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雨夫妇怎么可能把石先生的亲笔书信交给眼前的这位岳大夫,于是只好告辞离去。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岳信文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虽然还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具体身份,不过既然东家不愿意见他们,自己也不会去多事,只要按照东家的意思,打发走就行了。
神情有些慌乱的走出了青山堂的大门,徐秋雨夫妇直接回到了小旅馆,关紧房门后,乔红梅有些急切地低声问:“秋雨,怎么办?如果咱们不先回老家就好了,如今那个于林不在四九城,而且听岳大夫的意思,恐怕短时间内回不来,咱们也不能一直都在这里等着呀。”
徐秋雨从口袋里掏出一盒香烟,点上一支接连吸了几口,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如果说不后悔那也是假的,他又怎么可能想到那个于林会在这段时间离开四九城?要是当时先跟对方联系上就好了,那样的话就算是人家出去个一年半载,也跟自己没有啥关系,但是现在自己根本就没有见到对方。
最主要的是现在自己夫妇手里没有电台,根本就没有办法跟北陕总部联系,请示接下来的安排。
徐秋雨夫妇不知道的是,于林已经通过神识在查看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从他们夫妻俩今天上午走进岳信文的诊室的那一刻起,身上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被留下了两道神魂印记。
此时的于林正在书房挥毫泼墨,练习着书法,原身可是在师父玄清真人的言传身教下,草书、隶书和小篆都颇有造诣,如今随着自己修为境界的不断提高,于林这样一位中高阶修士对于自身动作的掌控,已经达到了细微入致的程度,因此现在所写出来的字体,更是独具风格。
小丫头则是手里攥着一支毛笔,站在小板凳上,一笔一划地在宣纸上临摹着字帖,终于写完了一张后,抬起小脑袋希翼地看向大哥,糯糯地开口道:“大锅锅,琳琳写完了。”
于林看了一眼宣纸上有些歪七扭八的字体,笑着称赞道:“咱家的小琳琳就是厉害,写得不错,大哥奖励你一枚朱果,拿着先让母亲给你洗洗手再吃。”说着取出一枚朱果递给了已经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儿的小丫头。
小丫头接过朱果,跳下小板凳乐呵呵地倒腾着小短腿跑了出去,一边跑还一边喊道:“娘,大锅锅夸琳琳了。”
看着小丫头的背影,于林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为了引起小丫头的兴趣,他可是和小丫头说好了,只要小丫头每天临摹一张字帖,就额外奖励给一枚灵果。
正阳门附近的小旅馆里,徐秋雨夫妇已经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退房后急匆匆地走出了小旅馆。
于林也有些好奇,想要看看这对夫妻接下来会怎么做,从刚才两人的谈话中,他已经听到这两个人从北陕总部抵达四九城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去青山堂,而是回了老家探亲,对此于林倒是也能理解,毕竟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了,思念家中的父母亲人,这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这两个人竟然把组织给的经费挪用了,用以购买回家时的礼物。
对于两人的做法,于林也不愿意多管闲事,毕竟自己又不是红党组织的人,只不过现在这两个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存在,知道了青山堂和母亲苏玉兰的情况,身上还携带着石先生写给自己的亲笔书信,为了预防万一,因此才特意对这两个人的举动加以留意。
徐秋雨夫妇离开小旅馆后,并没有前往四九城火车站,反而是到了附近的一家车马行,雇了一辆骡车向着昌平而去。
南锣鼓巷九十五号四合院东跨院里,于林依旧是在书房条案前一边挥毫泼墨练习书法,一边通过神识探查着四九城里各处目标的情况。
下午将近三点,徐秋雨夫妇乘坐的骡车停在徐家庄一栋三进四合院前,掏钱打发走了车夫,两人拎着行李走进了大门。
一个正在打扫院子的中年女人抬头看到了徐秋雨夫妇,赶紧赔着笑脸问好:“二少爷、二少奶奶回来了。”然后丢下手里的扫把,快步走进了中院。
当徐秋雨夫妇走进中院的时候,一个五六十岁、身穿青色狐皮坎肩、戴着狐皮帽子的老者已经站在了堂屋门口。
徐秋雨夫妇赶紧开口问好,还没等老者开口说话,从堂屋里走出一个岁数差不多、同样一身狐皮坎肩的老太太已经乐呵呵地说道:“是秋雨两口子回来了,快点进屋暖和暖和。”然后又冲刚才过来报信的中年女人吩咐道:“快点把二少爷的行李拿西厢房屋里去,别忘了好好打扫一下,再生上炉子,提前烧烧炕。”
一家人走进堂屋后,徐老爷子有点疑惑地开口询问:“秋雨,你们怎么突然回来了?前些日子走得时候,不是说需要住在四九城吗?”
