。”
他将清单递给刘御史,后者漫不经心地接过来,随意扫了一眼。然而,当他看到清单上的具体内容时,脸色微微一变,手中的筷子也停在了半空中。
他很快镇定下来,将清单放下,故作轻松地笑了笑:“顾大人辛苦了,不过这份清单恐怕是伪造的吧?这字迹潦草,内容含糊,难以作为证据。”
顾长渊早料到刘御史会如此反应,不慌不忙地答道:“大人明鉴,下官也觉得这份清单有些蹊跷,所以才特来请大人过目,希望能得到大人的指点。”
刘御史眼神闪烁,心中暗忖:这顾长渊究竟知道多少?他故作严肃地斥责道:“顾大人,你身为朝廷命官,怎可轻信这些来历不明的证据?你这是污蔑朝廷命官,罪加一等!”
顾长渊不动声色地回道:“下官不敢,只是职责所在,不得不查。这清单上的内容是否属实,还需进一步调查核实。下官恳请大人允许下官继续调查,以还清白。”
刘御史冷哼一声:“不必了!此事本官自会处理,顾大人还是专注于自己的职责吧。”说罢,便将顾长渊打发走了。
顾长渊走出刘御史的府邸,心中明白,刘御史已经被王县令和张承包商彻底收买了。这条路走不通,必须另寻出路。
与此同时,王县令的府邸内,气氛却异常紧张。孙师爷正将顾长渊在刘御史府邸的举动汇报给王县令。
“大人,那顾长渊竟然找到了运输清单!”孙师爷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慌乱。
王县令脸色铁青,猛地一拍桌子:“这个顾长渊,真是阴魂不散!他究竟是从哪里找到的?”
孙师爷摇头道:“小的也不知,但这清单上的内容,确实是我们和张承包商交易的记录。”
王县令来回踱步,焦躁不安:“现在怎么办?如果这份清单落到皇上手里,我们都得完蛋!”
孙师爷眼珠一转,献计道:“大人莫慌,我们可以制造一些假证据,混淆视听,将水搅浑。到时候,就算顾长渊拿出真凭实据,也会被认为是伪造的。”
王县令眼前一亮:“好主意!就这么办!你马上去安排,务必做得天衣无缝!”
孙师爷领命而去,王县令则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眉头紧锁。他心中清楚,这次的危机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严重。顾长渊的出现,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而此时的张承包商,更是坐立难安。他得知顾长渊找到了运输清单后,吓得魂飞魄散。他知道,一旦事情败露,他将面临牢狱之灾,甚至性命不保。
他立刻派人去联系更多的朝廷官员,准备用重金贿赂他们,希望他们能在皇帝面前为自己说话。
夜幕降临,张承包商的府邸灯火通明,人来人往。他坐在书房里,脸色阴沉,手中紧紧握着一封信,信封上赫然写着“京兆尹”三个字……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信封。
张承包商颤抖的双手展开信纸,京兆尹的回信言辞简短却字字如刀,拒绝了他的请求。他颓然地瘫坐在椅子上,冷汗浸透了衣衫。他知道,京兆尹一向铁面无私,油盐不进,这条路也行不通了。他必须另寻出路,否则大祸临头。他立刻召集心腹,吩咐道:“加大打点力度,务必让那些官员们站在我们这边!另外,给我盯紧顾长渊,看他接下来有什么动作!”
