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薛酌还在面临凌墨的考验。
在商议婚事那日,凌墨碍于常瑶的警告不得不放了薛酌一马。
但今日薛酌上门迎亲,如此天赐良机,凌墨怎么可能放过。
尤其是他心里一直憋了一股火气,但他又不能将火气撒在常瑶和常溪头上,那就自然是新仇旧账加在一起一并清算算在薛酌一人头上。
常人说这迎亲就是过了这坎就好了,可放在薛酌这里却行不通。
薛酌是过五关斩六将,结果还是没完没了。
弄得一起陪同薛酌前来迎亲的那帮人有一部分更是直接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知道的是成亲,不知道还以为是在攻城掠地。
尤其是在前方替薛酌冲锋陷阵的沈樾,他是真心觉得他不是来帮薛酌迎亲的,他是来打仗的。
不仅身体累,而且心还累。
于是,沈樾趁着大家伙喘气的时候,凑到薛酌身旁去和他说悄悄话,“宴清,你说你都做了些什么,竟然把你的岳父大人得罪的这么狠,他这样往死里刁难我们,我看今日你还是别成亲了。”
“你干脆重新选一个黄道吉日得了,我们大家伙是真的快撑不住。”
沈樾自己说了一长串话之后,他发现薛酌酌像个闷葫芦似的,他语气急了,“宴清,你说句话呀,快想个法子出来,总不能一直这样吧。”
他侧眸,没好气的扫了一眼沈樾,“你都说我已经把岳父得罪狠了,那他怎么可能放过今日这个光明正大刁难我的天赐良机。”
沈樾彻底无语:“......。”
薛酌也是没想到凌墨下手如此不留情面,眼看迎亲的吉时就要到了,他们这一行人还没有通过考验。
难不成凌墨还要拦着常溪出嫁?
另一边,慕容昭和凌墨正站在高处楼阁之上,这个位置恰好可以清楚的看见薛酌一行人狼狈的模样。
瞧见这副情景,凌墨顿觉心情十分舒畅。
一旁的慕容昭看不过去了,轻咳了一声,提醒凌墨,“王爷,迎亲吉时快要到了,别误了表妹出嫁的吉时,这样会不吉利的。”
凌墨仍觉得不够,他还要继续考验薛酌一行人,“再拖一会儿,让他们这样容易就通过考验,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
凌墨是存心要把火气全都撒在薛酌身上。
这下,就连慕容昭也不禁开始同情薛酌一行人。
特别是薛酌,好不容易赢得了表妹的欢心。
眼看着轻舟已过万重山,没想到半路杀出凌墨这个拦路虎。
没办法,慕容昭只能拿出杀手锏来让凌墨就此罢手。
他又咳了一声,轻声道:“王爷,来之前,小姨有些话让我带给您。”
登时,凌墨心中一紧,脸上得意的神色瞬间淡去,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怪不得今日常瑶没有特意叮嘱他收敛,合着是在这里等着他。
“小姨说了您可以刁难薛酌,因为这是在告诉薛酌,表妹是有人撑腰的,也不会叫镇国公府轻慢表妹。”
“但有一点,您刁难归刁难,可今日的表妹成亲,绝对不能出现一丝差错,否则,小姨说了,她和王爷您没完。”
话音落,凌墨忽然觉得自己脸上才好的伤如今隐隐有复发之势。
慕容昭还好心的问了他一句,“王爷,您还要继续刁难表妹夫他们吗?”
有了常瑶的金口玉言,便是凌墨想要阳奉阴违他也不敢。
毕竟,常瑶好不容易给他一点好脸色。
凌墨沉着一张脸,他抬手招来自己的贴身侍卫,让他给那些正在为难薛酌的人传句话,让他们就此收手。
见状,慕容昭心里松了一口气。
明珠阁。
常溪也收到了薛酌通过考验的消息。
她端坐在喜床上,表面神情看似淡定,实则她心里紧张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她的双手想去抓住膝盖上垂放的衣摆缓解紧张,可又担心会把布料弄皱,双手只能无措的交叠放在膝盖上。
常瑶正在有条不紊的指挥着那些侍女。
随后,她拿来一块绣工精致的红盖头走到常溪身前。
“小溪,这是阿娘为你绣的出嫁所用的红盖头,你看一看,阿娘的绣功是不是有了很大的长进。”常瑶笑盈盈的说道。
那抹笑容中既有女儿出嫁的欣喜也有不舍的眷恋。
按照大昭婚俗,姑娘家出嫁,所用的红盖头都是母亲所绣,这个红盖头寄托着作为人母对即将出嫁的女儿最美好的祝福。
当然,若母亲不在,也可以由其它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代劳。
上次常溪和薛酌在扬州成婚,便是薛酌去拜托一位在扬州既有声望的命妇所绣制的红盖头。
她的脸上绽放出明媚笑颜,道:“阿娘,您绣得真好看,我很喜欢。”
常瑶松了一口气,“你喜欢就好,阿娘还担心自己绣的红盖头配不上你身上这套嫁衣。”
而常溪的目光却紧盯着被常瑶捧在手里的那块绣工精致的红盖头。
为了搭配这套凤凰锦嫁衣,常瑶在红盖头上也绣上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凤凰。
从小到大,其实常溪一直都知道常瑶的针线活不太好。
可眼前这块红盖头绣的这样好看,足可见她在背后下了不知道多少苦功夫。
随之,她的目光移到常瑶的手掌上,那细白的手指头上,有好几个针眼。
眼眶中才强压下去的那股酸涩,又控制不住翻涌。
常瑶注意到常溪的眼神有些不对,顺着视线看过来,她这才知道原来是自己做针线活时不小心留下的针眼被常溪看见了。
她连忙用红盖头把针眼挡住。
常瑶又走近了几步,与常溪仅隔了一步之遥,“小溪,时间差不多了,你现在别动,阿娘替你盖上红盖头。”
常溪忍着哭腔,她垂下眼眸不去常瑶,只是“嗯”了一声。
下一刻,常溪眼前的视线就被一片鲜艳夺目的大红色所笼罩。
紧接着,她的耳畔又响起了常瑶忍着哽咽的声音,“小溪,阿娘在这里祝你与夫婿两心相许,白首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