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在茶楼停留,小厮们抄起茶楼小二打包回来的两个食盒就下了楼。
蒋小七五人也是,下楼,上车,回家。
本来这个茶楼挺久没有新的喜报传来,大家已经把注意力转移了。
解元一出,待会儿茶楼肯定还得热闹起来,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等茶楼里的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只能看到蒋家马车轱辘卷起的尘烟了。
逃离上来哈拉的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逃离榜下捉婿的。
这些人眼光高的很,把注意力放在了前十名身上。
毕竟这些才是最有可能中进士的那一批人。
要真想只是找个举人女婿,这宣中府还真是不缺举人,至少今天是不缺的。
此次乡试录取二百七十八名举人,除去已婚的、有婚约的、年纪实在不合适的那一部分,适龄适婚的也还剩不老少呢。
宣中府的富户虽然多,那也不是年年都有适龄的女儿、孙女要出嫁啊。
所以这里的婚恋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竞争激烈,只是人呀,有好的就想要更好的。
那些不缺钱财的商户,更想抱上粗一点、更粗一点的大腿。
让自家商户女成为官家妇,就只有榜下捉婿这一条路好走了,走正常渠道有点难。
这里面也不乏动了坏心思,使些令人不耻的手段的,碰上的举人,大多数只能认栽。
毕竟还得继续仕途之路不是,有钱人家的小姐送上门来,至少被破落户缠上要好得多。
以后发达了,还能官商勾结,啊不,观赏互助不是?
几人回了蒋宅,文管家就把大门关死了,还插上了门栓,顶上了门柱。
明日的鹿鸣宴是一定得参加的,几人商量好到时得应对之法,同时也让文管家收拾打包行李,先让一部分下人护院们先出城等着。
明晚城门落锁之前,他们五人一定想办法脱身,与他们城外汇合。
鹿鸣宴——
新晋举人们终于看到了主考官的庐山真面目,就一个字,真年轻啊~
主考官李大人看外表不过而立之年,穿着绯红色的官服,在一众上了年纪的同考官中间,很是显眼。
举人们落了座,依旧是一起吟诵《诗经·小雅·鹿鸣》篇。
这是鹿鸣宴的核心,也是鹿鸣宴名称来源。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跟着吟唱完,斟满杯中酒。
主考官和宣中府知府先后对此次乡试做了总结发言,又分别对在场的举人进行恭贺,祝愿大家日后前程似锦,前途无量。
总之都是一些好听话,场面话。
蒋小七想一直装鹌鹑,可他的座次实在太靠前了些,只能见机行事,实在不行让族兄和王兄先走一步。
宣中府的城墙虽高,可拦不住他蒋小七,翻城墙,他是专业哒!
主考官没有给蒋小七继续装鹌鹑的机会,还是无情地叫了他的名字。
没办法,十三岁的解元,就是会如此引人注目。
被叫上前去问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蒋小七到底也没搞清楚这李大人的用意。
不过万幸的是,没让他起个头儿做首诗。
他自认才华不输在场的举人,但是作诗实在是他的弱项。
这位李大人就好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一般,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只最后问了他可取了字。
“家师倒是给学生取了字,只是前几年年龄尚小,也没有对外说,师父说等他日中了进士再用。”
“哦?原来如此,既是这样,那本官就在京城等着解元公和诸位新晋举人了。”
在场的举人有些是要参加明年春天的会试的,有些则还想再沉淀三年。
不过主考官大人都这么说了,自然不好说自己不去,纷纷点头应是。
终于还是有人忍不住泼洒才华,一首接一首的诗从鹿鸣宴上诞生,争先恐后的落入大人们耳中。
这些诗句当然不是临场发挥现场所作,请人代笔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这都能理解,谁不想在鹿鸣宴上给座师李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名次不显?那就靠诗才呗~
万一有什么佳句入了李大人的眼呢?那不就在朝廷命官跟前挂上号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若是一时会试无望,这可能是他们接触到京都大官的唯一机会。
此时不表现,更待何时?
此时不掐尖儿,那不是傻吗?
蒋小七很是欣赏了一番诸位举人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势头,同时暗暗给族兄们和王兄使眼色,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难得有这么多举人义务给咱们打配合,怎么就不知道抓紧机会赶紧开溜呢?
八十几名到二百来名的举人们本就坐得很靠后了,离大门也近,简直天时地利人和凑齐。
关键时刻,还是老王接收到了自己小兄弟的脑电波,一左一右拉着蒋宴和蒋昊先溜了。
不是特意把蒋林拉下,而是这三人名次靠得近,刚好被分在了一桌。
蒋林的位置稍微靠前了点儿,要穿过好几桌去叫,太明显了些。
等蒋林自己反应过来的时候,就会知道溜了,老王觉得蒋林没有自己牵着这俩那么不机灵。
不过,还是他蒋小兄弟最机灵,这时机挑的,绝了。
三人出了门直接上了文管家准备的马车,非常普通的青蓬马车。
也不等蒋林和蒋小七,先出去几个是几个,马车又不止这一辆。
蒋小七借口更衣,和自己这桌的几人说了声,脚步有些虚浮的往外走。
走到中间的时候不小心绊了一下:“赶紧撤啊,马车就在外面暗巷等着,出去直接走,不用等我。”
蒋林扶了蒋小七一下:“哎呀,你这是醉了,自己去方便可不安全,我送你去!”
兄弟俩眨眨眼,心领神会。
两人顺利挤出门,正要上车——
“两位!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