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相处短短数月,但周太后之于纯妃颇多关照,情分自是非常。不过在初五这日,周太后并未允纯妃送别。
只有花颜带着梅姑姑和梦竹几人,将纯妃准备的礼物一一送去寿康宫,托孔莲嬷嬷一道送去上林苑安置。
这一日微风徐徐,皇上特意缀朝一日,以彰孝道,须亲自护送周太后至上林苑。
殿内,姜太后扶着周太后的胳膊说话,言辞间多有不舍。
在花颜看来,这其中或许有几分真情意,毕竟当初姜太后是以侍女身份入宫,一路从低位御女到贵为蕙妃,周太后都对其母子颇有照拂,否则在淑妃敏妃的势力下,九皇子又岂能在后宫中安然长大。
这一份情要承,但也并不妨碍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时,作此抉择。
人性,便是如此凉薄。
花颜仅看了片刻,便偏过头去悄然退出了大殿,正巧梅妃与郭修容相携而来,二人身后的婢女都捧着几只锦盒。
梅妃走到花颜身前站定,先是四下打量了一番,似在搜寻纯妃的身影。
“孟美人,太后娘娘今日离宫,纯妃怎会没来送别?”
花颜的嘴角扯起一丝微笑,先向梅妃二人行了一礼,郭修容在梅妃身后,对于花颜这一礼微微侧身避过。
“纯妃娘娘近日忙于大选,昨儿从麟德殿回来时偶感风寒,特命臣妾携礼相送。”
“如此倒是有些遗憾了......”
郭修容上前:“皇后娘娘与婕妤妹妹到了。”
梅妃余光见皇后与宋婕妤联袂而来,摇摇行过一礼,自顾自先一步进了大殿。
郭修容落后一步,不自觉伸手摸向胸前的珊瑚珠串,向花颜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花颜微微颔首,与郭修容一同转身向皇后行礼。
“修容妹妹也来了,本宫倒是来迟了。”
得知纯妃没来的原因后,皇后对花颜道:“纯妃近日受累了,待与太后娘娘送行后,本宫与孟美人去会宁殿探望一番。”
花颜屈膝行礼,“臣妾代纯妃娘娘多谢皇后娘娘关怀,一早已传了太医,倒不好过了病气给各位姐姐。”
皇后微笑着道了一句无妨,便带着身后的宫人踏入大殿。
太后娘娘的仪驾早已在宫门外候着,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周太后在荣秀搀扶下走出正殿,皇后带众人在阶前跪别。
周太后立于高阶之上,衣袂随风轻扬,眸光扫过伏在地上的众人,声音似古刹钟声。
“哀家离宫,既是去修清净心,也是为天下、为后宫祈福积德。尔等若能安分守己,修身立德,便是对哀家最大的孝顺。
佛经里说因果轮回,可这宫里的因果,从来都是现世现报。哀家离宫后,尔等需心存善念,规矩不可废,尊卑不可乱,若能明白哀家的苦心,便是后宫之福。”
这番话说的意味深长,姜太后微觉意外,但其目光定在了梅妃与皇后身上。
“儿臣(臣妾)谨遵(母后)太后娘娘教诲。”
周太后从众嫔妃身旁走过,登上步辇后由寿康宫内侍卫护送至太极宫前,皇上将在此迎候,之后便会由承天门过皇城,最终通过朱雀门前往上林苑。
姜太后等众嫔妃起身,挥手召来一旁的陈嬷嬷,对郭修容言道:“修容身怀六甲,此后当以安胎为重,陈嬷嬷带她回叠琼阁歇着吧。”
郭修容潋衽谢过,由陈嬷嬷搀扶着去了。
皇后带着众人送姜太后回慈宁宫,姜太后出言,说过两日大选之事与皇后商议,将其留在了宫里,花颜几人行礼告退。
会宁殿。
纯妃的确染了风寒,花颜回来时刚服了药,正在休憩,梅姑姑心疼道:“娘娘劳神费力,这两日因太后娘娘之事夜里难以安枕,就让她多歇息会儿吧。”
“姑姑说的是,过两日还有的忙呢,夫人可有消息传来?”
