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张的复习下,两个月说短也不短,说长也不长,就这么自然而然的到了。
花敬民虽然不考试,但他也紧张起来。
他帮着周宝珍准备东西。
“笔,多带几支吧,万一有一支不好用了呢?以防万一。”
“准考证和工作证明已经准备好了,可不能忘了带。”
“还有尺子这些东西一定要带好,实在不行去供销社买也可以。”
两人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到了最后都确保没有问题才放心。
花敬民说:“我已经在县里订好了招待所的房间,你一个人睡一间也好休息。早上我们去国营饭店吃早餐,中午晚上就去我大哥家吃。”
周宝珍点头,笑道:“看来我们都已经计划周全了。”
花庆平这边也是一样的氛围,和王静霞一起也是确认了很多遍。
花庆平:“高考这两天我就住我大哥家,也在我大哥家吃。还好大哥在城里,让我们方便不少。”
王静霞:“别太紧张,以你的本事肯定考得上。万一心态不好发挥失常那不是亏了?”
花庆平握住王静霞的手笑着道:“你放心吧,我的心态肯定稳稳的。你男人可是要考京大的!”
高考这天,无数考生或激动,或紧张,或自信地奔向考场。
这是十年来首次恢复高考,牵系着无数人的命运。
考完最后一场,周宝珍还在想着刚才的试题,一路走出来,就看见花敬民那道挺拔的身影正站在那里。
花敬民很快就在人群中锁定了周宝珍,看着她招了招手,一向沉着的脸庞上微微带笑。
“宝珍!我带你回家!”
周宝珍有些惊讶:“你怎么来了?”
花敬民:“没事,正好我下班了,带你一起回家。”
两人又去找花庆平,三个人一起回了家。
回到家,三个人就闻到一股香气飘了出来。
花庆平一走进门就问:“妈,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这么香?”
万青柳:“这不是庆祝你们两个刚打完一场仗吗,特意做了好菜犒劳你们!”
桌上那叫一个丰盛。
鲍鱼红烧肉,番茄炖牛腩,羊肉萝卜汤,干锅排骨,铺了马铃薯的粉蒸肉,笋干炖肉。
鱼头豆腐汤,腊肉清蒸黄辣丁,油焖大虾,香辣螃蟹。
这一桌菜直接叫花庆平看花了眼,他开玩笑道:
“妈,这么多肉,你这是想让我腻死啊!”
花许国:“你小子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别人想吃这么多肉还吃不到嘞!”
王静霞端着一盘拍黄瓜走出来笑道:“你还怕桌上少了素菜?”
辣椒炒豆腐,凉拌海带,清炒藕片,炒小青菜,清炒莴笋,紫菜蛋花汤。
花敬民目瞪口呆:“这么多好菜,我们一家人吃的完吗?”
万青柳:“吃不完给灯泡吃!”
花庆平没忍住:“灯泡也吃不下啊!”
难以想象,灯泡那么小的身躯,怎么塞得下这一桌子的菜。
当然,它的饭量也不小就是了,每天满满一狗盆的饭,一日三餐都吃的精光。
这会儿,灯泡早就摇着尾巴吐着舌头欢快地在桌下跑来跑去了。
看着它期待的小眼睛布灵布灵的,花晚迟没忍住笑了一下。
就连橘皮和桃酥两只猫都站在墙根下,两双渴望又好奇的眼睛看向这里呢。
周玉娇:“莫担心,每道菜分量都不多,我们一家子吃完没问题。”
为了这么一桌子菜,家里把超大的圆桌板都搬了出来,架在了饭桌上。
这些菜才能摆得下。
几个小孩手短就比较吃亏了。
花许国问花晚迟:“迟迟想吃什么,爸给你夹。”
花晚迟指着番茄炖牛腩:“那个!”
同样的操作花庆平和王静霞也在上演。
香香才三岁,吃不了口味太重的,特意给她炖了一碗水蒸蛋。
“鸡蛋好好吃,好嫩!那些我也想吃!”
王静霞没忍住笑:“香香想吃什么?”
小手一指,指向了那道红烧肉。
红亮亮的泛着油光,看上去就香。
这一顿一家子都很满足。
花许国打了个饱嗝:“不是我说,之前办酒席都没这么好的菜!”
这庆功宴办的是真丰盛啊。
万青柳看了他一眼:“等他们考上大学,我还要办酒席嘞!”
这么长脸的事,不办个几十桌酒席炫耀一下和锦衣夜行有什么区别?
过了一个月左右,成绩就出来了。
花庆平和周宝珍都选的理科。
花庆平考了367分,周宝珍考了334分。
总分才400,花庆平有几分把握,但也不完全确定能不能上京市大学。
周宝珍却难免惴惴不安。
她报的是海市的一所名校,不知道这个分数能不能够上。
好些知青都是海市来的,报海市的大学的人一定不少。
好在,两人都等来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万青柳那叫一个喜气洋洋!
在村里逢人就炫耀。
“你怎么知道我小儿子和我家老四的媳妇考上大学了?诶哟,是他们自己努力!”
“对,就是我家老五,考上京大了哩!”
“啊?什么?你问我家老四媳妇?嗨呀,她也就考了个旦复吧!也没什么特别的,海市的名校罢了!”
“你说我能不高兴吗?诶哟,家里头两个都上了大学,祖坟冒青烟哩!过几天来我家吃酒啊!沾沾喜气!”
这个时候还没有后世那么发达的运输系统。
万青柳很想摆一桌海鲜大餐,但一想到摆出来不太对劲,只能遗憾放弃。
红烧肉炖笋干,里面还加了整个剥了壳的鸡蛋。
辣椒烧鱼块,满满一大盆。
粉蒸肉再次返场。
辣椒炒猪油渣,炖腊肉,梅菜扣肉。
到这里,肉菜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是一些素菜了。
花许国:“一办酒席,果然吃的还没庆功宴好。”
万青柳眼睛一瞪:“自家当然要吃好点了!你给那么好的叫别人吃,人家还未必领你的情嘞!”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花许国无法反驳。
升学宴办完,十里八乡都知道大方村有一家人出了两个大学生了。
一个上了京大,一个上了旦复!
好些人听到以后咋舌:“哇擦,那家人祖坟冒青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