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附和道:“是啊陛下,此事实在是不成体统!”
毕竟安织桐乃是永顺帝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众人自然不敢公然反对皇帝对爱女的宠溺。
但一码归一码,国事终究不同于家事,两者绝不能混淆不清!
紧接着,王坤看准时机趁机进言道:“微臣当初就认为这女官制度尚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今这么一看,果然女官制度确实存在着不少弊病啊。
恳请陛下能够重新慎重地考虑一下这件事情!”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永顺帝听着大臣们的话,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江叙白见状再次进言:“陛下,女官制度建立不久,诸多事宜尚在摸索之中。今次之事,并非女官制度本身的错误,而是缺少相应细则。可针对女官孕期制定特殊规定,既能保证女官权益,又不损朝纲。”
安织桐附和道:“父皇,江大人所言甚是。儿臣以为,可设立考核,孕期女官能胜任其职则留任并享受福利,若力不从心则按规卸任或挂职。”
说完又朝众人看了一眼,厉声问道:“难道众位大人都是那因噎废食之人?”
永顺帝听后连连点头。但反对派大臣仍不甘心,正欲再辩。
永顺帝猛地抬起手,示意众人停下,他现在心急如焚,只想赶紧去找安织桐询问她怀孕的情况,哪里还有心思听这些大臣在此喋喋不休地说些无关紧要的话!
只见他眉头微皱,神色严肃地说道:“女官制度乃朕推行的新政,怎可朝令夕改?至于今日争议之事,众卿可细细商讨,拟定妥善方案。尽快商议出一个周全之策,此事既是江侍讲所提,便由你负责吧!”
江叙白赶忙躬身施礼应道:“是!陛下圣明,微臣定当不辱使命,广泛征求众多女官们的意见和建议,竭尽全力拟定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听到这话,在场的一众大臣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一个个面色涨得通红。
他们感觉自己仿佛第一次品尝到了那种“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的憋屈滋味!
怎么能把这件事情就这样交给江叙白去办呢?而且他居然还要去向那些女官征询意见?
这不明摆着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嘛!那些女官们又怎么可能会表示反对呢?
按道理来说,他们反对不是应该来问他们吗?
尽管当着永顺帝的面大家都不敢再多言语,但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暗自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坚决将此事反对到底,绝对不能让这个新政顺利施行下去!
这边已经下朝的永顺帝却留下了安织桐和江叙白用午膳。
永顺帝面带关切之色地询问安织桐道:“何时怀上的?可有让太医给你看一看?”
安织桐微微颔首,浅笑着回应道:“父皇莫要如此紧张,我与夫君也是昨夜方才得知此事,尚未来得及传唤太医呢。”
听到此处,永顺帝不禁眉头微皱,追问道:“哦?既然尚未请教过太医,那又是如何断定已然怀有身孕的呢?”
只见安织桐不紧不慢地答道:“回父皇,驸马的三妹乃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大夫,正是她为儿媳诊出了喜脉。”
闻听此言,永顺帝面色一沉,当即呵斥道:“简直是胡闹!速速派人前去将李院首请来!”
话音未落,便继续对着二人语重心长地说道:“今日这事办得着实有些莽撞了,为何事先未曾向朕禀报一声呢?”
见此情形,江叙白连忙起身施礼,解释道:“父皇,都是儿臣的主意,殿下有身孕之事瞒不了多久,儿臣想趁他们还没有防备先发制人而已。”
永顺帝闻言,对着跪着的江叙白厉声说道:“朕就知道是你的主意!驸马你可知罪!”
皇帝说你有罪,那你肯定就是有罪了,而且这还是他的岳父大人,江叙白只得一脸惶恐的跪了下来,“臣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见江叙白跪了下去,安织桐便出言说道:“父皇,今日之事,儿臣也是同意了的。”
看到女儿眼眸之中流露出的那份不舍之情,永顺帝不禁感到一阵气恼和郁闷,心中暗自思忖着:果真是女生向外啊!
自己本想着要替她出面解决问题、出口恶气,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心疼对方。
无奈之下,他只能轻轻地挥了挥手,语气略微缓和地说道:“罢了罢了,快起身吧。如今琳琅已然身怀六甲,你务必要尽心尽力地好生照料于她。倘若她稍有差池或出现任何意外状况,朕可绝不会像今日这般轻易放过你了。”
听到这话,江叙白赶忙叩头谢恩,并信誓旦旦地回应道:“请父皇放心,儿臣深知此事责任重大,定会凡事皆以殿下为重,绝不敢有丝毫懈怠疏忽之处!”
永顺帝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但脸色依旧凝重严肃。
沉默片刻之后,他方才再次开口言道:“既已如此,鉴于琳琅已有孕在身,你便不可离开安都半步了。
关于建厂一事,你需尽快将相关事宜梳理清楚并拟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详细计划来,而后呈交于朕过目。待朕看过之后,会另行选派合适之人负责此事。”
闻听此言,江叙白连忙应承下来,接着小心翼翼地问道:“启禀父皇,儿臣斗胆向您举荐两人,不知是否妥当呢?”
永顺帝抬眼注视着眼前之人,淡淡地说了句:“但说无妨。”
于是江叙白赶忙继续说道:“这第一人便是礼部郎中宋云飞宋大人,想必父皇也知晓我与宋大人的渊源……”
虽然明白永顺帝肯定知道,但江叙白还是解释了一番,特别强调了一番宋云飞之前在荆州马家寨一事中的决断和为民做主的过程。
“所以儿臣以为宋大人肯定能胜任此事。”
永顺帝听后微微颔首:“那第二人呢?”
“第二人只是一个小小举人,还无任何官职,但却是经商的一把好手,第二人乃是我的好友,汉嘉郡郡守的侄儿,蒋希泰!”
举贤不避亲,既然是建厂赚钱,那就要用上赚钱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