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现在很狂躁,有一股控制不住想动手的冲动。
开什么玩笑,现在是什么时候,两军交战,你不架炮我架炮!
场下他的队友们个个心惊胆战。
实话实讲,后手中炮应对仙人指路确实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选择,但是开局真难占到什么便宜,毕竟先手中炮对后手屏风马都是势均力敌,何况是后对先呢,所以不到最后时刻,最好不要采用这么激进的战法。
敌情不明,樊瑞最终还是没有冲动,思虑再三,走了一步卒7进1(红右),对挺一卒。
算了,先来个仙人互指吧,看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石岩枫按部就班,马八进七(左),跳起左正马。
进兵转起马,是仙人指路局中十分常见的衔接套路,算是把挺兵这步棋的效率发挥到极致,谁让你不摆卒底炮呢。
樊瑞按着性子,有样学样,同样马8进7(红右),起左正马,看你怎么走。
石岩枫车九进一,起左横车,这是散手棋中常用的出车方式,双炮不动,先起横车,然后抢占肋道或河界要道,为之后的阵地战做好准备。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樊瑞识得利害,躁动的心渐渐冷静下来,走了一手稳健的棋,象7进5(红右),补起中象,散手棋阵地战嘛,补象总是没毛病的。
起手三步波澜不惊,就在大家都以为局势趋于平稳,战线将很漫长的时候,石岩枫动手了,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炮二平五,当头炮!
后补中炮?
还是要干呐,合着先前的挺兵不过是障眼法而已。
仙人指路转中炮局,是仙人指路的一种常见变化,通过调整行棋顺序,达到迷惑对手,引导开局走向的目的,但是像石岩枫这样还架中炮,还是比较少见。
典型的还架中炮局,第二步就把中炮架上,再晚就失了中炮局的本意,稍嫌迟缓。
本局中,第四步才架中炮,时机稍显尴尬,因为红方右翼的车马炮尚未出动,左边虽起了横车,但并没有直接的威胁,想速攻也无从发起,如此还架中炮,既没有中炮局的犀利,又失了散手棋的灵活,两头不讨好,因此实战少有这样的走法。
但是石岩枫仍是走了,至少打了樊瑞一个措手不及,这种中炮嫁接散手棋,他没见过啊。
樊瑞沉思良久,最终决定还是按照常规的中炮布局来应对,马2进3(红左),起屏风马,堂堂之阵总没错吧。
确实没错,石岩枫也没什么惊天妙手,同样按部就班,马二进三(右),起双正马,堂堂正正。
樊瑞车9平8(红右),出左直车。
石岩枫车一平二,跟着出右直车。
樊瑞的心渐渐又躁动起来,你这中炮绵软无力啊,有机会吧,我教教你中炮局该是个什么走法,不过现在,该我动手了。
炮2进4(红左),伸炮过河,阵式颇似‘屏风马双炮过河’,这可是后手屏风马第一凶狠的变招,不亚于红方先手的急进中兵。
但石岩枫心里清楚,因为他一开始就调整了行棋顺序,所以黑方走双炮过河是没便宜可占的,既然敢走这路变化,他怎么可能没有准备。
再说了,现在这形势,哪还轮得到他先动手。
石岩枫果断出手,兵五进一,中兵挺进!
中炮盘头马!
中路强攻,中炮局最原始最基础的一路攻法,但是招不在老,有用就行。
局面的火药味骤然加大,场上场下都兴奋了起来,太好了,终于要开了了,不怕看热闹,就怕热闹不大!
樊瑞识得厉害,并没有走双炮过河,而走炮2平3(红左),平炮压马要打底相。
石岩枫避敌锋芒,相七进九(左),把底相飞边避开炮火。
樊瑞紧跟着车1平2(红左),把右车开出来,叼住红方的八路左炮。
石岩枫不甘示弱,车九平四,左车过宫占据右肋,下一步准备进车兵林捉炮。
樊瑞未雨绸缪,车2进6(红左),进车兵林提前保炮。
石岩枫一看,再进肋道车拉住车炮也不算什么先手了,何况右边这块车路的争夺还没着落呢,要是让黑方先动手把炮封过来,他可就难受了。
先下手为强,石岩枫车二进六(右),挥车过河,既是压迫黑方车炮的活动空间,同时准备平车压黑7路正马(红右)。
樊瑞不慌不忙,炮3平1(红左),炮打边兵,打完还瞄着红方的三路兵(红右),这样暗保住自己的7路马(红右)。
石岩枫见平车压马已不可行,干脆调转炮口,炮八退一,借肋车强保,把左炮退至下二路,准备相机而动。
这边暗伏杀机,樊瑞一时却无法顾及,他着急炮8平9(红右),平炮兑车,先解除红方在左翼(黑方角度)对他车炮的封锁。
右翼本来就不是红方进攻的重点,石岩枫顺水推舟,车二进三(右),进车吃车。
樊瑞马7退8(红右),完成兑车。
石岩枫抓住先手,炮八平五,再架一门中炮。
雷公炮!
双炮重叠在中路,俗称‘雷公炮’,这一阵法的特点是集中火力于中路,不顾一切在中路发动进攻,火力自然异常强大,有诗云:
雷公炮,双炮攒,炮打隔山势如天。中路发威震四方,双炮连环敌胆寒。
炮架当头马助阵,车马配合势难拦。若得先机占要地,雷公一响定江山!
雷公炮加上盘头马,红方在中路的攻势何止惊人,简直是滔天。
直到此时,众人才明白石岩枫取胜的欲望是多么强烈,先前的平淡不过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宁静而已,一旦发作,那就是破釜沉舟,殊死一搏,不成功,便成仁!
“真是后生可畏啊。”刘昆仑都忍不住赞道:“咱们队一向主张先发制人,长于用炮,没想到这回叫人家摆了一道,先把大炮给架起来了。
他摆这阵式我倒不害怕,雷公炮虽然声势惊人,但自有其短,要打穿中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难得的是他这份一往无前的战意。
《尉缭子·武议》中说:将者,死官也。意思是说,指挥打仗的人必须不怕死。既然指挥了打仗,那么你的职责就决定了你不怕死。棋如战场,棋手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将’,只有具备不怕死不怕输的精神,才能把进攻的潜能完全激发出来。
这也是我看中樊瑞的地方,他的棋虽然尚显生涩,但精神头在你们这些人里是最足的,这回遇到了个比他更足的,看谁更胜一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