与此同时,顾长渊找到运输清单的消息如同风一般传遍了整个县城。陈村民们聚集在村口议论纷纷。一些村民开始反思,或许顾大人真的在为他们做事,之前是他们错怪了他。“顾大人之前一直为我们争取权益,说不定这次也是被冤枉的。”一位年长的村民说道。
“可是,王县令说的也有道理啊,顾大人毕竟是外来的官员,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另一位村民反驳道,脸上仍带着怀疑。“是啊,万一他是故意陷害王县令呢?”一些村民附和道,他们已经被王县令长期灌输的思想所影响,一时难以改变。
陈村民中的李工匠,自从上次偷偷见过顾长渊之后,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他手里掌握着关键的证据,但又害怕王县令和张承包商的报复。顾长渊找到运输清单的消息让他看到了希望,但也让他更加担忧自己的处境。他犹豫着要不要去找顾长渊,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他。
顾长渊回到府邸后,将找到的运输清单仔细研究了一遍。他知道,这份清单虽然能证明王县令和张承包商之间存在交易,但并不能直接证明他们贪污了水利工程款。这还不足以扳倒他们,他需要找到更直接的证据。
徐凛风走进书房,看到顾长渊眉头紧锁,便问道:“大人,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顾长渊将运输清单递给徐凛风,说道:“这份清单虽然能证明王县令和张承包商之间有勾结,但还不足以让他们定罪。我们需要找到更直接的证据,比如县衙的账本。”
徐凛风接过清单,仔细查看后,沉吟道:“县衙的账本肯定被王县令藏得很严实,想要拿到恐怕不容易。”
顾长渊眼神坚定地说道:“再难也得想办法拿到!只有拿到账本,才能彻底揭露他们的罪行!”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县衙,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夜深人静,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县衙……顾长渊屏住呼吸,轻轻推开了一扇门,低声说道:“开始吧。”
夜色如墨,寒风呼啸,枯枝在风中摇曳,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县衙内一片寂静,只有几盏昏黄的灯笼在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顾长渊一身黑衣,如同融入夜色一般,悄无声息地潜入县衙。徐凛风紧随其后,步伐轻盈,如同鬼魅一般。
“大人,我们从哪里开始找?”徐凛风压低声音问道。
顾长渊环顾四周,目光落在县衙深处的一座独立小院。“王县令为人谨慎,账本这种重要的东西,他一定藏在最隐蔽的地方。”他指向小院,“那里是王县令的私人住所,账本很可能就藏在那里。”
两人借着夜色的掩护,避开巡逻的衙役,潜入小院。院内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顾长渊从怀中掏出一块火折子,轻轻一吹,微弱的火光照亮了周围的环境。小院不大,正中是一间书房,两侧是卧室和库房。
“先从书房开始找。”顾长渊低声说道。
两人小心翼翼地推开书房的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书房内堆满了书籍和卷宗,显得有些杂乱。顾长渊和徐凛风分头行动,仔细翻找着每一个角落,希望能找到账本的蛛丝马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书房内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却依然没有找到账本的踪影。顾长渊眉头紧锁,难道账本不在这里?
“大人,会不会在卧室?”徐凛风提议道。
顾长渊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两人又来到卧室,仔细搜索一番,依然一无所获。
“只剩下库房了。”顾长渊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库房的门上了锁,顾长渊从身上掏出一根细长的铁丝,熟练地插进锁孔,轻轻拨弄了几下,只听“咔哒”一声,锁开了。
库房内堆放着各种杂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尘土的味道。顾长渊和徐凛风借着微弱的火光,仔细翻找着每一个箱子、每一个角落。
就在两人快要放弃的时候,顾长渊的目光突然落在一个不起眼的木箱上。木箱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了。
顾长渊走上前,轻轻拍了拍木箱,感觉里面似乎装着什么东西。他示意徐凛风过来帮忙,两人合力将木箱抬到一旁,然后用撬棍撬开了箱盖。
箱盖打开的瞬间,一股刺鼻的霉味扑面而来。顾长渊用手捂住鼻子,借着火光向箱内看去。只见箱子里装满了账册,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县衙账本!
顾长渊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拿起一本账册,翻开看了看,眉头突然紧皱,低声说道:“不对……”
徐凛风见状,连忙问道:“大人,怎么了?”
顾长渊指着账册上的日期,沉声说道:“这些账册的日期都是几年前的,最新的也已经是两年前的,并没有最近的账目。”
徐凛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难道王县令把最近的账目藏在了别的地方?”
顾长渊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库房深处的一个角落,那里有一块松动的砖块……他伸手,缓缓将砖块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