“昨儿云府大夫人来了信儿,送了不少东西到宫里。”
不必问便知是为了大选,确切地说,参加秀女大选的并非云家大房,乃是云家三房的孙女。
昔日云老尚书夫妻过世后,云家四房也随之分家别过,大房云谦(云夫人大伯父,如今官至户部尚书)与四房(纯妃外祖父)留在京城,四房也就是云夫人的父亲,本在户部仓部司任七品小官,早年间犯了错被罢官。
二房擅经商,分家后便离开京城去了西南边陲,云夫人先前频繁派人去西南打探蒋家的消息,也多是托了二房的根基。
三房乃正经进士出身,携家眷赴任,不过蹉跎了二十多年,如今仅任滁州知州,其子女亦无所建树,唯有一孙女闺名云瑶,年方十七,据传容貌姣好,因此起了选秀入宫的心思。
花颜在秀女名单中看到云瑶之名,琢磨着皇上或许会看在纯妃的面上留下她。
“娘娘作何处置?”
梅姑姑回道:“娘娘让人退了回去,并给大夫人传话,说能否入宫全凭个人命数,若入了宫自会照拂。”
花颜微笑着点点头,这倒的确是纯妃能做出来的。
梅姑姑也随着笑了笑,过了一会,踟蹰道:“侯爷年后奉诏前往蜀州办差,夫人不只接手商行事务繁忙,年后与各府各家的应酬也不少,听说临安大姑奶奶那边......闹将起来了......”
花颜蹙眉:“出了何事?大姑奶奶的女儿不是早已婚配么。”
“还不是大姑奶奶不济事。”
梅姑姑拉着花颜到偏殿八卦,只听她叹息道:“大姑爷本在临安知府衙门任经历,这您也知晓,前些年老太太派了几个嬷嬷替大姑奶奶在后院撑腰,大姑爷老实了一阵子,大姑奶奶便误以为其已改过自新。
之后家主受封临安侯,二小姐亦入宫为妃,大姑爷愈发殷勤,多年熬下来也升任了从八品司功参军。”
“从八品,倒是勉强有了参与选秀的资格。”花颜冷笑一声。
“说的正是呢,也不知大姑爷使了何手段,大姑奶奶竟不仅把姨娘生的女儿记在自己名下,又执意想送她入京参加选秀。
老太太盛怒之下将大姑奶奶狠骂了一通,修书一封送到京城,令家主托人脉寻了个错处,革了大姑爷的职,本想就此让大姑奶奶和离归家,又恐此事传出有损娘娘清誉......真真是好一场闹剧。”
这两位姑奶奶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幸亏二姑爷并无官职在身,否则二姑奶奶较之大姑奶奶更为难缠。也幸而老太太回了临安,否则大姑奶奶兴师动众带人来京,不知会闹出怎样的笑话。
在场几人听完梅姑姑的八卦,唏嘘了一场。
花颜从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册子,翻开后是几十位待复选的秀女名单。
花颜凝视着名单,“也不知这许多人中,有多少是心甘情愿,又有多少背负了父母兄长的期待。”
梅姑姑与梦竹、绿柳凑近细看,只见名单上被花颜圈画了不少记号。
蕊珠忍不住道:“后两日才到复选的日子,难道美人已知晓哪些人能够入宫?”
梅姑姑粗略扫视一眼,心中钦佩不已,“美人是将这名单里的人选,与后宫嫔妃的家世背景、姻亲人脉提前做了预判?”
花颜摇头,道:“皇上与太后的考量,虽重在平衡后宫势力,但这一次我猜测,门阀世家出身的秀女会占得几个名额。”
前朝后宫牵扯不断,皇上年前将庆国公派往江州,应是意在遏制门阀世家,年后又有意通过废除举荐制打压勋贵势力。勋贵本就世代为官,目前尚且无妨,但世家大族盘根错节,此时正好可借选秀安抚。
当然这只是花颜的推测,具体如何还待两日后见过正式名单验证。
绿柳喃喃自语道:“宫里怕是要热闹起来了。”
“娘娘协理六宫,林林总总都要顾及到。最终选定的秀女虽是在五月初正式进宫,但有些安排需要趁早。大至教养嬷嬷的人选,宫室的选择与安置,小至入宫宴的布置,宫女内侍的分配。
其中又牵扯各方势力,须揣摩皇上与太后的心思,又不得不兼顾皇后那边该有的变动。
还有,娘娘身居高位,见面礼亦需提前备妥,既不能太过贵重,又不能失了身份,最重要的是不能有让人动手脚的机会......”
花颜翻开册子的最后两页,细细交代了一番。