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衣物防护,飞溅的弹片造成的伤害成倍增加。
一头小鬼子的大腿被削去半边,白森森的骨茬暴露在空气中;另一头小鬼子的腹部被撕开,肠子流了一地。
“机枪准备!”江川在装甲车内冷静下令。
麻花辫姑娘咬紧下唇,手指扣在扳机上。
当装甲车冲进松林时,她看到令她终生难忘的景象——数百名赤身裸体的小鬼子在火海中奔逃,像极了地狱受刑的恶鬼。
“开火!”
7.62毫米机枪喷出火舌。
子弹穿透毫无掩护的肉体,带出一蓬蓬血雾。
有些小鬼子试图用双手护住要害,但高速旋转的子弹轻易打断他们的手臂,再钻进胸膛。
“八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佐藤趴在一个弹坑里,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联队被屠杀。
他注意到炮弹落点异常精准,仿佛对方能透视松林,知道每个隐蔽点的位置。
突然,一发炮弹直接命中他藏身的弹坑。
在意识消失前的最后一秒,佐藤恍惚看到装甲车上一个模糊的身影——那是个年轻的华夏人,正用冰冷的目光俯视这片修罗场。
炮击持续了整整十五分钟。
当江川下令停火时,整片松林已变成人间炼狱。
燃烧的松树发出噼啪声,与小鬼子的哀嚎交织在一起。
没有衣物阻燃,许多小鬼子被活活烧成焦炭,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味道。
江川开启扫描功能,确认没有幸存的小鬼子后,转头对车内众人说:“我下去查看一下,你们保持警戒。”
他跳下装甲车,靴子踩在浸透鲜血的雪地上。
月光下,残缺不全的尸体以各种扭曲的姿势冻结在血泊中。
江川注意到这些小鬼子虽然全裸,但脖颈上都挂着";千针线";——这是小鬼子出征时亲人缝制的护身符。
“奇怪...”江川蹲下身检查一具尸体,“他们明显是提前埋伏在这里等我们。”
到此时,江川在扫描中并没有发现附近有其他的抗倭组织,才得出这个结论。
这群小鬼子,专门来拦截他的。
他眉头紧锁,“难道行动泄密了?”
远处传来微弱的呻吟声。
江川走过去,发现是个只剩上半身的小鬼子少尉。
那人看到江川,浑浊的眼睛突然睁大:“妖...妖怪...”说完便断了气。
江川冷笑一声,转身回到装甲车。
上车前,他最后看了眼这片屠宰场。
“我们得改变路线。”江川关上车门,对众人说,“小鬼子能在这里设伏,说明我们的行进路线可能已经暴露。”
眼镜男子推了推镜框:“会不会是哈市方面出了问题?”
“不确定。”江川启动引擎,“但接下来我们要走一条他们绝对想不到的路。”
装甲车调转方向,碾过几具小鬼子尸体,驶向松林深处。
后视镜里,燃烧的松林渐渐远去,但那股焦臭味似乎还萦绕在鼻尖。
麻花辫姑娘抱着机枪,轻声说:“他们连衣服都没有...这到底...”
虽然这个问题很尴尬,她还是问了出来。
江川没有回答,只是握紧了方向盘。
他知道,这些地下工作者并不好糊弄,所以只能不说话。
装甲车在夜色中穿行,车厢内弥漫着硝烟与沉默。
麻花辫姑娘——李秀宁的手指仍不自觉地敲击着机枪扳机,仿佛那炙热的触感还留在指尖。
“同志们,”眼镜男子王明远突然开口,镜片后的眼睛闪着思索的光,“你们不觉得那些小鬼子赤身裸体的样子太反常了吗?”
车厢里顿时活跃起来。
先前做炮手的张铁柱挠了挠头:“俺在兵工厂时听老师傅说过,小鬼子有种';玉碎战术';,会不会是准备自杀冲锋前脱光了衣服?”
“不像。”李秀宁摇头,麻花辫随着动作轻轻摆动,“要自杀冲锋也该留着武器。可你们看到了,他们连一颗子弹都没剩下。”
“我见过小鬼子集体癔症。”角落里一直沉默的女学生打扮的周雅突然说。
她曾是医学院学生,后来转入地下工作。
“在极端压力下,整支部队会产生幻觉,甚至集体自残。”
王明远推了推眼镜:“但什么压力能让一个完整联队同时发疯?我们还没开火前他们就...”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驾驶座的江川。
他的背影在仪表盘微光中显得格外挺拔,却带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疏离感。
“小江同志,”李秀宁试探地问,“你下车时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江川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
他知道这些久经考验的地下工作者不是好糊弄的,每一个都是察言观色的高手。
“地上有拖拽痕迹。”他选择性地透露事实,“像是有什么东西把他们的装备都卷走了。”
“龙卷风?”张铁柱瞪大眼睛。
“四月的蒙古草原哪来的龙卷风。”王明远否定道,突然压低声音,“除非...是某种我们不知道的新式武器。”
这句话让车厢内温度骤降。
周雅抱紧了自己的胳膊:“是谁帮了我们?”
“不管是谁,”李秀宁的目光落在江川的后脑勺上,“能瞬间让一个联队失去战斗力,这种力量...”
她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为什么这种力量会帮助他们?
江川从后视镜看到同志们交换的眼神。
那是地下工作者特有的审视目光,在信任与怀疑之间微妙平衡。
他知道自己必须给出一个合理解释,但又不能暴露系统存在。
江川半真半假地说,“我听说过德意志军方在试验电磁脉冲武器。可能是某种远程...”
“电磁什么?”张铁柱一脸茫然。
王明远却眼睛一亮:“就像特斯拉线圈?难怪连一颗金属纽扣都不剩!”
他兴奋地转向其他人,“我在沪市租界时看过科学杂志,这种技术理论上可以...”
江川暗自松了口气。
知识分子的科学幻想有时比谎言更好用。
“可是,”周雅突然插话,“为什么只拿走鬼子的装备?我们的车明明目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