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水利冤屈觅证途
库房内昏暗的油灯摇曳,照出孙师爷佝偻的身影。他手中握着一盏灯,惊疑不定地盯着门口的两个黑衣人。顾长渊和徐凛风暗道不好,计划被打乱。
“你们是什么人?!”孙师爷颤抖着声音喊道,同时试图后退,拉响库房的警报。
顾长渊当机立断,一个箭步上前,捂住了孙师爷的嘴,低声道:“别出声!我们不想伤害你。”
徐凛风迅速关上库房大门,反锁,将油灯的光线遮挡住。“我们只是想找些东西,不会对你怎么样。”
孙师爷惊恐地瞪大眼睛,拼命挣扎。他知道库房里藏着许多县令的秘密,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顾长渊低声警告道:“你最好配合,否则……”他手上微微用力,孙师爷立刻不敢再动弹。
徐凛风开始翻找库房里的卷宗,希望能找到王县令贪污的证据。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库房外隐约传来巡逻守卫的声音。
“找到了!”徐凛风压抑着兴奋,从一堆卷宗中翻出一本看似普通的账册。
就在这时,库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叫喊声:“有人闯入县衙!”
顾长渊脸色一变,“快走!”
三人迅速冲出库房,与赶来的守卫撞了个正着。一场混战在狭窄的走廊展开。顾长渊和徐凛风武功不弱,但寡不敌众,只能且战且退。
混乱中,顾长渊紧紧护着那本账册,他知道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最终,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侥幸逃出了县衙。
回到驿站,两人都松了口气。顾长渊打开账册,仔细翻阅,却发现这只是普通的流水账,并非他们要找的真账。
“看来王县令早有防备。”徐凛风失望地说。
“我们不能放弃。”顾长渊眼神坚定,“一定还有其他线索。”
接下来的几天,顾长渊和徐凛风四处奔走,试图找到新的突破口。徐凛风通过一些江湖关系,找到了一位曾在张承包商手下做事的工人。
在徐凛风的巧妙引导下,工人透露了一些工程偷工减料的细节,例如使用的石料并非合同上规定的种类,水泥的配比也不达标。但这还不足以成为呈堂证供,他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顾长渊再次陷入困境。他站在驿站的窗前,望着远处被修建得歪歪扭扭的水坝,心中充满了无力感。这时,徐凛风走了进来,递给他一封信,“大人,有人偷偷送来了这个。”
顾长渊接过信,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几个字:石料……来源……
顾长渊反复摩挲着信纸,目光落在“石料来源”四个字上,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猛地抬头看向徐凛风,“石料!我们应该从石料的源头入手!”
徐凛风赞同地点头,“这封信来得蹊跷,或许是有人暗中帮助我们。”两人立即决定前往石料的供应地——城外三十里的一处采石场。
与此同时,李工匠躲在自家院落里,内心忐忑不安。他亲眼目睹了张承包商使用劣质石料,也目睹了村民们因此遭受的损失。良心上的谴责让他寝食难安。他偷偷写下那封匿名信,希望顾长渊能够查明真相,还百姓一个公道。然而,他也害怕被张承包商发现,招致报复。
王县令得知顾长渊开始调查石料来源,惊出一身冷汗。他立刻派人通知张承包商,让他赶紧处理掉那些劣质石料。
张承包商接到消息后,脸色大变。他知道事情败露的后果,连忙带着手下连夜赶往采石场。
顾长渊和徐凛风快马加鞭,终于在第二天清晨赶到了采石场。然而,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一片狼藉。原本堆积如山的石料不翼而飞,只留下一些零散的碎石和凌乱的车辙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烧焦的味道,似乎有人在这里焚烧过什么东西。
“该死!我们来晚了一步!”顾长渊愤怒地捶打着身旁的一块巨石,指节渗出血来也浑然不觉。
徐凛风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眉头紧锁。“看来他们是有备而来,销毁了所有证据。”他指着地上的灰烬,“这些应该是合同文书和账册烧剩下的残渣。”
顾长渊颓然地坐在地上,心中充满了无力感。他原本以为找到了突破口,却没想到还是落入了敌人的圈套。难道就这样放弃吗?不,他绝不认输!他一定要查明真相,为受苦的百姓讨回公道!
就在这时,一个畏畏缩缩的身影出现在采石场的入口处。正是写匿名信的李工匠。他看到顾长渊,犹豫了片刻,还是走了过来。
“大人……”李工匠低着头,不敢直视顾长渊的眼睛。
顾长渊看到李工匠,心中再次燃起希望。他一把抓住李工匠的肩膀,“你知道些什么?告诉我!”
李工匠被顾长渊的语气吓了一跳,吞吞吐吐地说:“我……我知道他们把那些劣质石料……”
李工匠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队官兵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刘御史。他翻身下马,走到顾长渊面前,厉声道:“顾大人,你涉嫌贪污受贿,干扰水利工程建设,皇上已经下令将你革职查办!”
顾长渊看着刘御史,眼神冰冷,“刘大人,你确定你抓的是对的人吗?”
李工匠吓得浑身一颤,脸色煞白,他偷瞄了一眼刘御史身后的官兵,又看了看顾长渊,嘴唇嗫嚅着却不敢说话。顾长渊明白,李工匠害怕了。他拍了拍李工匠的肩膀,示意他安心,“不用怕,实话实说。”
与此同时,京城里,刘御史正添油加醋地向皇帝禀报顾长渊的“罪行”,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顾长渊身上,并拿出伪造的证据,声称顾长渊收受贿赂,故意拖延工期。皇帝原本对顾长渊颇为赏识,但如今证据确凿,加上刘御史不断施压,也开始动摇,心中对顾长渊的信任逐渐瓦解。
受灾的村庄里,村民们并不知道真相,只看到水利工程迟迟没有进展,田地灌溉受到影响,生活愈发艰难。他们聚集在村口,抱怨着顾长渊的失职,咒骂声此起彼伏。陈村民,作为村里的代表,更是义愤填膺,“朝廷派来的官员都是吃干饭的!顾大人在哪里?为什么不来解决问题?”他挥舞着手臂,脸上满是愤怒和无奈。
采石场这边,刘御史冷笑一声,“证据?顾大人,你还是想想怎么为自己辩解吧!”说罢,便示意官兵将顾长渊押走。徐凛风想要上前阻止,却被官兵拦住。
“大人!”徐凛风焦急地喊道。顾长渊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他冷静。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有找到真正的证据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被押送的路上,顾长渊一言不发,脑海里不断回想着李工匠未说完的话,以及采石场里烧焦的痕迹。他知道,王县令和张承包商一定还有其他的藏匿地点,那些劣质石料不可能凭空消失。
顾长渊被关押在大牢里,环境阴暗潮湿,老鼠蟑螂横行。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更加坚定地要找出真相。他仔细回忆着与王县令、张承包商以及刘御史的每一次交锋,试图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徐凛风并没有放弃,他四处奔走,打探消息,试图找到能证明顾长渊清白的证据。他暗中联系了几个与顾长渊交好的官员,希望他们能够施以援手。
与此同时,李工匠在巨大的恐惧和良心的谴责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偷偷找到了徐凛风,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他。他颤抖着声音说:“他们……他们把那些劣质石料运到了城西的一个废弃仓库……”
得到这个消息后,徐凛风立刻赶往城西。夜色笼罩下,一个破旧的仓库矗立在荒郊野外,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徐凛风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仓库的大门……
仓库里,堆积着大量的石料,在昏暗的光线下,散发着诡异的光芒。徐凛风走上前,拿起一块石料仔细端详,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转头看向身后,一个黑影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