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骑兵。
连战马都披甲。
3500玄甲军大破窦建德十万大军啊。
这些兵马只听一人之令,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
玄甲军由李世民在唐初统一战争中组建。
前身为李渊在太原防御突厥时训练的精锐轻骑兵。
后面演变为禁卫军,负责皇宫和皇帝的安全。
这次只来了一个小队,约为500人左右。
纪由看了看他们的装备直接丢掉自己手上的石头,放下小茅屋从里面拿了根棍子粗的钢筋。
野人当久了,感觉冷兵器玩着也不错。
......
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坐在皇位上,扶住额头。
尉迟敬德道:“圣人,不知是何处来的贼人,身后还跟着三十个铁疙瘩。”
他身为右武候大将军,负责京城与宫禁安全,第一时间便得知了消息。
李世民说:“吾已下令让玄甲军前去抓捕了。”
“那贼人为何要硬闯吾避暑的宫殿?”
尉迟敬德劝道:“圣人可不能小觑那贼人。”
“他一己之力便打翻了所有人。”
李世民听闻臣子对那奇异之人的担忧,不禁仰头哈哈一笑,声若洪钟:“有何之惧?”
他目光如炬,神色从容,侃侃而谈:“纵使有人砍杀十人仍然刀法出神入化。”
“砍到第五十人时呢?那宝刀难道不会因连续砍杀而卷刃?”
“砍至一百人,此人难道就不会精疲力竭?”
他微微一顿,扫视众人,眼神中满是自信与坚毅,接着说道:“吾大唐的士兵,如汹涌澎湃的浪潮,源源不断。”
“无论面对何种敌手,皆会奋勇向前冲杀。”
“不过是螳臂当车,有何可畏惧?”
李世民自舞象之年,便已踏上战场,亲身参与实战。
不到弱冠之年,他便正式投身反隋起义的大业,以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弱冠之后,他已然凭借着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唐军统帅。
有何可惧!!
尉迟敬德眉头微皱,刚要开口,宽厚的嘴唇才微微一动,便被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打断。
一人慌慌张张地从外面冲了进来,脚步踉跄,差点摔倒。
这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带着颤抖,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圣人,大事不好!”
“那......那贼人好生厉害,竟将玄甲军全都打趴下了,此刻已经冲进永安宫了!”
李世民惊得直接站起身。
......
纪由骑着乌骓喝着功能饮料在永安宫四处转悠。
永安宫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是故宫的4.5倍。
周长7.6公里,宫城共11座城门,东、西、北三面设双层城墙,南面有三道宫墙护卫。
怪不得王维能写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来描绘其恢弘气势。
这还是安史之乱后一年写的诗。
纪由参观完确实觉得壮观。
政治区由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构成“外朝-中朝-内朝”三殿轴线。
生活区光是太液池园林就占地160亩,池中筑蓬莱三岛,沿岸植西域石榴、波斯葡萄。
三清殿为皇家道观,供奉老子像,墙面镶嵌《道德经》碑刻。
真是唐代建筑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从众多朝代来看,唐朝应该是是纪由最了解的时代。
主要是小时候要背的课文比较多。
神仙打架,学生背书。
曾经,那些被他视为枯燥乏味的诗词。
在亲眼目睹实景的那一刻,竟如潮水般在脑海中自动浮现。
时隔多年,他才真正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独特韵味。
【纪由: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翠花:帅哥,我懂你的心境,是野猪长大了吧,我看网上都说在野猪的年纪吃细糠】
【纪由:......别逼我在这么诗情画意的时候骂你】
......
玄甲军众人灰头土脸地跪在太极宫的大殿之上。
个个都低着头,满是羞愧之色。
他们的盔甲歪歪斜斜,身上还带着打斗过后的尘土与凌乱。
为首的队帅强忍着身上的疼痛,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与惶恐,向高坐龙椅之上的李世民回话:“圣人,那人实在不似常人啊!”
他微微抬起头,眼中仍残留着遭遇未知力量后的惊惶,“我们一众兄弟拼尽全力,却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他简简单单地覆手,就能立起一座屋舍,仿佛有移山填海之力,那力量,绝非我等凡人所能抗衡。”
另一名士兵忍不住补充道:“是啊,圣人!我等的刀枪砍在他身上,竟如砍在那坚硬的磐石之上,丝毫不能伤他分毫。”
“他的力气大得惊人,轻轻一挥手臂,就能将我们掀翻在地。”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队帅接着说道,“他虽然把我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却并没有伤害我们的意思。”
“他的动作和神态,就好像......就好像只是在与我们玩闹一般。”
李世民听完,眉头紧锁,“敬德,你怎么看?”
尉迟敬德向前一步,抱拳道:“圣人,此人太过诡异,臣以为不可掉以轻心。”
李世民微微点头,面对如此未知的强大力量,贸然行动并非良策。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官员从群臣中走出,此人正是房玄龄的得意门生,杜如晦的侄子杜佑。
“圣人。”杜佑恭敬地说道,“依臣之见,此异人既然无意伤害玄甲军,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与之沟通。”
“说不定他有什么诉求,若是能够和平解决,也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李世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所言有理。”
“谁去与之沟通?”
话音刚落,大殿中便陷入了一阵沉默。
当老虎咬着你的头时,是无法和它讲道理的。
不打杀也有可能是因为玄甲军皮糙肉厚。
就在众人犹豫之际,一位身着道袍的老者从殿外匆匆赶来。
“贫道求见圣人!”老者的声音洪亮,在大殿中回荡。
众人纷纷转头,只见来者正是终南山的着名道士袁天罡。
袁天罡上前一步,稽首道:“圣人,贫道夜观天象,发现近日有奇异星象闪现,料想世间将有异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