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小栗子吖打赏主播一发超级火箭——啊!我受不了了,这种事情居然也能让启哥遇到?】
【爱吃竹子的花局打赏主播一发超级火箭——太震撼了!虽然是亲眼所见,但这还是太梦幻!
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G.E.m.邓子琪打赏主播一发超级火箭——我已经截图了,以后这画面就是我的手机、电脑壁纸!】
......
不光观众们在闹腾。
潜藏在直播间里的自媒体编辑和博主们,也同样兴奋地眼冒绿光,连忙打开了视频、文案编辑软件。
刹那间。
各种各样的标题,开始在各个网站里出现,各种各样的描述,更是把林启这次的遭遇,说成了神迹现世!
简直离谱至极!
对此。
林启没去理会。
毕竟他此刻的思绪,早就已经被眼前这只,足有两米多高,双眼赤红的巨兽给彻底吸引!
“太不可思议了!”
“太刺激了!”
林启跟魔怔了似的,不住地连连摇头,小声道:“你们是不知道这种感觉!”
“就仿佛......”
“在面对一只兽神!”
“这种庞大生物自身所携带的压迫感,搭配上纯白身体所形成的神秘与神圣,让人下意识就想要跪地。”
“也幸亏现在人们教育水平提高很多,否则若是换做几十年前,一段关于它的神秘故事必然会出现。”
“甚至是席卷附近所有村子!”
“汪汪!”没等林启说完,猛士车里,小黄几个崽崽趴在车窗上,着急的小短腿儿乱踩!
恨不得直接破窗而出!
然而......
林启下车前,就已经把车门都给锁上了,车窗更是死死关闭,崽崽们只能是眼巴巴的看着。
完全出不来!
林启转头看了眼。
刚准备说些什么?
这白化驼鹿喷了口气。
甩了甩尾巴。
转身在观众们不舍又无奈的注视中,朝着面前那浓雾山林里走去。
林启站在原地连连啧舌,“通常来说,白化鹿的比例,大概是在数万比一,甚至是数十万比一!”
“而且白化动物因为体内缺少黑色素,也缺少合成黑色素的酶,所以受不了长时间的阳光直晒。”
“你们想想看,阳光照射能促进能量吸收、提高钙的合成,与体内脏器的运转。”
“一旦长时间不接触阳光,生物体内的各项机能会逐渐减弱。”
“甚至是退化!”
“本来白化动物身体就差,这样衰退的结果就是身体更差!”
“陷入循环后,它们的寿命将会普遍降低,最终绝大多数没等被咱们发现,自己就先死在林子里了!”
林启深吸口气。
直到这白化驼鹿彻底消失?
林启才重新打开车门回到车上。
捏了捏蹦跶着抗议的崽崽们,林启脚踩油门再次驾驶着猛士车,朝那已经近在咫尺的树屋边开边道:
“而且不光是驼鹿能白化,世界上所有动物,都有白化的几率。”
“只不过咱们这儿的白化动物比例可能会低一些,全球白化动物比例最高的地区,是在神农架那边。”
“我听我同名同姓好友说,他在那边还发现过白化梅花鹿、白化熊科动物,甚至是白化的猫科动物!”
【我擦?真的假的?所有动物都能白化?那要这样的话,岂不是说咱们后面有可能见到别的白化动物?】
【神农架的白化动物之谜,应该算是学术界的老问题了。
还有野人之谜、驴头狼之谜、棺材兽之谜等等,都是神农架里的经典传说!(摊手)】
【咳咳,其实要说野人,大兴安岭里也有,甚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那场山火,更是烧出了很多新物种。
里面就传说有野人!(啧舌)】
......
“九十年代那场山火,有没有烧出野人我不知道,不过你们说的大兴安岭野人,我倒是稍微了解过。”
望着前方薄雾里,已经能隐隐约约看到的观测塔,林启边开车,边随口和观众们扯淡道:
“说起来,那也是我一个老前辈发现的,而且所谓的野人,并非真的未知生物,不过是人而已。”
“甚至还是鄂伦春族的人!”
【???】
眼见问号汇聚成河流,在眼前止不住的疯狂飘过,林启笑了笑,大概讲述起了这段被尘封的故事。
那是1972年的冬天,护林员周林海在大兴安岭深山里巡逻时,偶然发现了只全身长有黑毛的未知生物。
要知道,周林海可没有系统,而且身体素质也只是普通人范畴,见到这样诡异的生物,自然是不敢靠近。
但随着这生物哀嚎声变大?
周林海最终还是抵不过良心上的谴责,最终壮着胆子回到这黑毛怪物面前。
不过......
随着距离的拉近?
这怪物真容也浮现而出!
哪里是什么野人、怪物?
明明就是个穿着黑色兽皮的人!
而且还是个20岁左右的青年!
“后面,周林海把这人带到了医院里,经过医院的全方位检查,最终确定,这的确不是所谓的野人。”
“他之所以会表现得这么酷似野兽,其实是因为其智力低下,而且还是个畸形儿。”
“所以才会在兽皮衬托下,宛如一头未知且恐怖的人形怪物!”
“当时这件事闹得挺大,医院也找来了很多专家,最终,众人成立起小组进入了大兴安岭。”
“在靠近周林海发现这青年的区域,人们竟然找到了不少茅草屋!”
“甚至在部落周围的树上,人们更是发现了很多人脸图案!”
“只不过没等仔细研究,他们便被赶来的‘野人’同族围攻,最终只得退出了部落范围。”
“后面,在专家组的不懈努力和探访下,终于有人认出了这些神秘的人脸图案。”
“正是鄂伦春族图腾!”
“当然了,这里要说明一点,鄂伦春族并不是只有一个族群,而是根据地域不同,有数条支脉。”
“比如说,住在呼玛河流域的鄂伦春人,会自称为库玛尔千。”
“居住在逊克县、嘉荫县河边的鄂伦春人自称毕拉千。”
“住在甘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甘千,居住在托河流域的鄂伦春人自称托千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