徐秋雨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稍微感觉到了一丝暖意,并没有直接回答父亲的问话,而是对乔红梅说道:“红梅,你和娘去里屋聊会儿天吧。”
老太太哼了一声,一边拉着乔红梅走向里屋,一边嘟嘟囔囔:“你以为老娘愿意听你们的破事?走,红梅咱们娘俩儿回屋。”
等婆媳两人走进里屋后,徐秋雨低声向父亲讲述了自己现在的窘境,想听听父亲的意思。
徐父拿起八仙桌上的香烟,点上吸了一口,才压低了声音开口道:“秋雨,你跟爹说句实话,你觉得你们红党真得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徐秋雨听后伸手拿过香烟,点上陷入了沉思之中。今天之所以回来,一方面是想从家里拿点钱,把挪用的经费窟窿堵上,最主要的还是想跟父亲好好商量一下。
徐秋雨可是十分钦佩自己的父亲,当年徐父不仅支持自己两口子远赴北陕,同时还通过朋友的关系,把大哥送到了金陵,参加了政府军,前年又把老三花钱弄进了昌平皇协军,他清楚父亲的这种三方下注的目的,日后不管是哪一方最后获胜,徐家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听到父亲的问话,徐秋雨默默地抽着烟,脑海里却是在不停地思考着这个问题。
一连抽了两支香烟,徐秋雨抬起头,微微摇了摇头,低声说:“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樱花人和政府军已经形成对峙的局面,估计最后一般都会形成隔江而治的局面,樱花人想要彻底打败政府军很难,同样政府军也不可能把樱花人赶出华国,更谈不上收复失地了,至于红党方面目前的实力根本就没有办法跟樱花和政府军抗衡,也只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一旦樱花人跟政府军形成隔江而治的局面,肯定会回过头来对付北陕方面,现在是政府军牵制了樱花人的主力部队,如果樱花人集中兵力对付北陕方面的话,我觉得北陕方面根本就没有实力正面抗衡。”
徐父微微点了点头:“现在你大哥在重庆那边当上了政府军的副团长,老三在昌平皇协军当连长,我原本的打算是不管最后是哪一方获胜,咱们徐家都能够高枕无忧。可是从现在的局势来分析,我也并不觉得北陕方面有多大的成就。我的意思是与其你们两口子继续回去,还不如趁机离开。如今你们两口子手里可是有着相当重要的情报,不管是那个三清观于林、还是青山堂,还有那个苏玉兰,相信不管是樱花人还是重庆那边,绝对都很感兴趣,尤其是你媳妇儿是北陕那边的电讯员,肯定掌握了不少机密情报,这样的话不管你们两口子是投奔樱花人还是重庆那边,都能够获得相当的重视,怎么说也比你继续回北陕当个后勤干事有前途。”
徐秋雨听后也是轻轻地点了点头,自己两口子在北陕那里,根本就看不到出头之日,原本以为这次能够借着跟那个三清观观主于林搭上关系,只要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北陕总部的任务,以后肯定能够获得重用、提拔,可是随着于林一家离开四九城,眼看着自己的希望全部落空,就算是回到北陕总部,估计还是得继续在后勤当一个小干事。
想到这里徐秋雨直直的看着父亲,低声问:“爹,那按照您的意思,我们夫妻俩是投奔樱花人还是重庆那边?”
徐父伸出手指轻轻敲打着八仙桌面,沉吟半晌后才开口道:“以你们两口子手里掌握的情报,显然樱花人会更为重视,重庆毕竟是鞭长莫及,我的意思是你们两口子好好合计一下,老三现在跟昌平皇军的一位少佐关系不错,可以通过老三介绍你们跟这位少佐认识,你们两口子也好好商量一下,是想着把手里的情报直接卖给皇军,还是你在皇军那里谋一份差事,今晚你们两口子仔细考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