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谷关下,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刘备大军与守城将士们。
关城城墙高大厚重,历经岁月侵蚀却依旧坚固,宛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壁垒,横亘在刘备西进的道路上。
城外,刘备军的营帐连绵不绝,宛如一片灰白色的海洋,营帐间旗帜飘扬,士兵们往来穿梭,一片忙碌景象。
刘备站在帅帐外,眉头紧锁,望着远处高耸的骆谷关,心中焦急万分。
他身着一袭黑色锦袍,外罩银色铠甲,腰间佩剑剑柄上的宝石闪烁着冷光,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身旁,谋士娄圭同样神色凝重,手抚胡须,目光在关城与己方营地间来回扫视。
“这骆谷关久攻不下,如今又有杨昂、杨任援军抵达,如之奈何?”刘备声音低沉,带着几分疲惫与焦虑。
娄圭微微摇头,沉声道:“主公勿急,我军虽未破城,但士气未减。骆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杨昂、杨任坚守不出,我们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刘备长叹一声,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本以为能速战速决,直取汉中,没想到在此受阻。军师,可有良策?”
娄圭沉思片刻,缓缓道:“如今只能继续围城,断绝其粮草水源,待其内部生乱,再寻机破城。”
刘备点头,正欲说话,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跑来,单膝跪地,禀报道:“启禀主公,阎行将军、李榷将军求见。”
刘备微微点头,“宣他们进来。”
阎行与李榷大步走进帅帐,两人皆身着战甲,满身尘土,显然刚从战场归来。
他们抱拳行礼,“拜见主公!”
刘备看着二人,问道:“今日攻城战况如何?”
阎行面色凝重,抱拳道:“主公,今日我军依旧强攻骆谷关,敌军防守极为顽强,我军损失不小。那杨昂、杨任指挥有方,关城数次险些被攻破,却又被他们拼死夺回。”
李榷也在一旁附和:“是啊,主公,敌军箭矢、石块如雨般落下,我军将士伤亡众多,可即便如此,大家依旧奋勇向前,毫不退缩!”
刘备心中一阵感动,他上前一步,拍了拍二人肩膀,“诸位将士辛苦了!此次进攻汉中,关乎我军大业,大家务必齐心协力,克服艰难。”
阎行与李榷对视一眼,阎行犹豫了一下,说道:“主公,如今我军强攻多日,将士们虽士气高昂,但伤亡不断增加,长此以往,恐怕……”
刘备抬手打断他,目光坚定:“我明白,可如今退兵,前功尽弃。继续攻城,务必鼓舞士气,寻得破城之机。”
二人领命退下。
刘备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愁,这骆谷关,当真成了他西进路上的一道难关。
而在骆谷关上,杨昂、杨任二人并肩而立,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刘备军,神色疲惫却又透着决然。
杨昂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此刻他的战甲上血迹斑斑,手中长刀的刀刃也有了些许缺口。
杨任身形稍瘦,眼神锐利,他的战袍被划破几处,却依旧身姿挺拔。
“这刘备军攻势太猛了,每日轮番攻城,将士们都有些吃不消了。”杨任眉头紧皱,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
杨昂冷哼一声,“怕什么!我骆谷关城墙坚固,粮草充足,他们一时半会儿攻不进来。只要我们坚守,定能等到主公的援军。”
话虽如此,杨昂心中也清楚,如今城中粮草虽够支撑一段时间,但刘备军围城,外援难进,长此以往,形势不容乐观。
正说着,一名士兵匆匆跑来,单膝跪地:“两位将军,有主公的传令兵到,带来主公的命令。”
杨昂与杨任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二人快步来到帅帐,传令兵见到他们,立刻呈上一封书信。
杨昂打开书信,匆匆看完,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这……这主公是何意?”
杨任接过书信一看,也是满脸怒容,“坚守已经如此艰难,谈何进攻?主公怎么如此糊涂!估计是杨松那家伙怂恿的,等我回去,定要宰了他!”
原来,张鲁的命令是让他们主动出击,凭借城中兵力,一举击溃刘备军。
杨昂在帐中来回踱步,愤怒地将手中马鞭甩在地上,“此时出击,无疑是以卵击石!刘备军势大,我们贸然出城,只会陷入他们的包围。”
杨任点头,“没错,这命令实在荒谬。如今我们坚守,尚可凭借关城之险抵御敌军,若出城,必败无疑。”
二人商议一番,杨昂咬咬牙,说道:“这命令我们不能听,先派人回复主公,说明此处情况,请求改变策略。”
杨任却摇头道:“不可,如今形势危急,派人回去路途遥远,且说不定会被刘备军截获。况且,以杨松在主公身边的影响力,就算我们派人回去,主公也未必会听。”
杨昂一脸无奈,“那依你之见?”
杨任沉思片刻,“我们先按兵不动,就当没接到这命令。继续坚守骆谷关,待刘备军疲惫,再寻机出击。”
杨昂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同意,“也只能如此了。不过,此事若被主公知晓,我们恐怕难逃罪责。”
杨任神色坚定,“为了汉中,为了将士们的性命,即便担责,也不能拿兄弟们的命去冒险。”
于是,杨昂、杨任决定对张鲁的命令置之不理,继续坚守骆谷关。
他们加强城防,安排士兵轮流值守,日夜警惕刘备军的进攻。
同时,安抚城中将士,鼓舞士气,让大家相信,只要坚守,定能度过难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备军依旧每日强攻骆谷关。
士兵们推着大型云梯,呐喊着冲向城墙,城墙上的守军则拼命抵抗,箭矢、石块如雨点般落下。
简易投石车将巨石抛向关城,砸得城墙砖石飞溅;攻城车撞击着城门,发出沉闷的声响,却始终无法撼动这坚固的城门。
双方陷入了僵持,刘备军虽攻势猛烈,却始终无法攻破骆谷关;杨昂、杨任率领的守军虽坚守顽强,但面对刘备军源源不断的进攻,压力也越来越大。
每一日的战斗,都伴随着无数的伤亡,鲜血染红了关城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
而此时的刘备,在帅帐中也是心急如焚。
他不断召集将领们商议破城之策,却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
粮草的消耗、士兵的伤亡,都让他倍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